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二篇白话文(1/2)
鬼真君说:人的身体所患疾病,变化原本就不是单一的情况,人的脉象,繁杂多样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六部脉象(寸、关、尺,两手共六部)之中,常常会显现出各不相同的脉象特征,在一条经脉所对应的脉象中,也常常会呈现出多种脉象同时出现的情况。脉象浮并且弦,浮并且数,大多没有固定的脉象模式,脉象沉并且细,沉并且迟,很少有完全相同的表现。必须全面地讨论脉象的精深微妙之处,才能够独自准确地判断脉象的真实情况和病症的真伪。
脉象浮并且兼滑,必然是风痰旺盛的表现;
脉象浮并且兼大,绝对没有气血方面的病邪;
脉象浮并且兼迟,是虚风造成的危害;
脉象浮并且兼濡,是湿气入侵身体;
脉象浮并且兼细,是血液随着气往上升;
脉象浮并且兼洪,是火气得到气的助长变得更旺盛;
脉象浮并且兼芤,肯定是有血液上泛的忧患;
脉象浮并且兼紧,必然会遭受邪气严重的痛苦;
脉象浮并且兼急,上焦部位必定会疼痛;
脉象浮并且兼弱,身体下部必定会感到萎靡无力;
脉象浮并且兼长,气虽然上升但没有损伤正气;
脉象浮并且兼短,气将要郁结并且难以驱散病邪;
脉象浮并且兼结,病邪在经络之间相互搏击;
脉象浮并且兼革,正气在脏腑内部已经虚脱;
脉象浮并且兼代,病邪停留在胸膈的部位;
脉象浮并且兼促,正气在营卫之中受到了损伤;
脉象浮并且兼动,气的情况有变化;
脉象浮并且兼静,气即将恢复平静;
脉象浮并且兼毛,气因为有火而向上升腾到头部和眼睛;
脉象浮并且兼躁,火因为气而向上发炎到咽喉部位;
脉象浮并且兼钩,是气上升比较平和的表现;
脉象浮并且兼搏,是气浮到了极致;
脉象浮并且兼耎,是气虚非常严重的表现;
脉象浮并且兼散,气已经无法收敛;
脉象浮并且兼平,气没有病症;
脉象沉并且兼迟,是寒虚到了极点;
脉象沉并且兼涩,是郁滞的情况很深重;
脉象沉并且兼滑,是寒痰不舒畅的表现;
脉象沉并且兼小,是冷气难以发散出来;
脉象沉并且兼实,是气遇到寒邪而不能宣扬;
脉象沉并且兼微,是精气因为寒冷而将要虚脱;
脉象沉并且兼细,是血液遇到阴气凝结的现象;
脉象沉并且兼紧,是病邪趁着寒冷侵入的征兆;
脉象沉并且兼急,小腹会有寒邪引起的疼痛;
脉象沉并且兼濡,两只脚大多会受到水湿肿胀的侵扰;
脉象沉并且兼长,气下陷但正气还没有受到损伤;
脉象沉并且兼短,肾精寒冷并且病邪难以消散;
脉象沉并且兼结,病邪在至阴之处相互搏击;
脉象沉并且兼革,正气在髓海(脑为髓海)中已经虚脱;
脉象沉并且兼代,命门(中医认为命门内藏真火,为生命之本)将要衰竭,情况非常危险;
脉象沉并且兼促,元阳(人体阳气的根本)将要虚脱,非常可怕;
脉象沉并且兼静,是阳寒之气能够收敛固守;
脉象沉并且兼石,是阴气坚固没有变动;
脉象沉并且兼耎,腹部寒冷并且有疼痛的痛苦;
脉象沉并且兼散,肾精寒冷有枯竭断绝的危险;
更有濡脉和迟脉同时出现的情况,无非是湿气侵犯了虚体;
濡脉和滑脉一同出现,尤其是痰由水形成的病症;
濡脉之中兼大脉,是湿气因为血液损耗而侵入;
濡脉之中兼小脉,是水邪趁着气衰而侵犯人体;
濡脉并且兼弦脉,风水之病的隐患很深;濡脉并且兼芤脉,痰血的病症很紧急;
濡脉并且兼长脉,水湿容易消散;
濡脉并且兼革脉,水湿难以消除;
濡脉并且兼动脉,水有泛滥的趋势;
濡脉并且兼静脉,水有浸润的轻微表现;
濡脉并且兼耎脉,水邪趁着体虚而滋生;
濡脉并且兼散脉,正气随着湿气而将要虚脱。
迟脉并且兼涩脉,是在郁滞中形成了虚弱的情况;
迟脉并且兼滑脉,是体内有湿气而招来虚症;
迟脉并且兼大脉,气血都处于干燥的状态;
迟脉并且兼小脉,精神必定会变得衰弱;
迟脉并且兼微脉,是虚寒的气;
迟脉并且兼细脉,是身体匮乏虚弱;
迟脉并且兼弦脉,是内伤了风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