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7(2/2)
这时,李安惠的几位亲信部下忍无可忍,毅然举兵,攻击仁多东进。仁多东进大败而逃。
李安惠、谋宁平衍、梁义丰走投无路,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投降李虎。
十二日,梁义丰做为特使,飞驰盖朱城求见李虎。同日,李安惠和谋宁平衍带着大军急速赶赴水波城,他们相信,李虎一定会接受他们的投降。
十三日,李虎在统安城下接到这个消息,觉得匪夷所思,当即下令,停止攻击,调遣五万主力返回盖朱城、朴龙城一线,以防万一。当天晚上,李虎见到梁义丰之后,这才知道兴庆府发生的一切。
十四日,李虎亲自赶到水波城,迎接李安惠和谋宁平衍。
第五十八章出尔反尔
双方会面,彼此神交已久,战场上更是正面交过手,寒暄之后马上熟悉起来,气氛很好,但因为无法信任对方,谈判过程中提出的条件难以达成一致。
喀罗川大战已经进入关键时刻,虽然从兴庆府的决策来看,虎烈军不再受限于七天的攻击时间,但因为李安惠率军投降,喀罗川局势对西夏人来说骤然恶化,几乎没有挽救的可能,仁多东进返回贺兰山之后,李察哥势必要改变决策,一旦他急速退守河西,那么留给虎烈军攻克喀罗川的时间同样不会太长。
现在的问题是,李虎必须接受对方的投诚,以免让大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统安城。
李安惠正是知道李虎的处境,所以提出了一系列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条件。他是皇族出身,因此要求享受王爵的待遇,并在大夏国祚败亡后做为大宋的藩镇继续拥有贺兰山。灵、夏地区本是党项人的根本,李安惠的这个条件也算合情合理,说得过去。比如现在的契丹大王耶律马哥就等同于藩镇,而且耶律马哥还不愿意投降大宋,他公开表示他只遵从李虎的号令,独立性非常强。李安惠所提的条件,比耶律马哥要低一点,他投降大宋,愿意做大宋的藩镇。
李虎不愿意答应。
契丹人之所以拥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因为当时李虎困守代北,他需要耶律马哥和契丹人的帮助,而耶律马哥和契丹人在这几年的确给了他巨大的帮助,今日契丹人所得到的地盘是契丹人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汗换来的。契丹人和大漠诸蕃、和女真人有血海深仇,契丹人试图重建大辽,他们需要李虎这个强大的后援,而李虎也需要他们为自己扼守代北,以保证北疆的稳定,给虎烈军统一中土赢得有利的北疆形势和充足的时间。这种彼此利益上的需要把两者牢牢联系在一起。
党项人提出同样的要求,那后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给党项人时间,只要给他们地盘,那时日一久,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党项人肯定会再次崛起,成为中土巨大的隐患。大宋的突然败亡和党项人的背叛分裂、和宋夏八十五年的战争有密切关系,李虎无论如何也不敢重蹈覆辙。
然而,时间不等人,李虎必须权衡利益得失,拿出决策。
当天中午,李虎召集折可求、侯概、杨可世、杨惟忠等人商议此事,大家都觉得棘手。答应吧,后患无穷,不答应吧,喀罗川大战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西征。
张高儿为此怨言满腹,“既然如此麻烦,不如一口吃掉他们。”
众人保持沉默。这种大事,最终还得李虎拿主意。党项人毕竟是北方的大部落,人口众多,如果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迟早都会再度成为中土祸患,此刻如果哪个拿主意接受李安惠的条件,将来一旦党项人背叛,那罪责可就大了。
诸夏支持张高儿的建议。李安惠到了墩墩山,斥候很快传回消息,诸夏随即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在他看来,李安惠兵力有限,不敢靠近盖朱城,虽然对虎烈军会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只要虎烈军派一支人马于秦山阻截,主力迅速拿下统安城,然后马上就可以调头攻打这支援军。现在这支援军投降了,看上去是好事,其实对整个战局非常不利。
“目前我们没有拿下统安城,李安惠借着投降的名义又把军队拉到了水波城下,这时候就算我们接受了李安惠的投降条件,也不敢尽遣主力攻打统安了。”诸夏望着李虎说道,“我们身边有三万刚刚投降的敌人,需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军队防备他们背叛,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打统安统安拿不下来,李察哥又不断的派军来援,我们越来越被动,先机尽失,如何合围贺兰山”
“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党项人的奸计。”张高儿阴恻恻的插了一句,“李安惠不投降,这仗好打,不过有个先后主次而已,主动权还在我们手上,现在李安惠这么一投降,我们反而受制于三万降军,不但主动权丢了,仗也不好打了。”
李虎眉头紧皱,脸色渐渐冷肃。
“我们拿不下喀罗川,无法合围贺兰山,西征也就无功而返。”张高儿继续说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攻占喀罗川,而党项人却要想方设法阻止我们攻打喀罗川,假如党项人因此设下诈降拖延之策,李安惠的投降是假的,那后果如何,我不说,想必大帅也清楚。”
“是啊,大帅,谁能证明李安惠的话是真的”杨惟忠不失时机地补了一句,“我们听到的都是李安惠的一面之辞,而且我觉得可信度不大。此刻正值西夏国祚存亡之际,李察哥会不顾大局,冒着国祚败亡的危险发动兵变,而且千里诛杀前线统军大帅他就不怕逼得李安惠举兵造反或者逼得李安惠投降所以从整个大局来看,这件事根本不可信,李安惠的投降极有可能是反间计。”
李虎断然决定围杀李安惠,全歼三万降军,这样既断绝了后患,又可以迅速调集主力攻打统安城。
“明天夜里,偷袭降军大营。”
=
当天下午,李虎、折可求、杨可世和李安惠、谋宁平衍、梁义丰再度谈判。
李虎原则上答应了李安惠的投降条件,然后就具体细节进行磋商。这是谈判的一个重大进展,李安惠三人紧悬的心稍稍放下,会谈气氛更加好了。
晚上李虎设宴,在城外的临时谈判大帐里宴请降军高级将领。酒酣耳热之际,李虎更是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并当场赏赐了大量金银绢帛。一帮降军将领本来忐忑不安,至此才感觉生命有了一些保障。
酒筵散后,李虎要求连夜谈判。虎烈军急于攻克统安城,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李安惠表示理解,积极配合,连夜商谈。因为彼此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李安惠也不再隐瞒李虎,把李察哥的防御策略和做出的一系列部署详细告之。有关兵变的事他知之甚少,而梁义丰当初在黄河前线,得到的消息也不完整,所以兵变之后兴庆府的决策和部署如何,他们都不知道。
商谈具体细节的时候,李安惠提出,他的军队不参加攻打统安的战斗,也不参加攻打贺兰山的战斗,他愿意带着军队到河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