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2)
清风,明月,墓群,百十位大唐武一起席地而坐,这景象想来却是十分诡异的。
李治莞尔一笑,感觉有点大题小做恶搞了,不过今夜确实是有点嘱咐乘这个机会道出来。
“各位爱卿,可知朕煞费苦心,来到这墓前意yu何为”
众人一愣,还不是为了成公主,难道还有别的就连成公主也是如此,本来见李治怒气冲冲的带着众人出来,必以为有一番慷慨ji昂的训话”却没想此时竟由此一问。
“唐俭你说。”李治撇了一眼一副观音坐莲低垂眼角的唐俭就是一肚子气,真当朕是昏君了,至于凡事缄默三思嘛。
唐俭起身肃然一躬:“吐蕃将灭”大业于前,陛下有事教臣地等。”
唐俭这话道出了李治此番作为另有他意”却又没道出到底是何意,老狐狸一个,不愧为政坛不老松。
盯着唐俭良久,李治默然摇头,这些国公丞相的,治国老成,但开国却不能让这些老家伙们再插手了,已经没了当年的锐气。
李治一笑:“萧陵,说说”什么是天下大事,千古留名的大业”
今天刚刚犯了错误的萧陵”闻言不敢怠慢,正sè的起身,看着远处鬼火悠悠的黑sè墓群一字一顿的道:“立君,定国,平天下。”
“那么我们现在在做的什么”
“自是平天下了。”
“说的好这便是朕想对你们说的。”李治不禁大笑一阵,让一老一少的两人坐下,便将心里诸般事体缓缓道出。
“刚才在大营,众位爱卿很多人在听了成公主的一番陈词后都大有心动”想要止兵为武,放过吐蕃扶持一傀儡,朕真正生气的恰恰就是各位爱卿的态度。朕今天带各位爱卿来此”就是想让各位爱卿和朕一起看看这些墓群,一将功成万骨枯,一路行来这胜利是何其不容易,想必每个人都心有戚戚焉”各位爱卿当时那犹豫的态度,如今思来如何能对得起那死去的无数汉家子弟。”李治目光炯炯,但说话却轻声细语,似乎怕惊了墓英灵。
“如是大战连绵,各位有此犹豫”朕也能谅解。可是如今天下莫之能敌,众位却为何心怯了,竟放不开手脚,许敬宗,你最是善于经营之道了,若是耕田,一年能谋利几何”
“农事艰辛,劳作苦身,十倍之利足矣。”一谈道钱,许敬宗立马双眼泛光,他平生最是爱钱,哪怕只是听了“钱”这一字,也是甘之如怡。
“若是贩卖珠宝美玉,又如何”李治问。
“珠宝美玉无价,其利百倍不止。”
“若是得之一国,其利如何”
“一国”许敬宗大是愣怔,一时语塞”怔了片刻才兴〗奋道:“邦国若能买卖,其利若滔滔江水,万世不绝”
李治淡然道:“譬如,尽得吐蕃人口、百姓、牛羊金银、土地财货,归属我大唐,较之扶持一傀儡每年得些不起眼的进贡又如何”
“”,许敬宗默然,众臣默然,成公主默然,吐蕃太大,部落种族太多,在场之人大多没有想占其地,治其民,可是李治这么一说,在场不少人动心了,一国所有”怕是能让三十多万人每个人腰间都鼓鼓的,满肚子流油。
想了良久,许敬宗低声地”“如此,价值无算”
李治看了看成公主难堪的脸sè,轻松笑道:“算,怎么不算,就现在”给朕算个清楚。”
若是别人必定很能应付,但许敬宗嘴上说无算,但不到片刻就板着指头给众人一一算道。
“雪域高原物产丰富,牛羊以千万计,我汉人耕作需要无数耕牛,虽已立国数十年仍然不宽裕”很多人家几家合用一头耕牛,但若是得其国,赶千万牛羊下高原,怕是不到十年,就能为我大唐增加数千万头耕牛”期间带来的收成臣估计”怕是得增加三成,我大唐有不少归顺的异族部落,其游牧本事也不在高原人之下”我皇大可以让他们上高原,只要在此设置官府驻军”再对那些牧民教化一二,让他们心向我大唐,每年又能贡献数十乃至百万牲畜,就好像流不尽的甘泉,滋润我汉家农户。”
李治微微点头,目光在听了许敬宗的话后如火焰般灼热
许敬宗侃侃道:“而且如此一来,也能在短时间内遏制高原诸族,高原诸族虽分散,部落不及突厥铁勒那般庞大,但地处要害之地,居高临下,实属我矢唐后院,后院着火”国之危矣。
得高原,则北能护估丝绸之路万无一失”南可威胁南诏地区,西可封锁大食帝国,东可养我大唐百姓,天下尽处包围之,兵锋之下”一旦有变故出生,随时可救援,实属兵家不可弃之地。然则,若是放弃后”吐蕃虽然实力锐减”但难保不会再强大起来,哪怕我大唐今后以礼相待,但血战之恨却已扎入吐蕃人骨碎之,再难根却,譬如战国长平大战后时赵人对秦人的恨,放弃就意味着资敌”实属大大的昏招。
况且哪怕吐蕃一蹶不振,但一旦有一天高原有英雄豪杰乘风着水而起,那时只要继续与我大唐修好,麻醉我等”他日时候一到,休养生息后必是另一个吐蕃。
所以臣以为”要高原长久附庸最后成为大唐领土,就不能留下吐蕃。
当然先阶段,我大唐三路大军齐出”开阔疆土,还不能一下吞下这么大块的肥肉,那么就需要一个驯服的高原”所以即使要扶s也不能扶持吐蕃,而因另选一个部族为统领,然后再以此位让那些部族自相残杀”消耗他们的实力,此为现阶段遏制高原的根本所在,然后才能思索鲸吞消化这一片广袤的土地”
晚风吹拂,拂过山冈”许敬宗咬字很重的山西口音在风传得很远。
听着听着,李治有点傻,本来自己仅仅是一问,但却没想到这个在自己心和“佞臣”颇为接近的许敬宗竟有如此见解,较之自己的看法还有高明,下意识的李治紧紧攥住手,双手竟微微有些抖,自己小视古人了,这些都是名人啊,大唐未来的宰相”哪一个是简单的货sè。
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使李治当真如醒瑚灌顶般猛醒
骤然之间,三对吐蕃的处理办法越加清晰,一举一步心格外透亮。
李治登位以来,寻常臣子泛论朝策,李治听得多了也麻木了,往往都是不得要领,最后还是要自己去思考取舍”累得很。
许敬宗却迥然有异,以大唐的利益为立足点,剖析利害应对,句句要害,策策的,当真是高屋建瓴。
走了走了,许敬宗论天下大势之时,和其本xg有关都是以自己为绝对心”及至到了天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