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1/2)

目录

俗话说,遇到有缘人,讲讲自身的因果来历,便能如同成为如来佛祖座下的修行者。只要一心静静地观察尘世,就能看到佛的存在,十方世界仿佛一同见证着佛的威严。若想知道如今真正的贤明君主是谁,就必须去问当年的嫡母。世间还有许多从未见过的奇妙之事,每走一步,都似繁花绽放,充满新奇。

话说那乌鸡国的太子,与大圣分别后,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城中。他果真没有前往朝门,也不敢通报传诏,而是径直来到后宰门。只见有几个太监在那里把守,太监们见太子来了,不敢阻拦,便让他进去了。好个太子,双腿一夹马腹,催马进入里面,很快就来到了锦香亭下。只见正宫娘娘坐在锦香亭上,两边有数十个嫔妃手持掌扇伺候着,那娘娘正倚着雕栏流泪呢。你道她为何流泪?原来,她在四更时分也做了一个梦,只记得一半内容,另一半含糊不清,醒来后一直在苦苦思索。太子下了马,跪在亭下,喊道:“母亲!”那娘娘强打起精神,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孩儿,真高兴啊!真高兴啊!这两三年你一直在前殿和你父王讲学,我们都没能相见,我十分想念你。今天你怎么有时间来看我了?真是万分欢喜!万分欢喜!孩儿,你怎么声音听起来这么悲伤?你父王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会龙御归天,到时候你就继承了帝位,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太子叩头说道:“母亲,我问您:现在即位当皇帝的是谁?称孤道寡的到底是什么人?”娘娘听了,惊讶地说:“这孩子是不是疯了!做皇帝的当然是你父王,你问这个干什么?”太子又叩头道:“恳请母亲赦免孩儿无罪,我才敢问;如果不赦免,我可不敢问。”娘娘说:“母子之间有什么罪?赦免你,赦免你!快说吧。”太子道:“母亲,我想问您,三年前您和父王在夫妻宫里的情形,与后三年的恩爱程度是否一样,到底怎么样呢?”

娘娘听太子这么一问,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走下亭子,将太子紧紧抱在怀里,眼中流着泪说:“孩儿!我们好久没见面了,你今天怎么进宫来问这个?”太子着急地发怒道:“母亲,有话就赶紧说,不说的话可就耽误大事了。”娘娘这才喝退左右的人,泪眼婆娑,低声说道:“这件事,孩儿你要不问,我到了九泉之下也弄不明白。既然你问了,那你听我说:

三年前,你父王对我温柔又体贴,

三年后,却变得冰冷如霜。

我在枕边关切询问,

他只说年老体衰,没了兴致!”

太子听了,松开母亲的手,挣脱开来,翻身上马。娘娘一把拉住他,说:“孩儿,你有什么事,话还没说完就走?”太子跪在地上说:“母亲,我不敢说。今天早朝,我承蒙钦差的命令,带领着众多人马和鹰犬出城打猎,偶然遇到从东土来的取经圣僧,他的大徒弟孙行者,特别擅长降妖除魔。原来,父王死在了御花园的八角琉璃井里,现在这个全真道士变成了父王的模样,霸占了皇位。昨晚三更,父王托梦,请求孙行者到城里捉怪。孩儿我不敢完全相信,所以特地来问母亲。母亲您刚才说出这样的话,那他肯定是个妖精。”娘娘说:“儿啊,外人说的话,你怎么能就信以为真呢?”太子说:“孩儿我还不敢确定,不过父王留下了一件信物给他们。”娘娘问是什么东西,太子从袖子里取出那金镶白玉珪,递给娘娘。娘娘一眼就认出这是当时国王的宝物,忍不住泪如泉涌,哭喊道:“主公啊!你怎么死去三年了,都不来见我,却先去见了圣僧,现在才让孩儿来见我?”太子问:“母亲,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娘娘说:“儿啊,我四更的时候也做了个梦,梦见你父王浑身湿漉漉地站在我面前,亲口说他死了,鬼魂去请了唐僧来降伏假皇帝,救他的前身。我只记得这些话,可还有一半不太清楚。我正在这里疑惑呢,没想到今天你又来说这些,还拿出了宝贝。我先收下这个,你赶紧去请那圣僧,让他赶快想办法。如果真能扫荡妖气,辨明邪正,也算是报答你父王的养育之恩了。”

太子急忙上马,出了后宰门,离开城池。他真是满含泪水,叩头辞别国母,心中悲痛,向唐僧复命。没多久,他出了城门,径直来到宝林寺山门前下马。众军士迎接着太子,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太子传令,不许军士乱动。他又独自一人走进山门,整理好衣冠,去拜请行者。只见猴王从正殿摇摇摆摆地走过来,太子赶忙双膝跪地,说道:“师父,我回来了。”行者上前把他搀扶起来,说:“请起,你到城里,问过什么人了吗?”太子说:“问过母亲了。”接着把之前和母亲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行者微微地笑着说:“要是像你母亲说的那么冷淡,那估计是个冷冰冰的东西变成的。没关系!没关系!等老孙我去给你把他扫荡了。只是今天太晚了,不好行动。你先回去,明天早上我再去。”太子跪地叩拜道:“师父,我就在这里等着,明天和师父一起进城吧。”行者说:“不行!不行!要是我和你一起进城,那怪物肯定会起疑心,他不会认为是我偶然碰到你,反而会说是你请我老孙来的,那岂不是会怪你?”太子说:“我现在进城,他也会怪我。”行者问:“怪你什么?”太子说:“我从早朝就奉命带领这么多人马和鹰犬出城,可到现在一件野物都没打到,怎么去见驾呢?要是父王怪罪我没本事,把我关进监狱,那你明天进城,又能依靠什么呢?况且朝廷里也没有和我关系好的人。”行者说:“这有什么难的!你要是早点说,我不就给你想办法了吗?”

好个大圣!你看他在太子面前,立刻施展手段。他纵身一跳,跳到云端里,捻着诀,念了一声“唵蓝净法界”的真言。这一念,就把山神、土地拘到了半空中。山神、土地赶忙施礼道:“大圣,呼唤小神,有什么吩咐?”行者说:“老孙我保护唐僧来到这里,想要捉拿邪魔,可这太子打猎没收获,不敢回朝。我想请你们帮个忙,赶紧弄些獐子、鹿、兔子,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来,让他能回去交差。”山神、土地听了,哪敢不遵命?他们又问要多少。大圣说:“不拘多少,弄些来就行。”于是,各路神仙立刻让本处的阴兵,刮起一阵聚兽的阴风,捉来了野鸡、山雉、角鹿、肥獐、狐獾、狢兔、虎豹、狼虫等,总共有一百多只,献给行者。行者说:“老孙我不要。你们把这些动物的筋都弄断,然后整齐地摆在那四十里路上的两旁,让那些人不用放鹰犬,直接把它们带回城去,就算是你们的功劳。”众神依照行者的话,散去阴风,把动物们摆在了路边。

行者这才按下云头,对太子说:“殿下请回吧。路上已经有东西了,你自己去收着。”太子见他在半空中施展这样的神通,哪能不信?只得叩头拜别,出了山门传令,让军士们回城。只见路旁果然有无数的野物,军士们不用放鹰犬,一个个都亲手擒捉,还大声喝彩,都说这是千岁殿下的洪福,可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老孙的神功呢?只听着凯旋的歌声响起,众人簇拥着回城了。

行者保护着三藏,寺里的和尚见他们和太子关系这么好,对他们更加恭敬了。和尚们又安排斋饭,招待了唐僧,师徒几人依然在禅堂里休息。将近一更时分,行者心里有事,急得睡不着。他一骨碌爬起来,走到唐僧床边,喊道:“师父。”这时长老还没睡,他知道行者总是一惊一乍的,所以假装睡着不回应。行者摸了摸他的光头,使劲摇晃着说:“师父,你怎么睡着了?”唐僧生气地说:“你这顽皮的猴子!这么晚了还不睡,喊什么喊?”行者说:“师父,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商量。”长老问:“什么事?”行者说:“我白天跟那太子夸下海口,说我的本事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捉拿那妖精就像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一伸手就能把他抓回来。可现在睡不着,仔细想想,这事儿有点难办啊。”唐僧说:“你觉得难,那就别去抓了。”行者说:“抓还是要抓的,只是从道理上来说不太顺畅。”唐僧说:“你这猴头乱说!妖精夺了人家君主的位子,怎么会道理不顺?”行者说:“您老人家只知道念经拜佛,打坐参禅,可曾了解过萧何制定的律法?俗话说:‘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一点破绽都没露,也没走漏风声。他和三宫妃后同眠,和两班文武一起享乐,我老孙就算有本事抓住他,也不好给他定罪啊。”唐僧问:“怎么不好定罪?”行者说:“他就像个没嘴的葫芦,也会跟你耍赖。他会说:‘我是乌鸡国国王。我有什么逆天的事,你凭什么来抓我?’到时候拿什么证据跟他争辩呢?”唐僧说:“那你打算怎么办?”

行者笑着说:“老孙我的计策已经想好了。只是这事儿会连累您老人家,您可能有点偏袒八戒。”唐僧说:“我怎么偏袒他了?”行者说:“八戒长得笨手笨脚的,您对他有点偏心。”唐僧说:“我怎么偏心他了?”行者说:“您要是不偏心他,那就把胆子放大点,和沙僧就待在这里。让老孙我和八戒趁着现在先进入乌鸡国城中,找到御花园,打开琉璃井,把那皇帝的尸首捞上来,包在我们的包袱里。明天进城,先不管什么倒换文牒的事儿,见到那怪,拿起棍子就打。他要是敢说话,就把尸骨拿给他看,说:‘你杀的就是这个人!’然后让太子上来哭父亲,皇后出来认丈夫,文武百官拜见君主,我老孙和兄弟们再动手,这样有了确凿的证据,官司就好打了。”唐僧听了,心里暗自高兴,说:“只怕八戒不肯去。”行者笑着说:“怎么样?我说您偏袒他吧。您怎么就知道他不肯去?您就像我刚才叫您时那样,别答应他,过半个时辰看看!我这次去,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别说猪八戒,就是‘猪九戒’,我也有本事让他跟着我走。”唐僧说:“好吧,随你去叫他。”

行者离开师父后,径直来到八戒床边,喊道:“八戒!八戒!”那呆子一路赶路,十分辛苦,一倒下头就只顾打呼噜,怎么叫都叫不醒。行者揪着他的耳朵,抓着他的鬃毛,用力一拉,把他拽了起来,又叫了一声:“八戒。”呆子这才迷迷糊糊地清醒过来。行者又喊了一声,呆子说:“睡吧,别闹了!明天还要赶路呢!”行者说:“不是闹着玩,有个好买卖,我想和你一起去做。”八戒问:“什么买卖?”行者说:“你可曾听那太子说过什么?”八戒说:“我没和太子见面,也没听到他说啥。”行者说:“太子跟我说,那妖精有件宝贝,厉害得很,万夫莫敌。咱们明天进朝,免不了要和他争斗,要是那怪拿着宝贝,把我们制服了,那可就糟糕了。我寻思着,与其被他打败,不如先下手为强。我和你去把他的宝贝偷来,这不挺好吗?”八戒说:“哥哥,你这是哄我去当贼呀。这买卖我也能做,不过得说清楚,如果真的能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我也跟你把话讲明白:偷了宝贝,降了妖精,我可没耐心跟你们小家子气地分宝贝,我全都要了。”行者问:“你要这宝贝做什么?”八戒说:“我不像你们那么机灵,能说会道,在人面前能化来斋饭。老猪我身子又笨,说话又粗,也不会念经,要是到了没吃没喝的地方,这宝贝说不定能换斋饭吃呢。”行者说:“老孙我只图个好名声,才不稀罕什么宝贝,都给你便是。”呆子一听,所有宝贝都归自己,顿时满心欢喜,一骨碌爬起来,套上衣服,就跟着行者出发了。这可真是美酒能让人面色泛红,黄金能打动道士的心。两人悄悄地打开门,避开三藏,驾起祥光,直奔那座城池。

没一会儿就到了,他们按下云头,只听到城楼上传来二更的鼓声。行者说:“兄弟,已经二更天了。”八戒说:“正好!正好!人们都在头一觉睡得正香呢。”两人不往正阳门去,径直来到后宰门。只听到梆子和铃铛的声响。行者说:“兄弟,前后门都戒备森严,咱们怎么进去?”八戒说:“哪有做贼的从门里进去的?翻墙跳进去就行了。”行者依言,纵身一跃,跳上了里罗城墙。八戒也跟着跳了上去。二人潜入城中,摸索着找到路,径直前往御花园。

正走着,只见有一座三层飞檐、白色簇拥的门楼,上面有三个闪闪发光的大字,在星月光辉的映照下,写着“御花园”。行者走近一看,门上贴了好几重封皮,大锁都已经生锈了。行者立刻让八戒动手。呆子举起铁钯,使出浑身力气一筑,把大门砸得粉碎。行者率先迈步进去,一看到里面的景象,忍不住跳起来,大呼小叫。八戒赶紧上前拉住他说:“哥呀,你这是要害死我呀!哪有做贼的这么大喊大叫的?像你这样吆喝,把人惊醒了,把我们抓住送到官府,就算不该判死罪,也得被押回原籍充军。”行者说:“兄弟呀,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着急。你瞧瞧这园子:

彩绘的雕栏破败不堪,华美的亭阁歪歪斜斜。水边的莎草和蓼草都被尘土掩埋,芍药和荼蘼花都已经衰败。茉莉和玫瑰的香气渐渐消散,牡丹和百合白白开放。芙蓉和木槿被杂草淹没,各种奇花异卉都被毁坏。

巧夺天工的石山峰都已倒塌,池塘干涸,鱼儿衰败。青松和紫竹像干枯的柴禾,满路都是毛茸茸的蒿艾。丹桂和碧桃的枝条受损,海榴和棠棣的根都已歪斜。桥头的曲径上长满了青苔,好一个冷落破败的花园!”

八戒说:“别感叹了,赶紧干咱们的正事吧!”行者虽然感慨万分,但心里一直记着唐僧的梦,说芭蕉树其他花木截然不同。这芭蕉真是:

一种灵秀的幼苗,天生本性空灵。

枝条上抽出片片纸般的叶子,叶片卷曲成芬芳的花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