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1/2)

目录

有诗叹道:

野战攻城事不通,神谋鬼计运奇功。

星桥铁锁悠悠展,火树银花处处同。

大府忽为金璧碎,高楼翻作祝融红。

龙群虎队真难制,可愧中书智力穷。

话说吴用对宋江说:“今日兄长身体康复,实在是万幸,又有安太医在寨中照看,这是梁山泊的大幸。在兄长卧病期间,我多次派人前往北京打探消息。梁中书日夜担忧惊恐,生怕我们的军马兵临城下。我还派人在京城内外的市井街巷,到处张贴无头告示,告知居民不必担忧,冤有头债有主,大军一到,自有应对之人。因此梁中书心里更加忐忑不安。东京的蔡太师得知关胜投降的消息后,在天子面前也不敢提及此事,只是主张招安,想息事宁人。所以他多次寄信给梁中书,让他暂且留下卢俊义、石秀二人的性命,以备日后行事。”

宋江听后,便想催促军马下山,攻打北京。吴用说道:“如今冬去春来,元宵节即将来临,北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大肆张灯结彩。我想趁此机会,先派人在城中埋伏,外面大军全力进攻,里应外合,定能解救卢俊义、石秀,攻破城池。”宋江说:“若要如此调兵遣将,就请军师安排。”

吴用说:“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城中放火作为信号。众兄弟中,谁愿意先去城中放火?”这时,只见台阶下走出一人说道:“小弟愿意前往!”众人一看,原来是鼓上蚤时迁。时迁说:“我小时候曾到过北京。城内有座翠云楼,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想必元宵之夜,那里必定热闹非凡。我可以趁人不注意,悄悄潜入城中。正月十五夜里,登上翠云楼,放起火来作为信号,军师便可调派人马去劫牢,这是上策。”吴用说:“我正有此意。你明天天亮就下山,只等元宵夜一更时分,在楼上放起火来,这便是你的大功一件。”时迁答应下来,领命而去。

第二天,吴用分别安排解珍、解宝扮成猎户,前往北京城内的官员府中进献野味。并叮嘱他们,正月十五夜里,只等看到火起,便去留守司前截住报信的官兵。二人领命而去。又安排杜迁、宋万扮成卖米的客人,推着车子进城住宿,元宵夜只要看到号火燃起,就先去夺取东门,这便是他们二人的功劳。二人领命而去。接着安排孔明、孔亮扮成仆人,到北京城内热闹的街市房檐下歇宿,只等看到楼前火起,便去接应。二人领命而去。再安排李应、史进扮成普通客人,在北京东门外安歇,只要看到城中号火燃起,就先斩杀把门的军士,夺取东门,作为大军进城的通道。二人领命而去。然后安排鲁智深、武松扮成云游的行脚僧人,在北京城外的庵院挂单借宿,只等城中号火燃起,便去南门外截住敌军,阻断他们的去路。二人领命而去。还安排邹渊、邹润扮成卖灯的客人,直接前往北京城中的客店住宿,只要看到楼中火起,便去司狱司前策应。二人领命而去。又安排刘唐、杨雄扮成公差,直接前往北京州衙前歇宿,只要看到号火燃起,便去截住所有报信人员,让他们首尾无法救应。二人领命而去。再安排公孙胜扮成云游道士,让凌振扮成道童跟随,带上数百个风火轰天等火炮,前往北京城内僻静之处守候,只等号火燃起便施放。二人领命而去。还安排张顺跟随燕青从水门潜入城中,直奔卢员外家,捉拿那淫妇和奸夫。另外安排王矮虎、孙新、张青、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扮成三对乡下夫妻进城看灯,寻机到卢俊义家中放火。最后安排柴进带着乐和扮成军官,前往蔡节级家中,设法营救卢俊义、石秀二人。

一切安排妥当,众头领纷纷领命而去。他们都严格遵守军令,不敢有丝毫差错。此时正值正月初,不说梁山泊的好汉们按照计划依次下山进发。有诗为证:

卢生石秀久幽囚,豪杰分头去复仇。

只待上元灯火夜,一时焚却翠云楼。

且说北京的梁中书召集李成、闻达、王太守等一众官员,商议元宵放灯之事。梁中书说:“按照惯例,北京每年元宵都会大肆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和东京的做法一样。如今梁山泊贼人两次侵犯边境,我担心放灯可能会惹来灾祸。我打算今年暂停放灯,你们众官意下如何?”闻达说道:“我看这些贼人悄悄退去,还到处张贴无头告示,想必已是黔驴技穷,没什么主意了,相公不必过于忧虑。如果今年不放灯,被那些贼人细作探知,必然会被他们耻笑。可以传下钧旨,告知居民:今年要比上年多设花灯,增添社火表演,在市中心搭建两座鳌山,仿照东京的做法,通宵不禁,从十三到十七连续放灯五夜。让府尹检查居民的准备情况,确保万无一失。相公您亲自出行,与民同乐。我亲自率领一支军马出城,在飞虎峪驻扎,以防贼人使出奸计。再让李都监亲自带领铁骑马军,绕城巡逻,以免居民受到惊扰。”梁中书听后十分高兴。众官商议已定,随即张贴告示,告知居民。

北京大名府是河北的第一大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各路买卖云集,听说要放灯,都赶来凑热闹。在城的大街小巷,负责管理的厢官每日检查,督促居民装扮社火。豪富之家,都纷纷去赛花灯,远的跑到三二百里外去购买,近的也到百十里之外。还有客商每年都带着花灯到城里来售卖。家家门前都扎起灯棚,竞相挂出漂亮的花灯和精巧的烟火。户内搭起山棚,摆放着五色屏风炮灯,四边还挂着名人画片和奇异的古董玩器。在城的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红黄两条纸龙,每片鳞甲上都点着一盏灯,龙口还能喷水。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青龙,周围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同样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数不胜数。原来这座酒楼,闻名河北,号称第一。楼有三层,雕梁绣柱,建造得极为精美;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日鼓乐喧天,笙歌不断。城中各处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都设置灯火,庆祝丰年。那些娱乐场所,更是热闹非凡。

梁山泊的探子得到这个消息,赶忙报上山来。吴用得知后十分高兴,将详细情况告知宋江。宋江便想亲自领兵攻打北京。安道全劝谏道:“将军疮口尚未完全愈合,切不可轻易行动。稍有怒气,便难以痊愈。”吴用说:“我替哥哥走这一遭。”随即与铁面孔目裴宣一起,调拨八路军马:第一队,由双鞭呼延灼率领韩滔、彭玘为前部,镇三山黄信在后面策应,全是马军。之前呼延灼在阵上佯装败阵,是故意设下的计谋,为的是赚关胜。第二队,豹子头林冲率领马麟、邓飞为前部,小李广花荣在后面策应,都是马军。第三队,大刀关胜率领宣赞、郝思文为前部,病尉迟孙立在后面策应,都是马军。第四队,霹雳火秦明率领欧鹏、燕顺为前部,青面兽杨志在后面策应,都是马军。第五队,调步军头领没遮拦穆弘,带领杜兴、郑天寿。第六队,步军头领黑旋风李逵带领李立、曹正。第七队,步军头领插翅虎雷横带领施恩、穆春。第八队,步军头领混世魔王樊瑞带领项充、李衮。这八路马步军兵,各自取道出发,要求即刻行动,不得有误。正月十五日二更时分,都要赶到北京城下。马军、步军同时进发。这八路人马领命下山,其余头领都跟随宋江留守山寨。有诗为证:

八路军兵似虎狼,横天杀气更鹰扬。

安排盖地遮天技,要使鳌山变杀场。

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高手,他不通过正常路径入城,而是在夜间翻墙进入。城中的客店不接纳单身客人,他便白天在街上闲逛,晚上在东岳庙内的神座底下安身。正月十三日,他在城中四处走动,观看居民百姓搭建灯棚、悬挂灯火。正看着,只见解珍、解宝挑着野味在城中往来查看,又撞见杜迁、宋万从瓦子里走出来。当天,时迁先到翠云楼去转了一圈,只见孔明披头散发,身穿羊皮破衣,右手拄着一根拐杖,左手拿着一个碗,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在那里乞讨。孔明看到时迁,示意他到背后说话。时迁说:“哥哥,你这样一个汉子,面色红润,不像是个叫花子。北京城里做公的人多,要是被他们看破,可就误了大事,哥哥你要注意躲避。”话还没说完,又看见一个乞丐从墙边走来,一看,原来是孔亮。时迁说:“哥哥,你又露出雪白的面皮,也不像是忍饥挨饿的人。你这样的模样,肯定会被人识破。”刚说完,背后就有两个人揪住他们的衣领喝道:“你们三个在干什么好事!”回头一看,却是杨雄、刘唐。时迁说:“你们吓死我了!”杨雄说:“都跟我来。”他们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杨雄埋怨道:“你们三个怎么这么没分寸!怎么能在那里说话?幸好是我们两个看见了,要是被那些眼尖手快的公人发现,岂不误了哥哥的大事!我们两个已经和弟兄们见过面了,不用再上街了。”孔明说:“邹渊、邹润正在街上卖灯,鲁智深、武松已经在城外的庵里了。不用再多说,只等临期各自按计划行事。”五个人说完,一起走到一座寺前,正好碰到一个道士从寺里出来,道士喝道:“你们五个在这里干什么?”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入云龙公孙胜,背后跟着扮成道童的凌振。七个人相互使了个眼色,心领神会,便各自离开了。

眼看上元节临近,梁中书先命令大刀闻达率领军马出城,前往飞虎峪驻扎,以防贼寇来犯。正月十四日,又让李天王李成亲自带领五百铁骑马军,全身披挂整齐,绕城巡视。

第二天,便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天气格外晴朗。黄昏时分,明月高悬,六街三市以及各处的坊隅巷陌,都点起了花灯,大街小巷里,处处都有热闹的社火表演。如此元宵盛景,有诗为证:

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

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烛龙衔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