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7(1/2)
局已经取得优势,先派阿巴顿率两万大军回援,待代北战局稳定,再派援军。”
“急告总帅,代北战局对我非常有利,待我确立了代北胜局之后,将集结大军出居庸关,攻打燕京。请总帅接到此信后,时刻关注金军动向,一旦其有撤军迹象,则可择机动攻击。”
第八卷
第一章身在局中
十九日,宗望、宗翰接到了燕京元帅府的书信。
这封书信是十五日从燕京出的,完颜杲告诉他们,元帅府对代北战局判断错误,虎烈军真正的目的是攻占代北。
代北战局的展和宗翰的判断不谋而合,但元帅府认为完颜昱和完颜娄室有能力守住代北,完颜杲要求他们马上派一支军队北上会合完颜斡鲁攻打太原,从而迫使虎烈军主力撤出奉圣州。
宗翰有些失望,但他理解完颜杲,完颜杲承担的责任更大,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会下令从中原撤军。现在若想让金军主力撤出中原,竭尽全力支援代北战场,除非黄龙府下圣旨,但黄龙府若想在这件事上取得一致太难了,不要说黄龙府各方矛盾重重,就是皇帝吴乞买本人也不会答应撤军。吴乞买和完颜杲、宗望都想打下汴京,这个功绩将带来巨大利益,除了大金国可以统一黄河流域外,更有利于皇帝进一步控制权柄。这个诱惑太大,吴乞买无法抵挡。
宗望全身心投在攻打汴京的战斗上,他现在甚至考虑攻克汴京后,如何攻打洛阳了。他承认代北战局非常危急,但同样的,对李虎来说,太原和中原战局同样危急,这两个地方丢掉任何一个,都将把李虎和虎烈军推进险境。
“李虎在拿身家性命做赌博,我们也是一样,谁赌赢了,谁就在天下三分格局中率先占据优势。”
宗望挥动着手臂,气势如虹,“当今天下,没有人可以阻挡我女真铁骑,这一仗,我们赢定了。”
宗翰本想劝两句,但看到宗望信心十足、意志坚定,犹豫半天还是把嘴巴闭上了。这时候,宗望眼里只有汴京,任何反对意见他都听不进去。
“遵照元帅的命令,我率军北上,攻打太原。”
宗翰说道,“今天夜里我就动身。”
宗翰非常担心代北。李虎布局巧妙,突然出手之后,欺骗了所有的人。假如代北是个局,那么完颜杲在局外,他观察一阵子后就能识破骗局,而完颜昱和完颜娄室却身在局中,他们一时半会无法看清局势,极有可能上当中计,一旦战败,双方兵力过度悬殊,金军就会被赶出代北,到那时,再也没有挽救之策,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集结重兵攻打太原。此刻虎烈军主力在代北,李虎本人又在中原作战,太原兵力单薄,正是攻打它的最好机会。只要拿下了太原,金军随即控制了整个战局,南下可以配合宗望的大军打关洛,北上则可以和代北、幽燕的金军夹击大同,即使完颜昱先期打了败仗也没有关系,虎烈军主力在金军的夹击之下,只有弃守大同,败走陕西,如此一来,金军还是取得了胜利,并且可以迅统一黄河流域。
为此,宗翰提出,把六万西帐军全部撤走,全部拿去攻打太原。
宗望当即反对。
金军在中原战场的对手是李虎,李虎一个人就可以抵十万大军。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一仗是李虎布得局,他之所以在中原指挥作战,正是因为金军主力都在中原,而中原战场上的金军动态将直接关系到这一仗的胜负,所以,如果宗翰带着西帐军全部撤走,金军以重兵攻打太原的意图必定暴露,李虎必定拿出相应对策。
“十三日,李虎集结大军于沙河镇,其后,连番攻击,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牵制我主力。这时假如你从板桥撤走,我大军侧翼暴露,李虎随即可以直杀汴京城下,我攻克汴京的难度将成倍增加,攻克汴京的时间也会延后。一旦李虎打通了和汴京的联系,汴京得到粮食武器的支援,接下来的仗就更难打了。”
宗望两眼如炬,口气严厉,咄咄逼人,“元帅府坚持攻克汴京,可见这一仗要以攻克汴京为主,兵力上不能减少。完颜斡鲁已于十四日开始攻打太原,他有七万大军,这个兵力足够多了,所以我建议抽调一万大军北上支援就行了,而且我认为你应该留在中原,中原战场更需要你。”
宗翰摇摇头,不同意,但他不想和宗望争吵。宗望日夜待在前线指挥作战,殚精竭虑,身体每况愈下,病情越来越严重,的确需要宗翰留下来,但宗翰更担心代北,担心大局失控,他决意亲自赶到太原指挥作战。
“虎烈军初九日开始攻击奉圣州,十一日占据居庸北关,至今已经整整打了十天,代北战局肯定不容乐观。”
宗翰说道,“我们判断错误,反应迟缓,这一仗已经落于下风,现在若想扭转战局,必须从太原战场取得突破。此去太原,马军日夜疾驰,至少需要八天左右的时间。八天后,代北战场可能已经决出胜负,虎烈军主力也随时可以南下支援太原,那时候,兵力多寡将直接决定我们是否可以拿下太原,一举扭转战局。”
“你认为完颜昱守不住代北”
宗望冷声问道。
宗翰苦笑无语。两人争论了几句,宗望越来越激动,面红耳赤,咳嗽声越来越剧烈,好像要撕心裂肺一般。宗翰心中不忍,让了一步,“我带三万马军北上,叫耶律余睹带三万马步军留在板桥,继续与李虎对峙,如何”
宗望知道宗翰心意已决,只有同意。
=四月二十日,凌晨,李虎从睡梦中被原野叫醒。
“总帅,斥候急报,有大队金军正在北渡汴河。”
李虎闭着眼睛,迷迷糊糊地说道:“是不是正常换防”
“斥候报,都是马军,大量的粮食和武器都置于马背上,显然要长途行军。”
李虎猛地睁开眼睛,一跃而起,“多少人板桥方面可有动静”
“据说有好几万人。”
原野神色沉重,语气很急促,“板桥方向的金军很正常,没有现撤军迹象,但金军渡河地点距离板桥不过二十多里,肯定是宗翰的马军。总帅,我怀疑宗翰要带着军队北上了,不知道他是打太原,还是直接返回燕京。”
李虎瞪着眼睛想了半天,然后直挺挺地倒到被褥上,笑着说道:“宗翰在使诈。不要理他,叫斥候继续探查。”
“使诈”
原野疑惑地眨眨眼睛,“总帅,你怀疑这是宗翰的诱敌之计”
“他要北上,定然瞒着我们,怎么可能大张旗鼓”
李虎说道,“再说,如果金军要回援燕京,必定撤出所有的军队,如果要分兵攻打太原,则至少要抽调五六万人马,这样他们会合完颜斡鲁后才有拿下太原的实力。如果你是宗翰、宗望,你会天真地认为,拿十万人马就能攻占太原难道我李虎不知道太原的安危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负”
原野觉得李虎的分析有道理,“这么说,宗翰此举可能是诱使我们劫他的大营。我们一旦打败,逃回洛阳,金军随即可以分兵追杀。这样太原告急、关洛也告急,我们就不得不从代北紧急撤军了。”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代北的仗打得怎么样了从动攻击到现在整整十天了,假如罗帅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下面的仗就难打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要想许多,把中原的仗打好就行。”
李虎毫不在意地甩甩手,“这一仗即使打不赢,我们也不会输得败逃关陕,大不了白白浪费一笔钱财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