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2/2)

目录

东京条约签订后一周后,日本的第一年赔款终于到账了。这次中日之战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军舰,在朝鲜、日本动用了将近10个师25万部队。在军饷的开支上是非常庞大的,好在中英缅甸战争后几年,大清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稳定,特别是从英国手中夺回了海关的关税之后税银的增长几乎是翻倍的。

在花去了6000万银元的增加军饷之外,其余的全部投入了到了海军、枪炮局的建设上。在中法战争之后从法国高薪请来的技术人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终于用大清这些并不先进的造船机器制造出了大清自己的铁甲舰。

第一艘大清自己制造的铁甲舰已经下水了,是仿造中法之战时被大清炮舰撞翻的主力铁甲舰优雅号制造的。但是比之当时法国的优雅号又要实用许多。

比之优雅6000吨的排水量,大清自制的铁甲舰排水量达到了7000吨,前后共有4门380的主炮,左右侧弦共有32门180的副炮、16门54的机关炮。特点是射速快,火力猛。这倒是秉承了法国设计师对军舰的一贯设计,从火力上不难看出这艘军舰的设计师是法国人。

主要防卫装甲厚254,虽然比起“镇远”级那345厚的钢板要薄了将近100。但是比起英国制造的那些铁甲舰要好上很多了,而且17节的航速可以保证在遇到敌人万吨战列舰时可以轻松的逃跑。

由于从设计到制造都是在重建后的马尾军港作的,所以制造费用其实并不是很多。一艘铁甲舰的制造费用为500万银元,周期为半年。

在付出了6000万银元的军饷支出之后,关绪清又投入了5000万银元到海军制造10艘同级的姊妹舰,已经下水的那艘铁甲舰取名为“南军”。编入了南洋舰队,而将来下水的十艘姊妹舰将从一到十排号,比如南军一号,南军二号

倒不是关绪清不想一次多造几艘,但是目前的马尾造船厂只有同时造十艘的能力,技术人员、制造机器的短缺也是限制大清造船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剩下的1亿1千万银元则在山东、四川、福建、广东、上海等地又多开了二十余家枪炮局,加大生产枪炮的力度。

于此同时兵部紧急通知全国100万预备兵准备全部转为职业军人的命令,当然不愿意的也可以直接退出。但是在连续对法国、英国、俄国、日本的作战胜利,全国已经出现了参军热的情况。

大家都以加入军队为荣,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何况参军之后的军饷足以养活家里老小这让所有参军的士兵都没有了后顾之忧。

“果然是有钱好办事啊,日本的赔款一到位,海军也发展起来了,陆军也发展起来了,枪炮局也造起来了,最重要的是为国捐躯的官兵抚恤也下发了。”关绪清躺在了养心殿的躺椅上闭着眼睛说道。

站在关绪清面前的是身材微微发福的户部尚书李震。

“皇上英明,调度有序,所以才能国泰民安。”李震奉承道。

关绪清闭着眼睛继续说道:“不是朕英明,而是这几年我大清财政情况良好。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一切都是皇上吩咐,臣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哪敢抢这贪天之功啊”李震实话实说。

这位大清的财务部部长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勤奋、好学且为人老实,又清廉无比,所以关绪清也一直用他到现在,毕竟后世的关绪清学的本来就是金融。所以也可以直接点拨他。

“你也不要过谦了,这几年做的不错。如今我大清飞速发展,需要用到钱的地方也很多。虽然这几年开疆扩土税收增加不少,但是同样开支也大了很多。朕想让你回去列个清单每年开支较多的地方都给朕写下来,朕要看看,是不是可以缩减一下。”关绪清睁开眼看着李震继续说道:“自古要国库充盈除了开源就是节流,如今我大清正在开源之中,但是节流也是必须的嘛”

“喳。”李震低着头答道。

逐鹿东亚第一百六十九章中德关系

德国在得知大清愿意借兵之后,马上又承诺了以2000万银元的成本造价帮助大清建造两艘万吨战列舰。由于大清出兵泰国,所以在泰国的德国军队后勤问题又有了足够的保障。

在如今世界中,所有的协议、联盟都是脆弱的。利益才是永恒不变了,虽然大清和德国之间有着牢固的军事同盟。两国之间互补之处甚多,比如大清需要购买德国的武器、装备、军舰,需要德国为大清培养陆军将领等。而德国则通过出售武器、军舰大踏步的发展着自己的重工业,并且也通过大清稳固自己在远东的地位,从这次的中日之战中不难看出,如今的大清在东亚已经是一枝独秀。甚至就是在整个世界上其军事能力也是不容小觑,所以德国要完成自己的宏伟大业,也必须依靠这个跟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盟友。

如今整个形势都发生了逆转,首先大清的轻武器已经不需要从德国购买了。无论是汉阳造步枪还是仿毛瑟的老套筒,他们的性能和质量都不在的德国新毛瑟之下,而生产能力也在大大的提高。甚至大清能够自己设计制造如手榴弹、迫击炮等让全世界吃惊的武器,天知道他们将来还能发明出什么更恐怖的武器。其次,在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造船业中之后,大清的造船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仿造法国铁甲舰“优雅”号建造的大清第一艘铁甲舰“南军”虽然比不上德国、英国、意大利制造的万吨战列舰,但是相比俄国、奥地利、法国等其他国家如今建造的军舰已经要强出不少,而且恐怖的是大清的财力可以同时让这样的军舰数十艘的投入建造。这样恐怖的发展速度,要摆脱对德国军舰制造的依赖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德国对大清却是越来越依赖了,因为除了大清之外全世界都没有如此海量的订单。德国刚开始接到大清的海量订单时,成片的轻武器制造工厂油然而生,而失去了大清的海量订单之后却一个接着一个的倒闭。这无疑对正在高速发展的德国是具有毁灭性的打击,经济决定着一个国家军事发展的速度。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作为后盾,德国的军事能力也受到了强大的阻力。而想通过向外扩张而取得更过资源的德国却把自己两个野战师的步兵陷入了泰国的沼泽之中,现在得到了大清的帮助怎么能不让威廉二世感到高兴呢

从地图上看,泰国被大清的缅甸省、越南省、越北省夹在中间。德国由于是从大清南海进入泰国湾登陆直接攻陷曼谷的,所以如今泰国的反抗势力大多集中在靠近越南省、缅甸省附近的树林中。东南集团军大将军刘铭传早就被中日战争挑逗的失去了自我,曾三番四次的上奏出兵日本但都被关绪清驳回,只恨西南没有战事,甚至都想主动挑寻南边驻扎在马来西亚的英国人,这个半生戎马的将军一没仗打就全身难过,特别是在别人打仗的时候。

如今他才不管是协助德国还是什么其他呢,只要有仗打就高兴。哪怕只需要派一个师出去,他都要自己亲自带队,情愿当一个师长。

“皇上,刘将军来电要亲自带队伍前赴泰国。”冯相华拿着电报对关绪清说道。

关绪清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对着冯相华说道:“胡闹,西南半壁江山何等重要,西边的印度、南边的马来西亚都有英国的部队,他要一走,这西南的国门谁替朕看守啊。你拟个折子驳了他,随便派个师去就行了。也就是装装样子。难道还真让咱大清的士兵去给德国人当炮灰啊”

“喳,可是皇上,臣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冯相华犹豫的说道。

“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