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9(1/2)
的声音,在寂静的黑夜尤显刺耳,及至长城成城外数里,马蹄声才骤然停了下来。
举目望着远处长城,城外尽是鸀叶茂密的树林,夜色下,现出了一片墨鸀,山高林密的,一阵大风吹过,万木倾伏,有如大海里卷起飓风,刹时间,波涌浪翻,轰轰声响不绝。
勒马向前了几步,梯真达官微微眯起了双眼,自从一年前薛延陀打败了突厥残部,统一漠北,诸族臣服,梯真达官就在杨善游的建议下,易冠服建国称王,一时间,威风不可一世,竟有一丝昔日大匈奴称雄宇内之势。
建国后,梯真达官马不停蹄的屡屡令各部出兵,荡平了漠北阴山脚下一些零星异族部落、吞并消化,于是,在短短不过一年岁月,一个控弦五十万骑的统一游牧王国赫然屹立于漠北草原之上,比起过往的匈奴、突厥,声势更加强盛。
一年内,薛延陀能发展得如此迅猛,不能不说薛延陀新任的宰相杨善游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没有辜负当初梯真达官力排众议的极力支持。
但无论是杨善游,还是梯真达官,心中都很清楚,草原上历来信奉强者为王,光实力上力压众部落一筹,还不能让人信服,必须如过往的匈奴、突厥一般,让南面汉人俯首,才算真正定鼎薛延陀尊贵不定动摇的地位,不知什么时候,这似乎成了北方游牧贵族间形成的一道约定俗成的约定
力弱时,接受汉人皇帝册封,才算正统;力强时,要汉人皇帝臣服,才算王者,就是那么古怪和矛盾,但这样的潜规则,偏偏就形成了。
是时,傍晚时分,梯真达官率着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以及新设立的宰相杨善游策马扬鞭,来到长城外较偏僻之处,观察地势,其周围所跟数百骑,更是薛延陀王国赫赫有名的勇士,以一敌百,视为平常。
月色下,杨善游策马近前,手里握着一卷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娘子关、紫荆关、雁门关的各自地理位置和城池据点等详细信息
杨善游回头扫视众将,沉声道:“诸位大将,都是我薛延陀国勇夺三军的勇士,向来豪迈英武,不知何为畏惧。但是此刻我薛延陀虽已出兵三十五万之多,但情形并不妙据本相潜伏在大唐暗探回报,大唐此次出兵我薛延陀十八万之多,唯一的目标便是对付我薛延陀虽说,大唐的兵力比我薛延陀少了近一半,但唐军历来弓弩刀械,犀利精良,此次大战,一来志在扬威,二来也是为我薛延陀国争得存于世的地位,若是战败,恐怕,我薛延陀国不久就将步匈奴、突厥的后尘,成为草原上一段令人叹息的历史”
诸将闻言各自也是沉思不语,眉头紧皱。
大唐近年来,百战不败,让众将心中着实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阴影,虽说有了一万弩,但心中还是七上八下,平静不下来
忽地,众将中一名体形彪悍的大将,出众扬言道:“大王,唐军虽强大,但我薛延陀的勇士,总不能坐以待毙。大不了,杀出一条血路来,脑袋没了,不过碗大的一块疤,怕什么”
此人正是当初侮辱杨善游的薛延陀大将扎赤儿,此话虽说粗莽,但梯真达官闻言后,眉头却是舒展开来,笑着点头道:“扎赤儿所言,却是正理,薛延陀和大唐必有一战,非生即死”
扎赤儿大受鼓舞,旁边的杨善游也是一脸笑意,没有丝毫异色,看的暗中观察的梯真达官心中满意之极。
咂了咂嘴,杨善游此时也开口道:“大王,大唐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它的士兵能征善战,更因为地缘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充足,哪怕屡战屡败,也很难动其国本,除非像隋朝那样动辄百万大军的溃散。
但大唐也它的弱点:多是步兵,而且须镇守天下各道,机动力有限,本相猜测,这次唐军的骑兵,怕是仅有八万而已,远远的少于我薛延陀骑兵。
此次大战,只要不是大败,能大幅度消耗唐军骑兵,我薛延陀就能避免了唐军一贯喜欢使用的大规模长途奔袭。
相比大唐,我薛延陀国初建,虽富庶不及大唐,但我薛延陀还有漠北诸部健儿,却是天生的骑兵,拥有世间数量最为多也最为精良的骑兵,若是全国动员,怕是百万也是有的,如今大王准确抓住时机、果断出兵,携立国初始之威,兵锋正锐,细心策划之下,和大唐在草原上决一雌雄,打败大唐,也是指日可待的”
相对于扎赤儿只会干嚎,杨善游却是分析的有理有据,诸将虽未说什么,但却是暗暗心折,草原上历来崇拜勇士,但脑袋算不上精明的他们,更信仰智者。
梯真达官听了也是暗暗点头,一旁的扎赤儿在杨善游有意的亲近之下,这位豪爽的北方汉子,早已经放下了昔日的成见,此时看杨善游分析的如此透彻,虽不解其中之意,但也为他高兴,心中却又有点懊恼,挠着头,苦叹道:“怎么扎赤儿就没有像丞相这般的如同草原一样高远的智慧呢。”
众将闻言,顿时爆发出一阵轰笑,那梯真达官身后的杨善游也是豪气的大笑起来。
只不过那扬起的头,那面上眯起的眼睛,在没有人注意下,却如蛇瞳一般,眯成了一条线。
而此时,经过两天的赶路,李绩也率着唐军赶到了长城脚下
可爱的分界线
娘子关,位于大唐晋州平定县城东北四十五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
因李治姑姑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
娘子关楼头之上,是戍楼边寨,城外却是青山起伏,正值二月之时,雨水丰富,城外护城河都宽阔了许多。
塞北的初春,如今还刮着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响着,但原来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的树枝,此时却长起了许多嫩芽。
站在宽阔的娘子关城墙上,看着长城外如泼墨般的夜色,李绩有点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紧了紧身上的甲胄,对旁边的狄仁杰道:“一切安排好了吗”
“秉元帅,战士们已经吃了晚饭,歇息了,入夜守卫也已经安排妥当,就等明日大军开拔了。”狄仁杰听李绩询问,赶紧回道。
李绩颌首,扬了扬手上的“战贴”,拍了拍身前的城墙,叹道:“这两日连日行军,却是累了众将士,且让他们好好歇息一二,明日就要赶赴长城外,那里可是有一场大战呢。”
“昔年蒙恬河套大战,用数万架秦弩,只数日,尽灭了匈奴四十万大军,打的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如今轮到我大唐,有天帝之鞭,有刺天弩阵,正如敬业所说,何以让前人专美于前。薛延陀人既然来了长城脚下,给本帅下了战贴,那就是已经送到了本帅毡板上鱼肉,也不用再回去了,此时不杀,更待何时。”李绩尽管很疲倦,但说出这句话时,依然满含杀气,很冷。
看得出,李绩对这北方胡人着实没有好感。
“大帅,明天是一开始就全军压上,还是”薛仁贵心中担心,上前问道。
李绩挥了挥手,道:“先用千人队上前试探,看看他们为何有胆子敢到长城脚下耀武扬威,哼哼,虽然有刺天在,但该注意的还是得小心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