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2/2)
当年跟随虎王南下的百姓只要他们愿意走,绝不阻挡。考虑到人数众多,天气又不好,李爽承诺,即刻开辟西行通道,沿途州县将给予粮食和衣物上的全力周济。
义军囤积的各种物资,还有驼马牛羊等牲畜,只要能带走的,都统统带走,如果需要马车和民,燕京将给予全力援助。
张觉可以出任辽兴军节度使,主掌平州路;田颢可以出任来州、锦州节度使,主掌辽西。其实耶律淳非常需要他们,因为时间太紧迫了,为了能尽快稳定辽西和平州路,这两位地方长官能否继续为大辽效力非常关键。
张关羽可以出任武勇军节度使,戍守辽西。吴撞天可以出任严州观察使,率云海率军戍守桃花岛。这两支军队对耶律淳来说同样重要,他现在缺的就是军队,只要张关羽和吴撞天愿意受抚,其它事情都好说。
罗思南的困难解决了,李爽随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黑山军马上撤出大灵河一线,宜州、锦州交给东路都统萧干。这可是关键,一点都不能出错,否则金军有可能占据辽西。
罗思南一口答应了,“你们地军队先进入宜州,然后黑山军后撤,从而确保大灵河一线的安全。”
双方的商谈非常顺利,当天就所有重要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事。
霍六哥把西征和总帅新决策以及撤离辽西的理由详细说了一遍。
“该说的我都说了,如果你们只在意眼前的利益,无视义军的未来,不能顾全大局,非要留在辽西,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预祝诸位一帆风顺,前程似锦了。”霍六哥说完之后,目光从张关羽、吴撞天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忍不住又说了一句,“早在南下的时候,总帅就说过,辽西是一块死地,幽燕也是一块死地,我们在这块地方没有前途。这次总帅西征,目地就是要到代北寻找生存发展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诸位为什么反而退缩了请你们放眼看看现在的天下形势,难道你们看不出来,辽西这块地方马上就要狼烟四起了吗”
张关羽目露犹豫之色,吴撞天却置若罔闻,而张觉和田颢理都不理老霍。
罗青汉说话了,“我说过,大家兄弟一场,好合好散,我不能补偿你们地,我会想办法请燕王补偿你们。”接着他把与辽国使者商谈的结果告诉了众人。
张觉和田颢神色平静。他们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燕王要做皇帝了,当然要拉拢一帮人,就辽西这块地方来说,当然要拉拢他们,只要他们才能让耶律淳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控制辽西和平州路。大家过去都是一殿之臣,现在耶律淳做皇帝了,而他们又重归宫帐,彼此知根知底,过去的事就不要说了,还是尽释前嫌,着眼未来吧。
吴撞天欣然接受。对于他来说,做不做官无所谓,只要把他桃花岛给他就行了,有了桃花岛,云海军就有了落脚的地方,靠着逐渐繁荣的海上回易,以后的钱赚发了。
张关羽一直不说话,没有任何表态。
罗思南、罗青汉和远赴代北的义军将帅为一方,耶律大石、左企弓和李爽为一方,张觉、田颢、张关羽和吴撞天为一方。
三方具体商谈,进展很顺利,就在议事快结束的时候,张关羽忽然说话了,“我到代北去。”
第六十九章扫荡
张关羽终究承受不了重压,在最后时刻,还是毅然决定远赴代北。
他的部下们大都反对留在辽西,因为留在辽西的后果可能是再度成为山贼,过着茹毛饮血的艰难日子,那种日子他们过怕了,不愿再过了。其次,他的部下们不相信契丹人。留在辽西若想衣食无忧就要受抚,就要为契丹人卖命,他的部下们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如其将来被契丹人赶到山里,还不如到代北跟着虎王混。另外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虎王的神话。虎王战无不胜,西征更是大捷,轻而易举攻占了西京,这种本事谁有耶律淳是个什么东西屡战屡败,跟在他后面迟早都是死。契丹人的好日子到头了,要败亡了,这时候不跟着虎王,反而投靠契丹人,纯粹是自寻死路。
部下们在幽燕的利益相比于张关羽要小得多。张关羽吃肉,他们不过喝汤而已,如果连汤都喝不到了,他们当然不愿跟着张关羽混了。张关羽没了这些兄弟,他靠什么混思虑在三,仔细权柄利弊,他只有到代北去,否则他的一帮手下们就要跟着罗青汉跑到代北去了。
张关羽的最终选择让罗思南、罗青汉等人非常高兴,这样一来,除了云海军和辽兴军外,留在辽西的义军大部分都愿意追随李虎,义军的实力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撤离而有所减损。
耶律大石等人却略感失望。倒不是因为张关羽出尔反尔,而是他们从张关羽的反复上看到了契丹人现在的处境。契丹人现在就是一头伤痕累累的狼,就算像张关羽这样的土贼,如今也不愿意跟着契丹人混了。契丹人走到了穷途末路,耶律淳能在大辽即将倾覆的一刻力挽狂澜吗住进了西京同文殿。
西京是在唐代“大同军”故城的基址上修建起来的。全城周长大约为十公里。四面城墙由土夯实而成,没有包砖。城墙之上建有许多角楼和箭楼,部署有大量的抛石机和一些重型守城器械。防御坚固。
西京的四面城墙各辟城门一座。东面叫迎春门,南面叫朝阳门,西面叫定西门,北面叫拱极门。
城内沿袭唐代故城旧制,一条条整齐地十字街将居民区划成大大小小数百个“坊”。
雄伟的西京宫殿高耸于城西,而城的北部则是军政中枢。官衙和军营多建于此。西京留守司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