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1/2)

目录

话说庆忌临死之际,告诫身边的人不要杀要离,以此成就他的名声。左右的人准备释放要离,可要离却不肯离开。他对左右的人说:“我有三件事为世人所不容,即便公子有令,我又怎敢苟且偷生呢?”众人问道:“哪三件事为世人所不容?”要离说:“为了侍奉君主,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不是仁;为了新君去杀害旧君的儿子,这不是义;想要成就大事,却不免弄得自己身体残疾、家破人亡,这不是智。我有这三大恶事,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呢!”说完,便纵身跳入江中。划船的人赶忙将他救起,要离问道:“你们救我做什么?”舟人说:“您回到吴国,必定会得到爵禄,为何不等着享受呢?”要离笑着说:“我连自己的家室性命都不在乎,更何况爵禄呢?你们把我的尸体带回去,还能得到重赏。”于是,他夺过随从的佩剑,砍断自己的双脚,又割喉自尽。史臣为此称赞道:“古人一死,其轻如羽;不惟自轻,并轻妻子。阖门毕命,以殉一人;一人既死,吾志已伸。专诸虽死,尚存其胤;伤哉要离,死无形影!岂不自爱?遂人之功;功遂名立,虽死犹荣!击剑死侠,酿成风俗;至今吴人,趋义如鹄。”又有一首诗专门提到庆忌力敌万人,却死在残疾的要离手中,借此告诫那些依仗勇力的人:“庆忌骁雄天下少,匹夫一臂须臾了。世人休得逞强梁,牛角伤残鼷鼠饱。”

众人收拾好要离的肢体,连同庆忌的尸体,一同来投奔吴王阖闾。阖闾十分高兴,重重赏赐了投降的士兵,并将他们收编进军队。阖闾以上卿的礼仪,把要离安葬在阊门城下,说道:“借助你的勇力,为我守护城门。”又追赠了要离的妻子儿女。将他与专诸一同立庙,每年按时祭祀。同时,以公子的礼仪,把庆忌安葬在王僚的墓旁。之后,阖闾大宴群臣。伍员哭着上奏说:“大王的祸患都已消除,可我的仇何时才能报呢?”伯嚭也流着泪请求出兵讨伐楚国。阖闾说:“明天早上再商议此事。”

第二天早上,伍员和伯嚭又来到宫中拜见阖闾。阖闾说:“我想为二位出兵伐楚,可谁来担任将领呢?”伍员和伯嚭齐声说道:“全凭大王任用,我们怎敢不效命!”阖闾心想:“这两人都是楚国人,只怕他们只为自己报仇,未必会全心为吴国尽力。”于是沉默不语,只是对着南风长声呼啸,片刻后,又长叹一声。伍员已猜到他的心思,便进一步说道:“大王是担心楚国兵多将广吗?”阖闾说:“正是。”伍员说:“我举荐一人,定能确保取胜。”阖闾高兴地问道:“你举荐的是谁?他有何能耐?”伍员回答:“此人姓孙名武,是吴国人。”阖闾听说孙武是吴国人,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伍员又上奏说:“此人精通兵法韬略,有着鬼神莫测的智谋,天地包容般的奇妙本领,他自己着有《兵法》十三篇,世人却大多不知道他的才能,他隐居在罗浮山的东面。若能得到此人担任军师,就算是面对天下的敌人也不在话下,更何况楚国呢?”阖闾说:“你就替我去把他召来。”伍员回答:“此人不轻易出仕为官,与常人不同,必须以隆重的礼节聘请他,他才肯出山。”阖闾听从了他的建议,拿出黄金十镒,白璧一双,让伍员驾着驷马,前往罗浮山聘请孙武。伍员见到孙武后,详细说明了吴王对他的倾慕之意。于是,孙武跟随伍员出山,一同去拜见阖闾。阖闾走下台阶迎接孙武,赐他座位,向他请教兵法。孙武将自己所着的十三篇兵法,依次呈献给阖闾。阖闾让伍员从头朗诵一遍,每读完一篇,阖闾都赞叹不已。这十三篇分别是:第一篇《始计》,第二篇《作战》,第三篇《谋攻》,第四篇《军形》,第五篇《兵势》,第六篇《虚实》,第七篇《军争》,第八篇《九变》,第九篇《行军》,第十篇《地形》,第十一篇《就地》,第十二篇《火攻》,第十三篇《用间》。

阖闾看着伍员说:“看这《兵法》,孙武真是有通天彻地的才能啊。只是可惜我的国家小、兵力弱,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说:“我的《兵法》,不仅可以用于军队,即便是妇人女子,只要听从我的军令,也能驱使她们作战。”阖闾鼓掌大笑道:“先生的话,太不切实际了!天下哪有妇人女子能拿着兵器练习作战的?”孙武说:“大王若觉得我的话不切实际,请让我用后宫的宫女试一试。如果军令不能施行,我甘愿承担欺君之罪。”阖闾当即召集了三百名宫女,让孙武训练她们。孙武说:“希望能得到大王的两名宠姬,让她们担任队长,这样号令才能有所统属。”阖闾又宣来两名宠姬,名叫右姬和左姬,对孙武说:“这是我心爱的宠姬,能担任队长吗?”孙武说:“可以。不过,军旅之事,首先要严明号令,其次才是赏罚,即便只是小规模的演练,也不能废除这些。请大王指定一人担任执法官,两人担任军吏,负责传达命令;两人负责击鼓;再安排几名力士,充任牙将,手持斧锧刀戟,站在高台上,以壮军威。”阖闾答应从自己的中军之中挑选这些人。孙武吩咐宫女们,分成左右两队,右姬管辖右队,左姬管辖左队,各自披挂兵器,向她们宣告军法:第一,不许扰乱队伍行列;第二,不许言语喧哗;第三,不许故意违背约束。第二天五更,全体人员都要到教场集合听令操练。吴王登上高台观看。

第二天五更,两队宫女都来到教场,一个个身披铠甲,头戴兜鍪,右手持剑,左手握盾。两名宠姬也穿戴好盔甲,充作将官,分立两边,等候孙武升帐。孙武亲自规划演练的布局,布置成阵势。他让传谕官将两面黄旗,分别交给两名宠姬,让她们手持黄旗作为前导;众宫女跟在队长后面,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总,每个人都要脚步相随,随着鼓声前进后退,左右回旋,寸步不能乱。传谕完毕,让两队宫女都伏地听令。过了一会儿,孙武下令说:“听到一通鼓声,两队同时起身;听到二通鼓声,左队向右旋转,右队向左旋转;听到三通鼓声,各自举剑做出争战的姿势。听到鸣金声,然后收队后退。”众宫女都掩口偷笑。鼓吏禀报:“鸣鼓一通。”宫女们有的起身,有的还坐着,参差不齐。孙武离开座位站起来说:“约束不明确,命令不被信服,这是将领的罪过!”让军吏再次重申先前的命令。鼓吏又击鼓,宫女们都站了起来,但队伍歪歪斜斜,相互挤靠,依旧笑声不断。孙武于是挽起双袖,亲自拿起鼓槌击鼓,再次重申命令,两名宠姬和宫女们没有不笑的。孙武大怒,双目圆睁,头发都竖了起来,直冲冠顶,急忙喊道:“执法官在哪里?”执法官上前跪下。孙武说:“约束不明确,命令不被信服,这是将领的罪过;既然已经再三约束,士兵却不服从命令,这就是士兵的罪过了!按照军法该如何处置?”执法官说:“应当斩首!”孙武说:“士兵难以全部诛杀,罪责在队长。”他看着左右的人说:“可以将两名女队长斩首示众!”左右的人见孙武发怒的样子,不敢违抗命令,便将左右两名宠姬绑了起来。阖闾在望云台上观看孙武操练,忽然看到两名宠姬被绑,急忙派伯嚭拿着符节飞奔去解救,传命说:“我已经知道将军用兵的才能了,但这两名宠姬侍奉我起居,很合我的心意,我要是没有这两名宠姬,吃饭都没滋味,请将军赦免她们!”孙武说:“军中无戏言。我已受命为将领,将领在军中,即便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为了顺从君主的命令而释放有罪之人,又怎能服众?”喝令左右:“赶快斩杀两名宠姬!”将她们的首级悬挂在军前。于是,两队宫女无不吓得双腿颤抖,脸色苍白,不敢抬头看。孙武又从队伍中挑选两人,担任左右队长。再次下令击鼓:一鼓起身,二鼓按规定方向行进,三鼓交战,鸣金收军。宫女们左右进退,回旋往来,都符合规定的动作要求,丝毫不差,自始至终,寂静无声。孙武派执法官去报告吴王说:“军队已经训练整齐,希望大王前来观看,任凭大王驱使。即便让她们赴汤蹈火,也不敢退缩了。”髯翁写诗咏叹孙武练兵之事:“强兵争霸业,试武耀军容。尽出娇娥辈,犹如战斗雄。戈挥罗袖卷,甲映粉颜红。掩笑分旗下,含羞立队中。闻声趋必肃,违令法难通。已借妖姬首,方知上将风。驱驰赴汤火,百战保成功。”

阖闾痛惜这两名宠姬,便厚葬她们于横山,还立祠祭祀,名为爱姬祠。因为思念爱姬,阖闾便有了不用孙武的想法。伍员进谏说:“我听说‘兵器,是凶器。’不能空谈用兵。诛杀不能决断,军令就无法施行。大王想要征讨楚国,称霸天下,就得寻找良将。将领要以果敢坚毅为才能,若不是孙武这样的将领,谁能渡过淮水、越过泗水,跋涉千里去作战呢?美色容易得到,良将却难以寻觅。如果因为两名宠姬而舍弃一位贤能的将领,这与喜爱杂草而舍弃嘉禾有什么区别呢!”阖闾这才醒悟,于是封孙武为上将军,号为军师,将讨伐楚国的重任交给他。伍员问孙武:“军队从哪个方向进军呢?”孙武说:“大凡行军作战的方法,要先消除内患,然后才能对外征伐。我听说王僚的弟弟掩余在徐国,烛庸在钟吾国,二人都心怀怨恨。如今进兵,应该先除掉这两位公子,然后再向南征伐。”伍员认为他说得对,上奏给吴王。吴王说:“徐国和钟吾国都是小国,派使者去索要逃亡的臣子,他们不敢不听从。”于是派出两名使者,一名前往徐国索要掩余,一名前往钟吾国索要烛庸。徐国国君章羽不忍心看到掩余死去,私下派人告知他,掩余便逃走了。路上,他遇到同样逃出的烛庸,两人便一起商议,前往楚国投奔。楚昭王高兴地说:“二位公子必定对吴国恨之入骨,应当在他们穷困的时候好好结交。”于是将他们安置在舒城,让他们训练士兵抵御吴国。阖闾对这两个国家违抗命令的行为十分恼怒,命令孙武率兵讨伐徐国,将其灭掉。徐子章羽逃到楚国。接着,孙武又讨伐钟吾国,抓住了钟吾国的国君带回吴国。随后,吴军又袭击攻破舒城,杀死了掩余和烛庸。阖闾便想乘胜攻入楚国郢都。孙武说:“百姓已经很疲惫,不可急于用兵。”于是班师回朝。这时,伍员献上计谋说:“凡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必须先明白劳逸的道理。晋悼公将四军分为三部分轮流作战,以此拖垮楚国军队,最终取得萧鱼之战的胜利,这就是让自己安逸而使敌人劳累的方法。楚国执政的都是贪婪平庸之辈,没有人愿意承担忧患。我们可以组成三支军队去骚扰楚国。我们派出一支军队,他们必定全部出动迎战;他们出兵,我们就撤回;他们撤回,我们再出动,让他们兵力疲惫、士兵懈怠,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就没有不胜利的。”阖闾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将军队分成三部分,轮流出动骚扰楚国边境。楚国派将领来救援,吴国军队就撤回,楚人对此深感苦恼。

吴王有个爱女名叫胜玉,一次宫中设宴,厨师端上蒸鱼,吴王吃了一半,把剩下的赐给女儿。胜玉生气地说:“父王竟然用吃剩的鱼羞辱我,我还活着做什么?”说完便退下自杀了。阖闾悲痛万分,为她准备了丰厚的殓葬用品,将她安葬在吴国西面的阊门之外。为了营造墓地,开凿池塘、堆积泥土,开凿的地方后来就形成了太湖,也就是如今的女坟湖。又用雕琢的文石做棺材,把金鼎、玉杯、银尊、珠襦等珍宝几乎倾其府库的一半都用来陪葬,还把“磐郢”名剑也一同随葬。为了送葬,吴王在吴市中让白鹤起舞,让百姓们都来观看,然后让观看的人都进入墓道送葬。墓道内设有机关,男女进入后,便发动机关,关闭墓门,用土填埋,结果男女死者达上万人。阖闾说:“让我的女儿有上万人陪葬,大概就不会寂寞了。”直到如今,吴地的丧葬习俗中,丧亭上制作有白鹤,便是那时留下的遗风。阖闾为了送死之人而杀生,其无道已经到了极点!史臣写诗道:“三良殉葬共非秦,鹤市何当杀万人?不待夫差方暴骨,阖闾今日已无民!”

话分两头。且说楚昭王在宫中熟睡醒来,发现枕边有一道寒光闪烁。仔细一看,竟是一把宝剑。第二天清晨,昭王召来相剑的风胡子入宫,把剑拿给他看。风胡子一看到这把剑,不禁大为震惊,问道:“君王从何处得到此剑?”昭王回答:“我睡觉醒来,发现它就在枕边,也不知道这剑叫什么名字。”风胡子说:“这剑名叫‘湛卢’,是吴国剑师欧冶子所铸。从前越王铸造了五口名剑,吴王寿梦听闻后前去索要,越王便献上了其中三口,分别是‘鱼肠’‘磐郢’和‘湛卢’。‘鱼肠’剑被用来刺杀王僚;‘磐郢’剑则随葬于死去的女儿;如今就只剩下‘湛卢’剑了。我听说此剑乃是五金之精华,汇聚太阳之精气,出世便有神力,佩戴它的人能彰显威严。然而,若是人君做出违背天理之事,这剑就会离开。剑所在的国家,国运必定昌盛久远。如今吴王弑杀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为女儿陪葬,吴国人悲愤怨恨,所以‘湛卢’剑离开了无道的吴国,投奔有道的楚国。”昭王听后十分高兴,立刻将剑佩戴在身上,视若珍宝,并向国人宣告,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阖闾丢失了宝剑,派人四处寻访。有人来报:“这把剑到了楚国。”阖闾愤怒地说:“这肯定是楚王贿赂了我的身边人,把我的剑偷走了!”一怒之下,他杀掉了身边数十人。随后,阖闾派孙武、伍员、伯嚭率领军队讨伐楚国。同时,又派使者前往越国征兵。越王允常与楚国尚未断绝往来,不肯出兵相助。孙武等人攻克了楚国的六邑和潜邑,由于后续兵力不足,只好班师回朝。阖闾对越国不肯一同攻打楚国十分恼怒,又谋划着讨伐越国。孙武劝谏道:“今年岁星位于越国上空,此时伐越不吉利。”阖闾不听劝阻,执意出兵伐越,在檇李打败了越军,大肆抢掠一番后返回。孙武私下对伍员说:“四十年之后,越国将会强大,而吴国则会走向衰败!”伍员默默地记住了这句话。这是阖闾五年时发生的事情。

到了第二年,楚国令尹囊瓦率领水军攻打吴国,以报复吴国占领六邑和潜邑之事。阖闾派孙武、伍员迎战,在巢地打败了楚军,俘获了楚国将领芈繁。阖闾说:“不攻入郢都,即便打败楚军,也不算真正的成功。”伍员回应道:“我怎会片刻忘记郢都呢!只是楚国国力强盛,天下无双,不可轻视。囊瓦虽然不得民心,但诸侯们尚未厌恶他。听说他贪得无厌,不断索取贿赂,想必不久后诸侯之间就会生变,那时便是我们可乘之机。”于是,阖闾让孙武在江口操练水军。伍员则每天派人打探楚国的消息。

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唐国和蔡国派遣使臣前来通好,现已在郊外等候。”伍员高兴地说:“唐国和蔡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无缘无故派使臣远道而来,想必是与楚国结了仇。这是上天要让我们攻破楚国,攻入郢都啊。”

原来,楚昭王得到“湛卢”剑后,诸侯纷纷前来祝贺,唐成公和蔡昭侯也来到楚国朝见。蔡侯有一双羊脂白玉佩和两件银貂鼠裘,他将一件裘衣和一枚玉佩献给楚昭王作为贺礼,自己则佩戴了另一件裘衣和玉佩。囊瓦见了十分喜爱,便派人向蔡侯索要。蔡侯对这裘衣和玉佩十分珍视,没有答应囊瓦的要求。唐侯有两匹名马,叫做“肃霜”。“肃霜”本是大雁的名字,这种大雁的羽毛洁白如练,脖颈修长,马头高昂,马的外形和毛色与之相似,故而得名。后人又在“肃霜”二字旁边加上“马”字旁,写作“骕骦”,这可是天下稀有的宝马。唐侯骑着这匹马驾车来到楚国,马跑得又快又稳。囊瓦同样心生喜爱,派人向唐侯索要。唐侯也没有同意。

两位国君朝见的礼仪结束后,囊瓦便在昭王面前进谗言说:“唐国和蔡国私下与吴国勾结,如果放他们回去,必定会引导吴国来攻打楚国,不如把他们扣留在这里。”于是,楚昭王将两位国君拘留在馆驿,各自派一千人看守,名义上是护卫,实际上是监押。当时昭王年纪尚小,国家政事都由囊瓦说了算。两位国君一被扣留就是三年,急切地想要回国,却始终无法成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