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1/2)

目录

话说楚怀王痛恨张仪的欺诈行为,情愿白白献上黔中之地,只求能换回张仪一人。楚怀王身边那些嫉妒张仪的人都说:“用一个人就能换来数百里的土地,这可是天大的利益啊!”秦惠文王却表示:“张仪是我得力的臣子,我宁可不要土地,又怎么忍心舍弃他呢?”张仪主动请求道:“我愿意前往楚国!”惠文王说:“楚王正带着满腔怒火等着先生,您去了必定会被杀,所以我实在不忍心派您去。”张仪上奏说:“如果牺牲我一人,能为秦国换来黔中之地,我死也值得了!况且我不一定会死。”惠文王问道:“先生有什么办法保全自己?不妨说给我听听。”

张仪解释道:“楚国有位夫人叫郑袖,她美丽且聪慧,深受楚王宠爱。我以前在楚国时,听闻楚王新宠了一位美人。郑袖对美人说:‘大王讨厌别人用鼻子呼气冒犯他,你见到大王一定要捂住鼻子。’美人信以为真。后来楚王问郑袖:‘美人见到我,总是捂住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她嫌弃大王身上有异味,所以讨厌闻到。’楚王听后大怒,下令割掉了美人的鼻子。从此,郑袖便独得宠爱。此外,还有个宠臣叫靳尚,他讨好郑袖,在朝廷内外都很有势力。而我与靳尚关系不错,我自认为能借助他的庇护,不会被杀。大王只需诏令魏章等人在汉中留下军队,做出继续进攻的态势,楚国必然不敢杀我。”秦王这才派遣张仪前往楚国。

张仪一到楚国,楚怀王立即命令使者将他捉拿囚禁起来,打算选个日子在太庙祭告祖先,然后将张仪处死。张仪则另外派人打通靳尚的关节。靳尚进宫对郑袖说:“夫人您的恩宠恐怕难以长久了,这可怎么办啊!”郑袖忙问:“为什么这么说?”靳尚回答:“秦国不知道楚王对张仪的愤怒,所以派他出使楚国。如今听说楚王要杀张仪,秦国打算归还侵占楚国的土地,还会将秦王的亲生女儿下嫁给楚王,并且挑选擅长歌舞的美人作为陪嫁,以此赎回张仪的罪过。秦国的女子来了之后,楚王必定会敬重并厚待她,夫人您还能独占宠爱吗?”郑袖大惊失色,问道:“您有什么办法阻止这件事呢?”靳尚说:“夫人您装作不知道这件事,然后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告诉大王,让大王放张仪回秦国,事情就能平息了。”

于是,郑袖在半夜哭泣着对楚怀王说:“大王想用土地交换张仪,土地还没交给秦国,张仪就先到了,这说明秦国对大王是有礼的。秦国的军队一旦出动,就能轻易席卷汉中,有吞并楚国的势头。如果杀了张仪激怒秦国,秦国必定会增派军队攻打楚国。到时候我们夫妻恐怕都难以保全,我心里像被刺了一样,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况且臣子都是为自己的君主效力,张仪是天下的智谋之士,他在秦国做相国很久了,对秦国感情深厚,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大王要是厚待张仪,张仪也会像为秦国效力一样为楚国效力。”楚怀王说:“你别担心,让我再从长计议。”靳尚又趁机进言说:“杀一个张仪,对秦国能有什么损失呢?却又白白失去黔中数百里的土地。不如留下张仪,作为与秦国讲和的凭借。”楚怀王心里也舍不得黔中之地,不想交给秦国,于是释放了张仪,还给予他优厚的礼遇。张仪便劝说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好处。楚怀王随后派遣张仪返回秦国,以沟通两国的友好关系。

屈平出使齐国归来,听说张仪已经离开,便进谏道:“之前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了,我以为大王必定会将他煮了吃肉,如今赦免他不杀,还打算听从他的邪说,率先侍奉秦国。普通百姓都不会忘记仇恨,何况一国之君呢?还没得到秦国的欢心,却先触犯了天下的公愤,我私下认为这不是好计策。”楚怀王后悔了,派人乘坐轻便的马车去追赶张仪,可张仪已经快马加鞭出了城郊两天了。

张仪回到秦国后,魏章也率领军队班师回朝。史官写诗道:

张仪反覆为嬴秦,朝作俘囚暮上宾;

堪笑怀王如木偶,不从忠计听谗人。

张仪对秦王说:“我历经万死一生,才得以再次见到大王。楚王确实非常惧怕秦国。不过,我不能在楚国失信。大王如果真的割让汉中的一半土地,让楚国感恩,再与楚国联姻,我请求以楚国为开端,劝说六国相继侍奉秦国。”秦王答应了。于是割让汉中的五个县,派人前往楚国修好。同时,请求楚怀王的女儿做太子荡的妃子,又将秦国的女子许配给楚怀王的小儿子兰。楚怀王十分高兴,认为张仪果然没有欺骗楚国。秦王念及张仪的功劳,封给他五座城邑,封号为武信君。还准备了黄金、白璧,配备高车驷马,让他凭借“连衡”之术,前往各国游说。

张仪向东去见齐湣王,说道:“大王您估量一下,齐国的土地与秦国相比,哪个更广阔?军队与秦国相比,哪个更强大?那些为齐国出谋划策主张合纵的人,都说齐国离秦国远,不会有祸患。这只是只看眼前,不顾及后患。如今秦国和楚国嫁女娶妇,结为兄弟之好,韩、赵、魏三国没有不感到恐惧的,都争着献上土地侍奉秦国。唯独大王与秦国为敌,秦国驱使韩国、魏国攻打齐国的南部边境,再让赵国的军队渡过黄河,趁临淄、即墨疲惫之时进攻,到那时,大王即便想侍奉秦国,还能做到吗?如今的计策,侍奉秦国的就能安宁,违背秦国的就会危险!”齐湣王说:“我愿意把国家大事听从先生的安排。”于是重重地赏赐了张仪。

张仪又向西去劝说赵王:“我国秦王,虽然武器破旧、兵力疲惫,但还是希望能与您在邯郸城下会面,所以先派我来告知您。大王所依靠的,不过是苏秦的合纵之约罢了。苏秦背叛燕国逃到齐国,又因谋反被杀,自己都保不住性命,人们却还相信他,这可就错了!如今秦国和楚国结为姻亲,齐国献上盛产鱼盐的土地,韩、魏两国自称秦国东边的属国,这等于五国合为一体了。大王想用孤立的赵国去抵挡五国的锋芒,绝无胜算!所以我为大王考虑,不如侍奉秦国。”赵王答应了。

张仪又向北前往燕国,劝说燕昭王道:“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从前赵襄子曾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为夫人,赵襄子想吞并代国,便约代王举行友好会盟,让工匠制作了长柄的金斗。宴会时,厨师端上肉羹,赵襄子将金斗的柄反过来,用它击杀代王,打破了代王的胸膛,代王当场死亡,赵襄子于是趁机夺取了代国。他的姐姐听说后,哭天喊地,用簪子自杀了。后人因此把那座山叫做摩笄山。连亲姐姐都能为了利益而欺骗,更何况其他人呢?如今赵王已经割地向秦国谢罪,还将到渑池去朝见秦王。一旦秦国驱使赵国攻打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再属于大王了!”燕昭王十分恐惧,愿意献上恒山以东的五座城邑与秦国讲和。

张仪的“连衡”主张得以推行,正准备回去向秦国复命。还没到咸阳,秦惠文王就因病去世了,太子荡即位,这就是秦武王。齐湣王起初听从张仪的劝说,以为韩、赵、魏三国都已经献上土地侍奉秦国,所以不敢有不同的做法。等到听说张仪劝说齐国之后,才去劝说赵国,认为张仪欺骗了自己,十分愤怒。又听说秦惠文王去世,便派孟尝君给各国送信,相约一起背叛秦国,恢复合纵联盟。他怀疑楚国已经与秦国联姻,担心楚国不跟随,想先攻打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齐国的军队才停止行动。齐湣王自己担任合纵联盟的盟主,联合诸侯,还约定能抓到张仪的,赏赐十座城邑。

秦武王生性粗鲁率直,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向来厌恶张仪的奸诈。那些原本就嫉妒张仪受宠的群臣,此时纷纷进谗言诋毁他。张仪害怕灾祸降临,便进宫拜见秦武王说:“我有个愚笨的计策,愿意为大王献上。”秦武王问:“你的计策是什么?”张仪说:“我听说齐王非常憎恶我,我在哪里,他必定会发兵攻打哪里。我愿意辞别大王,向东前往大梁,齐国肯定会攻打大梁。等梁国和齐国的军队交战不休,大王就趁机攻打韩国,打通三川,进而窥视周王室,这可是成就王业的机会啊。”秦武王觉得有道理。于是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前往大梁。魏哀王任用张仪为相国,取代了公孙衍的位置。公孙衍便离开魏国前往秦国。

齐湣王得知张仪在魏国做相国,果然大怒,发兵攻打魏国。魏哀王十分害怕,与张仪商议对策。张仪于是派自己的门客冯喜,假扮成楚国的使者,前去拜见齐湣王说:“听说大王非常憎恶张仪,是真的吗?”齐湣王说:“没错。”冯喜说:“大王如果憎恶张仪,希望您不要攻打魏国。我刚从咸阳来,听说张仪离开秦国时,与秦王有约定,说‘齐王厌恶我,我在哪里,他必定会发兵攻打哪里。’所以秦王准备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想借此挑起齐国和魏国的争斗。齐、魏两国军队交战不休,秦国就能趁机图谋北方的事务。大王如今攻打魏国,正中了张仪的计谋。大王不如不攻打魏国,让秦国不再相信张仪,张仪虽然在魏国,也无法施展什么手段了。”齐湣王于是停止发兵,不再攻打魏国。魏哀王越发厚待张仪。过了一年,张仪在魏国病逝。这一年,齐国的无盐后去世。

再说秦武王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喜欢与勇士们比试力气取乐。乌获、任鄙从先辈起就担任秦国的将领,秦武王又格外宠信他们,增加了他们的俸禄。有个齐国人叫孟贲,字说,以力气大闻名,在水中行走不躲避蛟龙,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避虎狼,发怒呼气时,声音震天。他曾经在野外看到两头牛争斗,孟贲用手将它们分开,一头牛趴在地上,另一头牛还不停地顶撞。孟贲发怒了,左手按住牛头,右手去拔牛角,牛角被拔出来,牛也死了。人们畏惧他的勇猛,没人敢与他对抗。孟贲听说秦王招揽天下的勇力之士,便向西渡过黄河。河岸上等待渡河的人很多,平日里都是按顺序上船。孟贲最后到达,却强行要先上船渡河。船夫对他的无礼很生气,用船桨敲他的头说:“你这么蛮横,难道是孟说吗?”孟贲瞪大眼睛看着船夫,头发竖起,眼眶都要裂开了,大声一喝,顿时波涛汹涌。船里的人惊恐万分,东倒西歪,全都被掀翻落入河中。孟贲挥舞船桨,跺脚发力,一下子就跳出数丈远,很快就过了河,径直进入咸阳,去拜见秦武王。秦武王考验后,知道他很勇猛,也封他做了大官,与乌获、任鄙一同受到宠信。(当时是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二年。)

秦国觉得六国都设有相国之名,不屑与之相同,于是特意设置丞相一职,左右各设一人,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魏章因忿恨自己没能得到相位,便前往梁国。秦武王想起张仪之前说的话,对樗里疾说:“我出生在西戎,从未见识过中原的繁华。要是能打通三川,到巩地、洛地游历一番,即便死了也没有遗憾!二位爱卿谁能为我攻打韩国呢?”樗里疾说:“大王想要攻打韩国,是想夺取宜阳,以此打通前往三川的道路。但宜阳路途艰险且遥远,兴师动众,耗费钱财,梁国和赵国的援兵也即将赶到,我私下认为不可行。”秦武王又询问甘茂,甘茂说:“我愿意为大王出使梁国,约定共同攻打韩国。”秦武王十分高兴,派甘茂去游说梁王,梁王答应秦国出兵相助。

甘茂起初与樗里疾意见不合,担心他从中作梗,便先派副使向寿回去报告秦王,说:“魏国已经听从我们的安排了。然而即便如此,还是劝大王不要攻打韩国为好。”秦武王对这话感到疑惑,于是亲自前去迎接甘茂,在息壤与甘茂相遇。秦武王说:“相国答应为我约魏国攻打韩国,如今魏国人已经听命,相国却又说‘不要攻打韩国为好’,这是为何?”甘茂说:“跨越千里的险阻,去攻打强大韩国的大城池,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从前曾参住在费地,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他母亲正在织布,回答说:‘我儿子不会杀人。’依旧照常织布。没过多久,又有一人跑来告知:‘曾参杀人了!’他母亲停下梭子思考,说:‘我儿子肯定不会做这种事。’又继续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跑来大喊:‘杀人的,真的是曾参!’他母亲扔下梭子,走下织布机,翻墙逃走躲了起来。以曾参的贤能,他母亲信任他,可三个人说他杀人,就连慈母也心生怀疑了。如今我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未必能像曾参母亲对曾参那般坚定,而诽谤我的人,恐怕不止三个,我担心大王也会像曾参母亲那样,扔下梭子对我产生怀疑。”秦武王说:“我不会听信他人之言,我与你盟誓!”于是君臣二人歃血为誓,将誓书藏在息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