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4(2/2)
“李虎会主动进攻吗”宗望问。
当然不会了,李虎又不是傻子,他只要拖到大宋人攻克了燕京,调兵西进,女真人就再也没有机会攻占西京了。
“既然他不敢进攻,那我们就逼他进攻。”宗望笑道。
“有何妙计”
“你和耶律淳的关系不错,听说你还是长乐公主的老师。”宗望说道,“长乐公主是耶律淳的女儿,现在是李虎的夫人。如果你去诈降,李虎会不会主动进攻”
耶律奴哥心跳骤然激烈,差点窒息了。速开仓放粮,这极大地缓解了百姓们的恐慌情绪。
有了大宋这个坚实的后盾,即使女真人和党项人两路进击,百姓们也不怕,因为天朝不会抛弃他们,天朝地军队马上就要来支援了。与此同时,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在大同陆续传开,并迅速向周边州县蔓延。大宋援助山后的粮食已经过了宁武光,再过几天就能运抵大同。宋军攻克了燕京,正在收复山前七州,大宋的主力军队即将进入居庸关。
粮价在一日之内就被打回了原形,其它物品的价格也急速回落。
百姓们为回归天朝而兴高采烈,庆贺的炮仗声连日不绝,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的人们不再担心肚子问题,他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保家卫国,青壮年开始积极从军,而更多的人涌向了各级府署,积极加入射粮军,为前线将士输送粮草辎重。
整个山后都被人们喜悦地笑声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所笼罩,恐惧已经不翼而飞,战争也不再可怕,山后的汉人愿意为天朝而战,为家园而战。
李虎的决策发生了作用,虎烈府的官员和各军将帅对自己的统帅敬佩不已。每当义军到了危急时刻,李虎都能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力挽狂澜。
百姓们稳住了,军队稳住了,但形势却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改善。
在杀虎口、镇川堡一线,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在朔州偏头寨,大夏的晋王察哥指挥军队发起了猛烈攻击,张关羽和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不退。张关羽知道没有援军,也知道没有退路,所以他豁出去了,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关隘。
在奉圣州的野狐岭、桃山一线,完颜宗雄、完颜宗弼金兀术、完颜宗辅地军队不断增加,不知道这些军队是从中京支援而来还是德州战场上地辽军俘虏,总之女真人再度把攻击方向对准了奉圣州,对准了居庸关,这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一件事。考虑到大同防线兵力不足,李虎把高浩地黑山军调了回来,现在驻守奉圣州的只有侯概的飞云军和张高儿的阎王军。上次他们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后,损失较大,至今没有得到补充,兵力也是严重不足。
这天,李虎把耿守忠请到了虎烈府。
耿守忠是山后汉人,行伍出身,文武双全,在山后军队中颇有名望。投降义军后,李虎把他安置在帅府兵曹司,暂时不打算让他领兵。这次李虎让他主持募兵,就是有意让他建一支山后大军。
第二十一章致命错误
李虎把案几上的地图铺开。
“你是山后人,从军多年,对这里很熟悉。”李虎笑道,“我想问问你,你对目前的战局有什么看法”
耿守忠目露犹豫之色,欲言又止。耿守忠大约四十岁左右,高大结实,长相粗犷,浓眉下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这双眼睛除了武人所特有的冷森之外,还隐藏着一丝精明和狡诈,这使得他的笑容看上去有些虚伪,让人不舒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戒备。
“不要拘束,说说吧。”李虎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请你来,主要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总帅”耿守忠随即意识到这个称呼不妥,急忙改口道,“使相”随即觉得还是不妥,李虎现在是汉王了,应该称大王,但大王是契丹人对蕃王的称呼,大宋人对爵王怎么称呼正迟疑不决的时候,李虎说话了,“叫我总帅吧,使相也可以。”
耿守忠随即决定叫总帅。李虎投宋了,是大宋的汉王,称呼肯定要改。总帅这个称呼来源于辽东义军,以后只能在私下里称呼,而且还是老部下或者关系亲近的人才能这样称呼李虎。这次自己用这个称呼,可以拉近和李虎的关系,将来对自己或许有好处。
“总帅,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女真人不会满足于一个东北路,代北对他们来说势在必得。”耿守忠说道,“现在金军停止攻击是暂时的,他们也在权衡和大宋开战的得失,但就我看来,女真人马上就要攻击,他们要抢在宋军攻占燕京之前拿下西京,否则他们可能会丧失夺取代北的最好机会。”
李虎点了点头,请他继续说下去。
“宋军肯定能拿下燕京,接着就会进入居庸关,如此大同危机可解。”耿守忠说道。“但大同保住了,不代表女真人就会放弃,因为很明显,大宋收复了山后,马上就会北上到云内,一直打到阴山。从而以长城为界,建立牢固的北疆防御。”
“大宋的进攻不仅仅阻碍了女真人统一北方的意图,也危害到了大夏国的安危,同时对大漠诸蕃也造成了威胁,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在很短的时间内,女真人就会利用大宋对整个北方地威胁,和大夏国、大漠诸蕃结成联盟。三家共抗大宋。”
这种论调李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顿时引起了李虎的警觉。
在李虎看来。契丹人还有一定地实力。耶律马哥曾说过。他有把握重整辽军。既然辽军还可以坚持。那么辽夏盟约就还能维持。大漠诸蕃暂时还能遵从契丹皇帝。如此还有三家结盟共抗女真人地可能。但耿守忠这句话把李虎地设想彻底推翻了。原因很简单。西京现在不是李虎和辽东义军地。而是大宋地。也就是说。从李虎举起大宋地战旗开始。对北方诸蕃来说。威胁最大地不是女真人。而是大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