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2/2)
给主子把饭食端过来,喜儿笑着说了一句,“原还准备出去买食材呢,进了厨房一看,里头满满当当的,鱼肉鸡鸭,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灶台上的配料调料也都十足的齐全,竟是一样不缺,省了不少事呢!”
姜彤跟着莞尔一笑,“行了行了,不用伺候了,你们也都去吃饭,吃完了早些休息,这段日子大家怪累的。”
两人笑眯眯说了一句谢谢奶奶,才转身出去。
八月在船上的日子也瘦了不少,脸上的奶泡肉没了。船上吃的少,饮食单一,小孩子胃口不好自然是要掉肉的。
现下,他系着个围兜兜坐在桌子前面,望着一桌好菜馋得流口水,举着个勺子,要吃这要吃那,姜彤帮他夹到他的小碗,吃得非常欢快。
卢景程看的失笑。
因今日劳累,大家都是吃了饭,早早洗漱,就各自歇下。
第二日,小林管家果然带着牙婆过来。
牙婆后面跟着两列人,年纪有大有小都有,参差不齐。
个个垂头敛声,规规矩矩,一声不响。
小林管家给姜彤请了安,牙婆也跟着问了好。
几人才开始沟通,牙婆问姜彤要买多少人,今天带来的这些都是不错的,让她随意挑选。
既然是小林管家带来的人,姜彤也放心。
她先要是挑两个厨娘,于是就让她们中,厨艺好的自己站出来,各自自己说说都会些什么拿手菜点心之类的。
她自己暗暗观察了那些人的个人卫生情况,又看言行举止,最后挑了两个出来。
然后又挑了六个看上去踏实勤快的丫头,小厮只选了两个。这一共就是十个人。
他们家算是八月拢共才三个主子,人口简单,这些加上原有的也足够了。
牙婆做成了一单生意也是喜滋滋,然后道:“我就住下早林巷,日后夫人若再有需要,遣个丫头来说一声就是。”
姜彤略微颔首,让喜儿拿了银两交给对方,送人出去。
姜彤不爱为难下人,两个小厮就让洗笔阿贵领着做事。
几个丫头让喜儿慧儿两个教着些看着些。
过了些时日,也就慢慢上手了。
不多久,卢景程的几个同窗具都从万安县好了过来,现下自然都安顿在自家里。
家里什么都有,自然是客栈比不上的。
随着会试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学子们或多或少感觉到了些紧张的情绪。
苏子岑和另一个人蒋学谭约着卢景程去了及第楼。
据说这里,乃是个各地学子交流文采学识的地方。
“咱们也去看看别人的情况,我听说今年江南那边又出了个大才子呢,倒是没见过,不知道跟卢兄比起来如何。”苏子里摇头晃脑地说道。
卢景程觑了他一眼,凉凉道:“这么闲,你不如少说这话多看几本书。”
苏子岑不服气,嘀咕,“我这哪里是闲,分明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卢景程和蒋学谭二人对视一眼,默默不说话,不去理他。
第七十二章
每一届会试,上京赶考的学子不知凡几,而文风鼎盛的江南一带自来是人才辈出之地,今年亦有不少名声不斐的学子传出来。
就是苏子岑嘴里说的这个。也是如今回试前三名的热门人选。
名字叫做周政扬。
姜彤都听到了几次这个名字,他还回想了一下小说中的内容,然后发现自己除了卢景程的名次,其他的都没怎么注意。
所以也就不知道这位周政扬最后考得如何。
及第楼是京城有名的名人学士馆,所以只要过去走一趟就能认识许多人。
大家都是同一届同一年科考,指不定以后还能同朝为官,所以有许多人现在就展开交际,这些就是以后的人脉。
卢景程后面也跟着去了及第楼,不是为别的,就是单纯禁不住苏子岑一直在耳旁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去了一次,倒也认识了几个人。
不过这样的活动也就两次罢了,毕竟会试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谁也不是真的缺心眼。
时值春寒料峭,会试又是一连考九天,贡院考场里条件简陋,大家都是一步步科考过来的,又岂会不知。
卢景程身体素质不错,日日读书其实也没忘了稍作锻炼。
今年的天气似乎还不错,考试前几日,气温没有多大变化,更庆幸的是没有下雪。
说起来上一届的学子运气就不太好,考试前几天就变天降温,那寒风刮得,听说当时不少人没冻出毛病,考场里直接冻倒的人也不是没有。
因为不能穿有夹层的衣服,棉衣袄子自然想都不用想。
姜彤也是现在才知道,考试还是要挨回冻的。但是没办法,为了杜夹带导致的考场舞弊,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