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居然成了资本家 > 第19章 如期而至

第19章 如期而至(2/2)

目录

“你们啊,一点亏都不吃,就是不能克服克服困难嘛。”

张波和田毅从一开始就在一起打拼,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了。再加上田毅和廖威年纪最小,所以大家平日里说话都比较随意,没什么拘束。

到了黄埔石化路的仓库,张波带着田毅来到那间租来的360平的库房前。

“货物已经全部入库了,你要求的香港那边的手续和执照也在办理当中,何洁已经把定金和第一次的货款打过去了。”

“这里留下一些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少量的N95口罩,香港那边就多发一些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少留一点。对了,这次不要用当地人来做推广,全部让我们成都的人过来。”

“啊?用当地人做销售不是更好吗?”

“不用,就用我们自己的人,到时候让他们过来就行。”这次情况特殊,而且田毅他们手上的是现货,验货后就能收钱。等口罩短缺的时候,市场供需关系就会严重失衡,当地人不好管控。

2002年11月16日,广州佛山的街头巷尾还弥漫着秋日的余温,城市的烟火气在街巷中肆意流淌。早茶店里,食客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然逼近。系统预言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在佛山如期而至,并且迅速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蔓延开来,无情地将整个广东省拖入了绝望的深渊。

起初,很多患者只是出现轻微咳嗽、低烧的症状,大家都以为只是普通的伤风感冒,并未放在心上。可仅仅过了两天,病情就如决堤的洪水般迅速恶化。患者们的体温飙升至40度,整个人烧得神志不清,剧烈的咳嗽震得胸腔仿佛随时都会炸开,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尖锐的喘息声,喉咙就像被无数把小刀反复割着。他们的家人心急如焚,急忙将其送往医院。

当病患们被送进医院时,早已虚弱不堪,嘴唇青紫,眼睛布满血丝,双手紧紧揪着胸口,拼命想要多吸一口空气,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医院迅速组织医生会诊,然而,检查结果却让所有医生面面相觑,满脸困惑。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病症,各项检查指标异常,却根本无法明确病因。常规的治疗手段,无论是退烧药还是抗生素,对患者们的病情都毫无作用。患者们的病情愈发失控,呼吸越来越急促,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着。

短短几天时间,越来越多的患者蜂拥而至,医院的各个科室都被紧急征用,用来安置这些病人。病房里人满为患,走廊上也摆满了临时病床,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消毒水味和患者痛苦的呻吟声。医生们穿着厚重闷热的防护服,日夜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他们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从传统中药到最新的抗病毒药物,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却都徒劳无功。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下降,每分每秒都有人在死亡线上痛苦地挣扎着。

护士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们不仅要悉心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还要时刻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防护物资极度短缺,很多护士只能重复使用防护服,这大大增加了她们被感染的风险。即便如此,她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离不弃。但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逝,护士们的心中满是无助与绝望,泪水常常在眼眶中打转。

医院的设备也逐渐告急,呼吸机、氧气瓶等救命设备供不应求。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因为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的降临。太平间里,尸体越来越多,家属们悲痛欲绝的哭声在医院里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随着疫情的扩散,消息迅速传开,广东省的人民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各大城市的街头,人们纷纷戴上口罩,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警惕。超市里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被抢购一空,价格一路飙升。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商场停业,整个社会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人们不敢出门,不敢与他人接触,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感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