分节阅读 213(2/2)
“人家说了,夫妻做久了,就会像兄妹一样,没有小乔初嫁了的性情,变得不是十分的爱他,也不是十分的不爱他,最后再深爱的女子也会生出别的心思,不过大多是有贼心没贼胆,但”上官婉儿年纪很小,但说话一如既往地直指人心,但到了这里却深深一叹,“这是个男人主宰的世界,那些有贼心也有贼胆的,最后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真是孩子啊。”武顺笑道。
“为什么这么说”上官婉儿不服道,她从来就不曾拿自己当小孩过,也最讨厌别人当自己是个小孩。
“你比丽娘还小几岁,懂得却挺多的,但全是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年纪身份一比,不伦不类的,没长大偏偏说话要老气横秋,嘴上说没有喜欢的就堕落养男宠,其实只是想引得心上人的追求,自以为这样巾帼不让须眉,其实只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小丫头。不要嘴硬,若你真是如此女孩,武姐也不会和你说这么多,看都不看你一眼,婉儿,你才多大,真心爱过一个男子吗”
“那武姐爱贺兰安石喽”上官婉儿柔声道。
“所以啊,姐姐现在就一寡妇,凄凉不”媚妇武顺娇艳如花的自嘲道,“袁天罡私下给姐姐算过命,说姐姐我今生只能嫁一次人,要不然,克夫。”武顺低头浅笑,突然轻轻咳了咳,妩媚无双。
“王八羔子袁天罡,你这回完了,陛下回头不抽死你才怪。”上官婉儿心暗暗偷笑。
可爱的分界线
“朕在宴会前,先为大家介绍介绍此次南征的两位功臣,阿史那咥运、归海一刀。”语点稍落,阿史那咥运和归海一刀就已经上台了,但只是走到一半的台阶上就单膝跪倒,李治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广场都能听到,“这两位一位是前西突厥王子,一位是朕的御前带刀侍卫统领,朕今夜为他们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子威武,归海大统领威武。”一阵山呼海啸声如约而来。
这一刻,两人即使跪倒,腰也是挺得直直的。
待两人退下后,先照例是一通废话,但这废话还不得不说。
“诸位爱卿还有赴宴的各位士子名媛,其必有随军参加此次南征的将军,朕相信你们每一个都忘不了一个月前那个激战的夜晚那晚,浴血奋战,七十万人鏖战大非川,尸横遍野,战马长嘶,血浪滚滚,那是多么艰苦的战斗,朕午夜梦回都会禁不住颤抖,以前朕喜欢听、读、作那些金戈铁马的诗歌,但如今朕却喜欢看一些风花雪月的,但朕从没想过退却,因为朕知道,为了大唐,为了苍生百姓,朕和各位将军一样愿意付出所有,哪怕是生命,朕也在所不惜。那夜,也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所有人都一天一夜没合眼,血战之后,敌人撤退,许多人竟躺在树林的血泊,尸山,枕着尸体睡着了,至今想来犹在眼前不能忘却”
李治的慷慨陈词,瞬间赢得在场听众一阵阵掌声,让那些崇拜英雄的长安名媛千金们,看李治的眼神都属狼的。
作为国家领导人,李治经常要演讲,还要打动别人心灵,看似豪迈,但也会疲也会累,但国人就讲究这个,一次盛大的宴会作为皇帝要是什么也不说,注定令人诟病,就连刘邦那流氓奸雄在衣锦还乡时还喊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言壮志,作为皇帝漏点澎湃的演讲,是万万不能少的。
所幸李治长居高位,已没有初始时那么稚嫩了,大唐在不断强大,李治这个皇帝也在不断成长,接下来李治演讲就平静、朴实多了,像是读章时的抑扬顿挫,只不过对于演讲来说,往往先扬后抑,比先抑后扬的效果更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听李治接着说道:“爱卿们,朕刚才说得很漏点四射,但事实上战争是残酷的,是血腥的,若非必要,谁又想无止尽的大战呢,汗马功劳也是建立在万千枯骨之上的。朕记得当时手下有一名亲兵,连番大战,百战余生的,一直让朕钦佩。还记得有一次,朕在树林里睡着时,他就站在朕的身旁守护着朕。当时暴雨过后狂风骤起,树林都被刮得一边倒,他提着刀在风瑟瑟抖,但是,朕当时心很烦,却力求不要让他出声响,一个亲卫为了大唐累成这样,他容易吗
那个时刻,他想到的已不是再为大唐报效什么,因为,他能做的就是准备着用他的胸膛为朕挡住随时会射来的冷箭。他是一名亲卫,誓死要保护朕的安全各位爱卿,珍惜现在,大唐的和平和强盛,靠的就是这些边疆的战士们,就是我们平时最不起眼的粗汉们用他们血换过来的。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李治最后一声突然高亢了起来,久久不绝,也给这才奢华的皇家宴会染上了一丝血色。
李治真切、感人的演讲,唤起一阵阵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较之初始更加激烈,若说刚才李治所说的,可谓思想崇高,感情充沛,让人听后顿感其形象之高大,然而这自我标榜式的呐喊,粗放概括式的交代,终归让人感觉这一形象太“模糊”了,而接下来的却是叙事平实,感情真切,把李治一个亲卫只想着为“保护皇帝安危”而尽职尽责尽所能的样子刻在了众人的脑海。
“提着刀在风瑟瑟抖,时刻准备着挡住射向皇帝陛下的冷箭。”多么生动震撼人心的细节,看似“描述”了亲卫的举动,实则反射了“大非川战役”的众人的劳苦功高,尤其是李治,没看见那人是李治的亲卫,李治又烦心的睡到在冰冷的树林里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看着因为李治的一段短短的演讲而迅引起共鸣的大唐权贵们,武媚娘暗暗感慨,动人心者犹以“无我”为最。
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高尚与否,关键不是看他为自己标榜着什么,而是看他为别人付出了什么。
只有“以人为镜”,才能使人清晰地看到你自己的影像,并进行评判。
武媚娘暗暗赞叹不已,李治如今的演讲开始打“感情牌”了,最关键的是选对象已经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他人”了,陛下越来越得“行知病虎,立如眠鹰”之语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