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41

分节阅读 241(2/2)

目录

至于虎烈军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本来就是勋职。荣耀而已。加无可加了。

马扩现在对李虎很忌惮。不知道他最终目地是什么。李虎主动放弃辽西改以代北为根基之地。某种意义上正在建立自己地王国。建立王国就要开疆拓土。那么李虎地剑锋将指向何处

在汴京的时候,马扩就向皇帝表示了这种担心。李虎是他引荐的,如果将来为祸大宋,他罪孽深重,所以他想提醒皇帝,但皇帝根本看不起这个汉虏。不就是一个反贼吗宋江厉害不厉害方腊厉害不厉害还不都象蚂蚁一样被朕踩死了。一个汉虏能掀起多大的波澜你以为他真有石敬瑭的本事石敬瑭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你以为随便找一个汉虏就是石敬瑭第二笑话。现在朕需要这个汉虏,所以高官厚爵赏赐着,等到我把北疆的事搞定了,如果他还是顽冥不化,野蛮愚笨,和朕继续这样对着干,朕就把他生吞活剥了。

皇帝天天待在深宫里,身边都是一群佞臣,听到地看到的都是神仙世界里的东西,他搞不清楚李虎是什么人没关系,但马扩不能不清楚,一旦出事了,马扩吃不了兜着走,诛杀九族都不算什么,相比死去的千万生灵,他就是做鬼也要下十八层地狱。

马扩到了大同,没有拿出圣旨,而是先套李虎的话,如果李虎对大宋不满,对大宋皇帝颇有微辞,那他就以此为借口,把圣旨拿回去,免得李虎当众拒绝,丢了大宋和大宋皇帝的脸。

马扩口气很严厉,质问李虎为什么欺骗大宋为什么擅自放弃辽西你既然投奔了大宋,是大宋的使相,是大宋皇帝的臣子,那你就要听大宋皇帝的话。你这样做,根本就是无视皇帝,目无王法,犯了欺君之罪。

李虎嗤之以鼻,“我在大同,和汴京根本没办法联系,退一步说,就算能联系上,从大同到汴京,再从汴京到大同,然后再到辽西,来来回回要花上几个月地时间,但战局瞬息万变,几个月前的计策早就没用了。”接着李虎冷森森地说道,“你什么意思你想把大宋那一套东西用我这里是吗告诉你,你最好把眼睛放大一点,看看我是什么人不要把老子惹毛了,老子让你血本无归。”

马扩毫无惧色,继续质问:“你从辽西撤到大同,一路平安无事为什么你既然投奔了大宋,做了大宋的臣子,为什么两面三刀,背地里又和契丹人眉来眼去你这样做,让大宋如何信任你”

“当初我和陛下曾有约定,我帮助大宋收复故土,大宋承认我是藩镇,仅此而已。”李虎冷笑道,“就目前的辽东形势来说,如果我拘泥于大宋藩镇的身份,事事都要禀奏皇帝,我早就死了,我还能站在这里和你说话”李虎眼露杀气,冷冰冰地说道,“如果你继续胡搅蛮缠,马上给我滚蛋。杀你太简单了,但你这颗脑袋代表着大宋的面子,杀了你等于打了皇帝的脸,我还不想和大宋翻脸,所以你最好马上消失。”

李虎动了真怒,要杀人了,但他说话滴水不漏,没有表露出对大宋和大宋皇帝的不满。

马扩不敢再嚣张了,随即话锋一转,说到北伐的事,“官家地意思是,你攻打居庸关,威胁燕京,牵制辽军兵力,但不要越过居庸关。”

李虎冷笑不语。大宋人唯恐自己把燕京也占了,所以才有这么个约定。汴京城里地皇帝和大臣们难道对辽东的形势一无所知难道不知道现在最危险地敌人是女真人我把兵力集中在居庸关一线,西京怎么办不要了

李虎懒得嗦,点头而已,算是答应了,反正自己干自己的,不会理睬大宋人这一套。

“我刚刚到大同,钱粮武器严重不足。”李虎提条件了,“河东路富庶,你们有条件援助我,除了开放边境榷场外,还要允许大同的商贾到太原大市做回易。”

“大宋要北伐,国库紧张,拿不出援助,如果你需要钱粮武器和其它物资,那就拿战马交换。”马扩寸步不让。

李虎一口答应了,他现在急需开通和大宋的回易往来,只要大宋开放边郡榷场,其它的事好商量。

第七十二章强硬的马扩

李虎配合宋军北伐,大宋开通河东路边境榷场,这个约定对大宋明显有利,按道理此刻马扩应该拿出圣旨了。你要人家替你卖命,总要哄哄人家,给点好处,这是人之常情,谁知马扩不但不把圣旨拿出来,反而和李虎继续商谈藩镇的事。

董耘担心激怒李虎,私下劝说马扩,先把北伐的事搞定,等到幽燕收复了,再谈藩镇的事也不迟。马扩不同意。“燕云是一个整体,做为中原屏障,两者缺一不可。如今云朔已被李虎所控制,而幽燕还在契丹人手上,李虎掌控着燕云战场上的主动权,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要挟讹诈大宋,甚至在背后算计大宋,图谋中原。我和他打了多年交道,可以说是看着他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人卑鄙无耻,阴险毒辣,血腥残忍,更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高超手段。我们若想牢牢控制他,不至于养虎为患,那现在就要利用其羽翼未丰之际,用绳子捆住他,用笼子困住他,否则将来就不是尾大不掉,而是祸害无穷了。”

藩镇的事非常复杂,不但牵扯到双方利益,更直接影响未来的天下形势,再加上历史上藩镇之祸的前车之鉴,所以大宋皇帝和朝中的宰执们一致认为,这件事要马上定下来。现在李虎还没有在代北立足,还迫切需要大宋援助的时候,这时候商谈对大宋有利,大宋可以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李虎对未来国运造成的影响。

这也是大宋皇帝非常慷慨地赐封李虎为王的原因所在,但执行者马扩把顺序改掉了,他的意图是如果谈判失败,李虎对大宋虎视眈眈,那这个王不封也罢,免得给大宋丢脸。察使。掌管当地军政,兼管民政、财政,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命出于朝廷。如果藩镇长官居心叵测,不服从朝廷。不输贡赋,那就形成了军事割据,由此演变为藩镇之祸。

大宋皇帝愿意接纳李虎,愿意拜李虎为藩镇,条件就是服从朝廷指挥。当初李虎盘驻辽西。实力弱小,归返之日遥遥无期。大宋皇帝出于收复故土的需要,一口就答应了,并且派了个特使李纲一直待在李虎身边,名为建立联系实为监控,好在李纲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只看不说,双方关系一直很不错。现在形势变了,李虎占据了大同,收复了云朔,实力强了。而大宋和契丹人也撕破了脸。要北伐了,于是这个藩镇的事要正式谈谈了。否则麻烦大了。

马扩奉旨谈判,把藩镇的责权利一一解释清楚。

云中路所属州县就是李虎地藩镇,李虎主掌军政财大权,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由朝廷任命,也就是说,云中路是大宋地疆域了,云中路的军队、州县、百姓都是大宋的了,云中路各项制度都要遵从大宋律,从官制、军制、赋税制、律法等等都要遵循大宋的制度来执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