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8(2/2)
在建即将完工服役的四艘战舰中,两艘同属魁北克级超无畏战列舰,都是26000吨,分别是在魁北克船厂建造的圣约翰斯顿号和在瓦尔迪兹船厂建造的白马城号。另外两艘就有些惊人了,是超越了朱诺级战列舰的渥太华级超级战列舰,吨位达到37500吨,分别是在哈城造船厂建造的渥太华号和在安克雷奇造船厂建造的诺姆堡号。
17艘战舰总吨位44410吨,超过限制吨位4万多吨,所以根据规定,当今年那四艘新战舰陆续服役后,阿拉斯加将要将斯卡圭号、苏厄德号、基奈号、西海湾号废弃解体。最终阿拉斯加主力舰总吨位将为3992万吨,比历史上的日本人要强大的多。
各国代表在真正看到这份整理出来的明细单都吃了一惊,看看吧,虽然战舰数量可能阿拉斯加是最少的,甚至都不比法国和意大利多上多少,而且今年四艘新战舰都将服役,届时阿拉斯加还将要至少废弃四艘,到时服役的仍然只会保留十三艘主力舰。
但是这十三艘主力舰中,到时除了最小的库克号为18000吨,处于两万吨以下外,其余十二艘都在25000吨以上,且将有八艘超过3000第一,但美国的八艘三万吨以上的战舰都在32000吨上下,没有一艘超过35000吨的,而阿拉斯加却将有六艘超过35000吨,且今年底就将服役的渥太华号和诺姆堡号都达到3750第二,三大战舰。而且阿拉斯加四艘朱诺级超级战列舰也足以分占四至七位,即阿拉斯加一国海军就占有全球十艘最大战舰中的六艘。
在这个大炮巨舰致胜思想还极为深重的年代,阿拉斯加如此庞大吨位战舰给了各国挺大的压力,甚至英美两国也不得不忧虑,看上去吨位位居第三的阿拉斯加主力舰实力是否真正受到了限制论战舰单体吨位,阿拉斯加才更像老大,英美等国只是胜在数量罢了。有时候不是一加一等二的问题,两艘两万吨战舰也不一定就能真的比得上一艘三万五千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
当认识到这个威胁之后,在英法美意四国强烈要求下,在航母上,阿拉斯加的航母也同主力舰一样列上了明细。
阿拉斯加现有六艘航母,其中费城号和安克雷奇号各33000吨,哈城号和蒙特利尔号各30000吨,而独立号和自由号则各20000吨,加在一起正好在限制的166万吨保留吨位内,不用废弃任何一艘。
而除了阿拉斯加,其他四国是没有明细规定的,之所以要这样做,英美法意四国很明显是担心阿拉斯加将来采用更先进的航母技术建造新舰来取代六艘老航母。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阿拉斯加的航母技术确实领先各国,若不加以限制,未来就算各国特别是英国在吨位上与阿拉斯加持平,甚至在技术上都追上来了,但阿拉斯加却又再次造出更先进的航母,那岂不是让各国白费心机。
不过对于这个要求,叶枫也没有反对,很痛快的满足了各国要求,其他各国只要在吨位限制内建造航母就可以,而阿拉斯加则承诺六艘现有航母只要未满二十年舰龄或条约未失效,阿拉斯加就不会采用新航母取代。也让英美等国放了一点心。
当然他们不知道,叶枫曾对勒布雷这样说过:“不建造新航母,不代表我们的技术不能进步,只要技术不断进步,未来到了造新舰的时候或者需要的时候,阿拉斯加随时可以造出超过现有水平的航母那就行了
在五国海军条约得以顺利签定之后,参会九国代表开始召开了一次全体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九国代表签下了本次会议的最后一个大条约,即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根据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个原则也叫做美国原则,因为这就是美国人最开始提出来的,不过与历史上有些不一样,在历史上通过这个原则的同时,原各国在华特权却都未能得以废除,使得这个原则实质上成了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但在这个时空,条约中多了一个重要规定,即给予中国关税自主、各国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警、有条件撤销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有条件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各国得以保留的有各国在华未到期租借地和租界,但规定了各国在租借地和租界的军警数量需与中国协定,且规定与会各国将来不得再划分势力范围。
如果一来,这个九国公约的意义就大为不同了,中国将就此收回大部分外国在华特权,使得中国未来的自主权得以大幅上升,如此情况下,美国原则显然就有了一定的实际意义,虽然不是绝对,但这无论如何已经超过了原本中国国内各界的预期,足以让中国内各界欢欣鼓舞。
当然惊喜还不止于此
第511章八大军区和六大联指
第511章八大军区和六大联指
九国公约签定之后,1921年2月6日下午,在大会闭幕前,以九国公约为基础,英国,法国,阿拉斯加等在华拥有特权的国家相继同中国签定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