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1/2)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到家,见过众人。宝玉抢先向贾母回明秦钟要上家塾的事,还说自己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能一起用功读书;又对秦钟的人品和行事夸赞了一番,说他十分惹人怜爱。凤姐在一旁帮腔,说“过些日子他还会来拜见老祖宗”之类的话,说得贾母十分欢喜。凤姐又趁机邀请贾母后天去看戏。贾母虽然年事已高,却兴致颇高。到了后天,尤氏又来相请,贾母便带着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人一同前往看戏。到了晌午,贾母便回来休息了。王夫人向来喜好清净,见贾母回来,也就跟着回来了。随后凤姐坐在首席,大家尽情欢乐,一直到晚上,无话可说。
再说宝玉送贾母回来后,本想等贾母午睡醒来,再去看戏寻乐,但又担心打扰秦氏等人,不太方便。这时,他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自己还没去探望过,便打算去看看她。如果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怕遇到其他琐事纠缠,或者万一不巧碰到父亲,那就更不合适了,于是决定宁可绕远路。当下,众嬷嬷和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却径直出了二门。众人只好跟着出来,还以为他是去宁国府看戏。谁知道,宝玉到了穿堂,便向东向北,绕过厅后走去。偏偏迎面碰上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和单聘仁二人走来。他们一见到宝玉,便笑着急忙赶上来,一个抱住宝玉的腰,一个拉着他的手,说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怎么做了好梦呢,好不容易才遇见你。”说着,向宝玉请安问好,又寒暄了好一会儿,才走开。老嬷嬷叫住他们,问道:“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过来的吗?”二人点头说:“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睡午觉呢,没什么事。”一边说着,一边走了。宝玉听了,也笑了。
于是,宝玉转弯向北,朝着梨香院走去。正巧,银库房的总领吴新登、仓上的头目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一共七个人,从账房里出来。他们一见到宝玉,赶忙一起垂手站定。只有一个买办名叫钱华,因为多日没见宝玉,急忙上前请安,行打千儿的大礼。宝玉连忙微笑着将他扶起。众人都笑着说:“前几天在好几个地方看到二爷写的斗方儿,字写得越来越好啦,什么时候赏我们几张,让我们贴贴。”宝玉笑着问:“你们在哪里看到的?”众人回答:“好几处都有,大家都称赞得不得了,还跟我们打听呢。”宝玉笑道:“不值一提,你们跟我的小厮们说一声就是了。”一面说着,一面往前走,众人等他过去,才各自散去。
闲话少说,且说宝玉来到梨香院,先进了薛姨妈的房间。只见薛姨妈正在整理针线活,和丫鬟们一起忙碌着。宝玉赶忙请安,薛姨妈一把将他拉进怀里,笑着说:“这么冷的天,我的孩子,难为你还想着来,快上炕坐着吧。”说着,便让人倒来热气腾腾的茶。宝玉问道:“哥哥不在家吗?”薛姨妈叹了口气说:“他就像没笼头的马,天天忙个不停,哪里肯在家待上一天。”宝玉又问:“姐姐的病全好了吗?”薛姨妈说:“可不是嘛,你前几天还想着派人来看她。她在里间呢,你去看看她,里间比这里暖和,你在那儿坐着,我收拾一下就进去跟你说话。”
宝玉听了,连忙下了炕,走到里间门前,只见挂着半旧的红软帘。宝玉掀起帘子,一迈脚进去,首先看到薛宝钗正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她头上挽着漆黑油亮的发髻,穿着蜜合色棉袄,外罩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下着葱黄绫棉裙,一身装扮半新不旧,看起来毫不奢华。宝钗嘴唇不点而红,眉毛不画而翠,脸如银盆,眼似水杏。她平时少言寡语,别人都说她藏拙不露;安分守己,随遇而安,自己也说甘愿保持质朴。宝玉一边打量,一边问道:“姐姐的病大好了吧?”宝钗抬头看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微笑着回答:“已经全好了,多谢你记挂着。”说着,让宝玉在炕沿上坐下,随即吩咐莺儿倒茶。一面又问贾母、姨娘安好,其他姐妹们也都好吗。一面看着宝玉,只见他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脖子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还有一块出生时衔下来的宝玉。
宝钗笑着说:“整天听你说这块玉,我还从未仔细鉴赏过,今天我倒要好好瞧瞧。”说着,便往宝玉身边挪了挪。宝玉也凑过去,从脖子上摘下玉,递到宝钗手里。宝钗将玉托在掌心,只见它大如雀卵,色泽灿烂如明霞,质地莹润似酥油,还有五色花纹缠绕。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讽道: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那顽石也曾记下自己的幻相以及癞僧所刻的篆文,如今也按照图画于后面。只是它的真体极小,才能从胎儿口中衔出。如今若按照它的真实大小来画,恐怕字迹过于细小,让观看的人费眼,也不是件畅快的事。所以现在只按照它的大致形状,稍微展示一些规范,让观看的人在灯下或酒后也能方便阅读。在此注明这个缘故,才不会让人诟病胎儿口中怎么能衔得下这么大的东西。
宝钗看完,又重新将玉翻过来,仔细端详正面,嘴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便回头对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在这里发什么呆?”莺儿嘻嘻笑着说:“我听这两句话,倒像是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连忙笑着说:“原来姐姐的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说:“你别听她的,项圈上没什么字。”宝玉笑着央求:“好姐姐,你都看了我的,也让我看看你的嘛。”宝钗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说:“也是别人给了两句吉利话,所以刻在上面,让天天戴着;不然,沉甸甸的,戴着有什么意思。”一面说着,一面解开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掏出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宝玉赶忙托起锁来看,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共八个字,组成两句吉祥的预言。也曾按照样式画下形状: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了念自己玉上的字,笑着问:“姐姐这八个字,还真和我的是一对。”莺儿笑着说:“这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刻在金器上——”宝钗没等她说完,便责怪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
此时宝玉离宝钗很近,只闻到一阵阵凉丝丝、甜滋滋的幽香,却不知道是什么香气,于是问道:“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从来没闻过这种味道。”宝钗笑着说:“我最讨厌熏香了,好好的衣服,熏得烟味刺鼻。”宝玉说:“既然这样,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想,笑着说:“对了,是我早上吃的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胡闹了,药能随便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