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重建妙真观(2/2)
所以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的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的要求,而是他的追求。
这一点,苏豫心里是慢慢地感受到的,也因为如此,他对于段成君的尊敬也是由衷的,一个人真得能做到表里如一,有信仰、有追求,这种高尚的人格值得尊敬。
苏豫也没有避讳自己可以隔空取物,玄清子有没有大惊小怪,可能他自己也会搬运之术。
临近中午,苏豫取出一堆吃食,席地而坐,一边吃,一边商量妥当了新妙真观的规模和建造的要求。
原本玄清子就在原址上建一个比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大不了多少的道观就行了。
但是苏豫建议要建就建一个大型的道观,玄妙子等道长就应该接受最高等级的香火。
他说道,“玄妙子等二十八位道长,除了是道士的身份,更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就应该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忠义应该得到宣扬和传承,他们以身殉道,这道既是天道,也是民族大义之道,这无论是对于修道之人,还是普通老百姓,意义都非常深远!”
玄清子稽首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能说出这番振聋发聩的道理,贫道小气了,多谢小友的指点!”
苏豫笑着摆手,“仙人又笑话我。”
“非也,闻道虽然有先后,但得道没有年龄大小一说,达者为先,小友刚刚的一番话,心怀天下,气势磅礴,贫道也受益匪浅。”玄清子真心回话。
既然定下了方案,三人吃完午餐,就返回了元宝村。
接下来的工程,段成君会办妥,这都是小事。
晚饭的时候,苏豫把赵玉贵和沈云川也叫了过来,给他们也介绍了玄清子道长。
告诉了他们,准备在小宝山重修妙真观,说到下山打鬼子的玄妙子是玄清子的师兄,众人不免又是一阵唏嘘。
赵玉贵说道,“说起来,玄妙子道长我还见过的,还能记起来他的样子,那时候我才十几岁,每年都会跟我娘去妙真观烧香,后来鬼子打过来了,听说他们下山杀鬼子去了,后来一个也没有回来,妙真观渐渐地就荒废了。
那时候也听人说过,在鲁城那边,有几百号道士,足足干掉了鬼子的一个联队,把鬼子吓得根本就不敢出城,那碉堡修成了铁桶。
但是个人功夫再高,终究是干不过鬼子的大部队和那些武器,渐渐地也听不到消息了。
英雄啊!苏豫你这个主意好,重建妙真观,所有为国为家献出生命的道长都应该受到大家都祭拜,我们现在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不能忘了他们!”
别说,赵玉贵同志这两年的导游做下来,口才那不是一般得好,练得相当到位。
玄清子也很动容,这些细节,他也是第一次听到,“也不知道当年我师兄他们还有哪些事迹,我知道的太少了,我只留了师兄的一封信,哎,想起来,还恍如昨日。”
苏豫一拍大腿,“对啊,明天我去报社等一个征集故事的广告,对于当年道长们在这一带杀鬼子的故事做一个有偿征集,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回忆。”
段成君默默地给苏豫竖起来一个大拇指。
赵玉贵点头道,“这个好,当年的老人们还是记得不少故事的,否则再过个五年十年,还真就没有人再记得了!”
玄清子也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