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 > 第78章 真假疑似篇

第78章 真假疑似篇(2/2)

目录

雷公说:请您讲讲治疗火症的方法。

岐伯说:补充真水,那么真火的病症也会得到缓解。不过,治疗火症又不能单纯地只补充水,要在补水的同时祛除体内的热邪,这样假的症状就会消失,真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

雷公说:说得好。

陈士铎说:不理解真的情况怎么能知道假的情况呢,不理解假的情况又怎么能知道真的情况呢。真假之间的区别,其实也是水和火的区别。识破了水和火的真假,那么辨别疾病的真假又有什么难的呢。

幽默风趣的解读

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一头扎进中医那充满神秘和智慧的世界里,来好好琢磨琢磨这《真假疑似篇》。这篇里雷公和岐伯的对话,简直就像一场烧脑的解谜游戏,探讨的是疾病中真假难辨的奇妙现象,可有意思啦!

一开始,雷公就提出了一个超有深度的问题:“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意思是说,疾病有真假这事儿岐伯之前说过了,但真病里的假象和假病里的真象还没讲呢。岐伯就很淡定地回答说:“寒热虚实尽之。”意思是这可以用寒热、虚实来概括说明。这就好比给了雷公一个解谜的大方向,告诉我们要从寒热和虚实这两个角度去揭开疾病真假的神秘面纱。

雷公马上就追问:“寒热若何?”想知道寒热方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岐伯就开始详细解释啦。他说有的寒是假寒,热却是真热,就像体内的火太旺了,热到极致,结果外表却装出一副寒冷的样子,这是心火太亢奋导致的。就好比一个人心里特别激动,表面上却装作很冷静。这种情况就像火到了极致反而像水(寒)一样,得用寒凉的药来治。还有的热是假热,寒却是真寒,身体下部寒到极点,上部就会出现假热的症状,这是肾火太微弱的缘故。就像水到了极致反而像火(热)一样,得用温热的药来解决。这就像我们看天气,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天气热,但实际上可能是身体内部的“天气”(寒热情况)出了问题。

雷公接着又问虚实的情况:“虚实若何?”岐伯说有的虚是真虚,实是假实,比如肺气清肃功能不行了,吃的东西消化不了,还腹胀气逆,这是脾胃看起来实,其实是肺气真的虚,补补肺气,脾胃的假实症状就没啦。还有的实是真实,虚是假虚,像肝气疏泄不畅,风邪入侵,人发冷发热,这是肺气看起来虚,其实肝气是真的实,这时候治虚症可就错啦,得治肝气的实症。这就好比我们判断一个人是真的强壮还是装样子,得仔细分析,不能只看表面。

雷公还不满足,又问:“尽此乎?”岐伯说还不止呢,有的病一会儿实一会儿虚,一会儿寒一会儿热,症状真真假假的,这是阴阳变化,体内水火平衡被打破了。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雷公着急地问:“然则何以治之?”岐伯说治得早病人能活,治得晚就危险啦。雷公又问:“将何法早治之?”岐伯说救胃气和肾气,这样就能让病情稳定下来。这就像在暴风雨中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胃气和肾气就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支撑,抓住它们就能稳住局面。

雷公又提出了一个难题:“水火各有其假,而火尤难辨奈何?”岐伯说真火常现假寒,假火常现真热,辨别是有方法的。真热是阳症,真热现假寒是阳症像阴症,其实是外寒内热;真寒是阴症,真寒现假热是阴症像阳症,其实是外热内寒。这就像玩一个“真假大挑战”的游戏,得仔细观察,才能分辨出到底是真还是假。

雷公接着问:“外寒内热,外热内寒,水火终何以辨之?”岐伯说外寒内热是真水亏,邪气胜;外热内寒是真火亏,正气虚。真水真火是肾中的水火,肾火和肾水相互滋养就是真火真热,肾火没了肾水制约就是假火假热。辨别真热假热可以用水试试,真热遇水症状缓解,假热遇水症状加重。这就像给疾病做一个小测试,用“水考官”来检验到底是真热还是假热。

雷公又问治疗方法:“治法若何?”岐伯说补水假火自解。雷公又有疑问了:“假热之症,用热剂而瘥者,何也?”岐伯说肾中火喜欢肾水滋养,也喜欢阴火引导,滋水后用火引,假火就容易潜藏,不是不用水只用火。这就像哄一个调皮的孩子,得用对方法,既要给它喜欢的东西(水),又要适当引导(火)。

雷公最后说:“请言治火之法。”岐伯说补水真火也解,但不能单纯补水,要补水同时祛热,这样假的就会消失,真的就会显现。这就像打扫房间,不仅要补充新的东西(水),还要把垃圾(热邪)清理出去,房间才能真正干净整洁。

陈士铎最后总结说:“不悟真何知假,不悟假何知真。真假之间,亦水火之分也。识破永火之真假,则真假何难辨哉。”意思是不理解真就不知道假,不理解假也不知道真,真假和水火的区别有关,识破水火真假,辨别疾病真假就不难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真假难辨的情况。比如说,有些人明明身体很虚弱,却表现出很强壮的样子,这就像疾病中的假实真虚;有些人看起来很健康,但其实身体内部已经有了一些问题,这就像假虚真实。再比如,我们感冒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身体发冷,但量体温却很高,这可能就是外寒内热的情况。还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身体发热,但其实是体内虚寒导致的假热。

从中医治疗的角度看,这个理论可太重要了。如果医生不能准确辨别疾病的真假,就可能用错药,耽误病情。就像我们修东西,如果判断错了问题所在,可能越修越坏。所以医生得像个厉害的侦探,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分析寒热虚实,才能准确地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而且这个理论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内部平衡。肾中的水火就像我们身体的“小宇宙”里的两个重要元素,它们相互平衡,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如果我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就可能打破这个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就像一个天平,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了,就会失衡。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当我们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只看表面症状,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身体内部的寒热虚实出了问题。如果我们觉得身体发热,先别着急吃退烧药,也许是假热,这时候可以多喝点水,观察一下症状的变化。或者当我们觉得身体虚弱的时候,也不要盲目地补,要先判断是真虚还是假虚,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知道大家听完我的解读,有没有对这个《真假疑似篇》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呢?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在生病时遇到的那些真假难辨的情况呢?咱们可以一起交流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说不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联系,让我们对中医的智慧有更深刻的认识呢!无论是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还是在生活中的应用,都可以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智慧和乐趣的中医知识世界里继续探索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