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1/2)
把一件根本不可能地事变成了现实,他竟然攻陷了蒺藜山。如此一来,形势就变了。此刻金军如果和义军在蒺藜山发生严重冲突,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对解决眼前的危机根本没有任何好处,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极有可能加剧眼前危机。
宗望因此揣测到了李虎激怒自己的意思。李虎还是在赌搏,拿当前危急形势来赌搏,他根本不怕金人的攻击,他认为金人投鼠忌器,色厉荏苒,率军逼近不过是想恐吓义军而已,其实不敢打,他忽视了金人掳掠四十万汉人的决心。
宗望决定狠狠教训一下李虎,让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金人打天下,靠地是实力,是勇猛,是战刀。
本来他打算正面主攻,两翼辅攻,现在他改了主意,他尽遣主力,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试图以凌厉一击重创义军,从而迅速突破,趁着义军主力正在攻打蒺藜山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横扫义军营帐,大肆掳掠。为了一击而中,他在三个攻击方向各自部署了五千兵力,以绝对优势展开进攻。金军马步两军弓箭手同时射出了手中长箭,一时间,天空骤然一暗,刺耳的厉啸声汇成了一道巨大的声浪,由远而近,从天而降,惊心动魄。
长箭如狂风暴雨一般,肆虐骄狂,对准义军战阵猛烈射击。箭阵的密集程度超出了义军将士们的想像,他们无力还击,只能蹲伏在壕沟、拒马里,高举着盾牌,竭力自保,心里地恐惧一时达到了极致。
良久,箭阵停。
令旗挥动,杀声四起,金军的攻击战阵起动了。第一拨三队步卒,一千五百人,同时向义军左中右三阵发动了进攻。
地形对义军有利,虽然金军以重兵攻击,但因为地形狭窄,也只能轮番攻击,不过义军还是受不了,应接不暇,穷于应付。
从正面展开攻击的金军是原辽国的东京侍卫亲军,训练有素,攻杀犀利。他们以五十人一个战阵,冲到壕沟前,竖起盾墙,一边阻挡义军的射击,一边从盾隙间以弩弓还击,同时推出一个简易排筏,架到壕沟上。
金军要想过壕沟,必须架桥,那壕沟太宽了,不架桥不行,于是他们就地取材,伐树为筏。木筏又宽又重,往壕沟上一架,义军想把它打掉还真不容易。
木筏架好,金兵即刻推进,冒着密集的箭矢强攻拒马阵。
义军士卒从拒马阵中冲了出来,拼死阻击,双方就在壕沟边缘那狭小的空间里浴血奋战。
虎烈军第六将地将士们凭借地形优势,酣呼鏖战,不死不休。
此刻虎王就在后面,几十万兄弟姐妹就在后面,无路可退,为了汉人地辉煌和荣耀,死战,死战。吴雄身先士卒,亲临前阵,亲自带着扈从们阻杀金兵。他的战旗插在阵中迎风狂舞,他地战刀挥舞在敌人头上,鲜血淋漓。主帅不要命了,和将士们同生共死,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没人退缩,没人怯战,第六将的勇士们一往无前,“杀,杀,杀”
攻击左右两翼的金军同样是汉人,同样来自辽军的俘虏,同样凶猛。
左翼山势较陡,金军攻击有些吃力,伤损较大,而右翼山岗较为平缓,金军容易展开,稍稍攻击一阵后,他们随即派出了第二拨人马,增加了攻击人数。黑山军第一将部署在前阵御敌的人数不够,被迫撤出,于中阵再战。
黑山军第一正将文远亲自赶到前面督战,并向总帅李虎求援。
第九十一章陷阱
战场上,双方将士以命搏命,血腥厮杀,壕沟成了吞噬生命的野兽,拒马鹿砦成了撕裂生命的猛禽,金军每夺取一条壕沟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义军每弃守一条壕沟也会留下成片尸体。
金人攻势如此猛烈,让罗中原和一众手下措手不及,急忙亲赴一线指挥,而一线将士完全窒息了,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除了拼死攻杀外,脑子里已经没有任何念头,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有,敌人太多,蜂拥而至,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杀敌,根本没时间想着逃跑,其实,这时候逃跑死得更快。
在战场后方的山岗上,李虎则火冒三丈,怒声痛骂。
又是汉人杀汉人。
那些金军都是披着女真人毛皮的汉人,那些人丧失了良知,泯灭了天良,心甘情愿做蕃虏的狗,做蕃虏的奴才,为蕃虏屠杀自己的同胞,屠杀自己的兄弟姐妹。
李虎气得睚眦欲裂。辽东汉人太多了,每打一仗,都能看到汉人杀汉人,由此想及,当年契丹人镇压李弘大起义,估计辽狗的汉人军团也是选锋,也是主力。无耻啊。这么大一个辽东,成千上万的汉人,竟然就只有这么一小撮汉人还有良知,还有骨气,还知道自己是个汉人。
悲哀,悲哀到了极致。蒺藜山送来急书,左山已经攻克,辽军的整个前山防线已经拿下。
义军主动招降。给了左山辽军一线逃生的希望。当义军发动强攻之后,辽军担心顽强死守会遭到义军地报复,被义军血腥屠杀,于是一部分将士阵前哗变,杀了那个要与左山共存亡的契丹主帅,投降了。左山辽军投降,给义军争取了时间。
现虎烈军四将马军、五将步军,阎王军和云朔军,大约两万多人已经在后山集结。准备于未时正发动攻击。
神龙军、雷霆军和虎烈军第十二将损失严重,无力再战。现神龙军主帅霍六哥和第十二正将楚逍遥分别率军驻守左右山,与民们一起清理通道,做好全军翻越蒺藜山的准备。雷霆军负责看守俘虏。因为俘虏过万,汉蕃都有。其中不乏阴谋逃跑者。雷霆军受损过度,力不从心,主帅李锦担心出事,向总帅行辕求援。老营主帅罗思南急调三万百姓,帮助雷霆军看押俘虏。
李虎的心情刚刚好一点,前方战场就响起了金钲之声。
金军看出了义军防线的破绽,随即向义军的右翼阵地调遣重兵,打算从这里打开缺口。黑山军第一将兵力不足,无力抵挡。连续向后方求援。右翼山岗的地形不利防守,就算再投上一个将的兵力也无法扭转形势,不过徒增伤亡而已,所以罗中原当机立断,下令全线后撤,撤到第二道防御阵势。
虎烈军第十三将随即出动,列阵于山道两侧的山岗上,准备阻击金人地马军。
金人步军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山道。随着号角响起,一支由渤海人组成的马军呼啸冲过,直杀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