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2/2)
“德属殖民地最大的一块就是德属新几内亚,而德属新几内亚正好与澳属新几内亚接壤,根本不用渡海攻击,不管我们再快,也不可能赶在澳军和英殖民地驻军前占领多少德属殖民地了。而除了这一块,就只有新不列颠岛等有限的几个岛屿。这一方面我们不会有多少收益了,伦孰向科尔发电时估计他们那时还不知道加罗林和瑙鲁岛易主的消息,可能在他们的计戈当中,我们最多就是取得这两个地方。”叶枫摇了摇头道。
“不过好处还是有的,可以和平的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不至于和英国交恶了,美国和加拿大也会无话可说,如果是这样取得纽芬兰和拉布拉多,对我们而言,是最好的方式李成玉考虑了一下道,但是紧接着他又道:“不过坏处也很明显,向德国宣战,与我们不过早介入战争的战略有冲突,而且对我们将来的经济,军事计刮都有很大影响
叶枫笑道:“其实说起来我们也没有太多好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从8月日已经正式开始投票,我们布局了这么久,结果如何,相信大家都有信心,即使英国不相让,我们也能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最多就是与美国和加拿大打一打嘴仗罢了。”
叶文德却皱眉想了一下,然后道:“只是打嘴仗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加拿大人是英联邦成员,按说一旦英国加入欧洲大战,英属联邦国都会动员兵力参战,加拿大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可能没有实力与我们硬拼,但是美国不同,他们可不必要马上出兵支持英国,这样他们可就有足够实力来和我们硬拼了,那个美国国务卿可是数次发出威胁言论了,我认为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风险还是有的,如果有办法和平接收是最好的方式,可惜与我们的既定战略有些冲充”
叶板摇了摇头道:“布莱恩是布莱恩,威尔逊是威尔逊,根据情报局的情报来看,布莱恩虽是国务卿。但与威尔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布莱恩是一个强硬派,竞选时反水支持威尔逊,才被任命为国务卿,他们确切的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其观点却有很大不同,现在矛盾似乎越来越大了。而威尔逊在竞选当中就是依靠温和改革派的形象上台的。他目前还不希望国家卷入战争,从他数次拒绝扩军,而且数次派人前往欧洲调停各国纷争避免战争就能看出他的心思来。说的好听点,他是和平主义者,说的难听点,就可能是所谋甚大,美国如果采取强硬手段阻止我们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话,一来纽芬兰不是他们的领土。出兵的话名不正言不顺,二来仅靠他们一国之力,他们自己也明白,速战速决没有可能,打成持久战对谁都没有好处,就算美国现在的实力远强于独立战争时期,就算他们现在可以专注精力,不像独立战时期一样,刚才结束与西班牙的大战,又面临新收殖民地的叛乱,牵扯了大部分兵力和精力,他们也没有可能速战速决了,现在的阿拉斯加也同样远不是以前的阿拉斯加了,双方实力对比,威尔逊不是傻子,我相信他们最多就是采取政治手段,与我们打一番激烈的嘴仗,施加政治压力罢了,绝不可能真来硬得,这也是威尔逊上台后的一贯做法。
第298章战争和阴谋
卜枫席话让大家都陷入沉思,良久,代替雅方勒布雷知一个一最高层会议的杰克伦敦点头道:“威尔逊因为出身弗吉尼亚州,属于南部省份,而美国南部虽然经过内战之后。奴隶政策已经消亡,但是其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仍然极其严重。所以威尔逊政府上台后,美国不但没有实现种族融合平等的承诺。反而使得种族隔离政策大行其道,甚至很多针对黑人及印第安土著的不成文规定成为了一个合法的规定。甚至同意了一些减少黑人和土著工人的政策。以这种情况,只要我们稍加宣传,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土著根本就不会愿意美国插手进来,可能还会极其抗拒,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个地方。”
杰克的补充基本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名不正言不顺,国内种族隔离政策又抬头,美国阻止阿拉斯加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相当困难,如果只是政治施压,这一点阿拉斯加大可以当做耳边风。
刘楚雄这时点头道:“既然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没有太大风险,我们也就不存在接受英国人的建议去向德国人宣战了。”叶文德最后也拍板道:“既然如此。我们立即回复科尔,拒绝这个。建议,一切仍照我们的原计划进行。不过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方面的问题应该尽快解决,避免夜长梦多。”
此时的欧州,比利时方面已经拒绝了德国人的最后通谍,不同意德军自由通行比利时境冉,八月三日。比利时国王向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提出私人呼吁,要求英国保护他的国家。下午六点四十五分,德国向法国宣战,九个小时之后,又向比利时宣战。最后,到八月四日下午三时,英国外交部才命令戈森爵士向德国政府要求保障比利是有条约保证的,应该加以尊重。
没想到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回答说:“仅仅为了一束废纸。大不列颠竟愿意与同一种族的国家交战。”八月四日午夜,英国遂向德国宣战。
此后数十年中,德国首相霍尔韦格所说的话常被人批评,进攻中立国家是破坏国际条约惯例的恶劣行为,因为早在一三年当时的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为了确保比利时蚓年签署了伦敦条约,但霍尔韦格的话大致上却是正确的,这个条约即使不是一束“废纸”也只不过是一张“灵符”;其中并未规定英国应负的责任,也未规定一旦任何国家侵入比利时领土时,英国就有派遣部队参战的义务。正是英国的支持与参战使得一场本来应该只是奥塞局部冲突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世界浩劫。各国所属殖民地在宗主国参战之后,也相继向对手宣战,或直接派兵参与到大战当中,一些想要趁机扩大势力的国家也纷纷选定阵营宣战,比如日本。
最后局部冲突演变成欧洲大战,欧洲大战又演变成世界大战。
如果英国外相格雷爵士一开始就向俄法两国表示英国对冲突不感兴趣。并保持以后的完全自由行动权。缺少英国支持的法俄也许不会那么坚决的投入到这场大战,那么这场欧洲战争也许根本不会发生,但是这些当然是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英国并未受到严重束缚以至于完全无法退出。”
很不幸的,不仅英国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已作茧自缚。在秘密外交掩护之下,一九。四年的“协约”已经变成了无法解脱的秘密军事同盟了。
在后来的评论当中正如后来一九一五年三月八日英国泰晤士报指出的:即使德国不破坏比利时还是会逼迫它导法俄两国联合一致对德作战。如果该报编者再在“荣誉和利益”后面加上一个补充说:“以及国会所完全不知道的秘密外交和秘密义务”那么其说法也许会更加正确。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口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