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 > 第38章 五行生克篇:探寻五行生克的奇妙变幻

第38章 五行生克篇:探寻五行生克的奇妙变幻(1/2)

目录

一、五行之理的深度探寻

(一)原文翻译

雷公向岐伯请教说:“我研读《内经》,其中对五行的记载十分详尽,五行的要义就此穷尽了吗?”

岐伯回答说:“五行的道理,又怎么容易穷尽呢。”

雷公说:“何不把它全部讲清楚呢?”岐伯说:“是要谈论天,谈论地,还是谈论人呢?”雷公说:“请讲讲人体的五行。”

岐伯说:“心、肝、脾、肺、肾分别对应火、木、土、金、水,这难道不是人体的五行吗?”雷公说:“请讲讲其中的变化。”

岐伯说:“变化又怎么能说得完呢。姑且说说五行的相生相克吧。相生相克的变化,体现在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并非完全的生,克也并非完全的克,生会畏惧克而不敢生,克也会畏惧生而不敢克。”

(二)幽默解读

嘿,您瞧这雷公,对五行的事儿那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呀!一上来就问岐伯:“我读《内经》,里面讲五行讲得可详细了,是不是把五行的门道都讲完啦?”就好像在问,这五行的秘密宝藏是不是已经被挖光了。

岐伯笑了笑,慢悠悠地说:“五行的道理啊,深着呢,哪能这么容易就讲完。”这意思就是,五行的宝藏还多着呢,远远没挖完。

雷公一听,更来劲了:“那您就全给我讲讲呗!”岐伯反问:“你是想听我讲天上的五行,地上的五行,还是人身上的五行呢?”雷公赶忙说:“讲讲人身上的五行就行。”

岐伯这才开始说:“心、肝、脾、肺、肾,分别对应着火、木、土、金、水,这就是人身上的五行啦。”雷公又追着问:“那这里面有啥变化不?”

岐伯接着说:“变化可多了去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咱就先说说五行的相生相克吧。这相生相克啊,可不是简单的事儿,生里面藏着克,克里面又藏着生。而且生不是那种毫无保留的生,克也不是彻彻底底的克。有时候生的一方会害怕克的一方,就不敢痛痛快快地生;克的一方呢,也会忌惮生的一方,不敢毫无顾忌地克。”这就好比五行之间的关系,像一场复杂又有趣的“游戏”,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

二、生中之克的奇妙现象

(一)原文翻译

雷公问:“从哪里能看出生中有克呢?”

岐伯说:“肾水生肝木,倘若肾中没有水,水干涸而火就会升腾起来,肝木就会被焚烧,这样肾水又怎么能生肝木呢?肝木生心火,要是肝中没有水,水干燥而木就会烧焦,心火也就无法点燃,肝木又怎么能生心火呢?心属君火,心包络属相火,这两种火如果没有水的滋养,就会自行燃烧,脾土得不到火的生助,反而会受到火的伤害。脾土生肺金,假如土中没有水,干燥的土又怎么能孕育万物呢?就像高温能熔化石头和金属,不但不能生金,反而会克制金。肺金生肾水,要是金中没有水,死金又怎么能流出泉水呢?就像炼丹时炉鼎崩坏,水银飞走,不但不能生水,反而会克制水。大概五行中水分过多就难以生长,五行中没有水同样难以生长。”

(二)幽默解读

雷公一听,好奇地问:“那从哪儿能看出这生里面还藏着克呢?”

岐伯就开始举例说明:“你看啊,肾水就像肝木的‘小奶妈’,负责给肝木提供营养让它生长。可要是肾里面没水了,就好比‘小奶妈’没奶了,而且还冒起了火,这肝木就像被架在火上烤,要被烧着了,这时候肾水还咋生肝木呀,这就是生中有克。

再看肝木生心火,肝木就像心火的‘小火柴’,得有点水来帮忙,才能顺利点燃心火。要是肝里面没水,这‘小火柴’都干巴得快焦了,咋能点着火呢,心火也就没了‘火苗’,这肝木还咋生心火,这不又是生中有克嘛。

心是君火,心包络是相火,这俩火要是没水来管着,就像没人管的调皮孩子,自己就烧起来了。这一烧,脾土可就遭殃了,本来指望火来生自己,结果被火给害了,这也是生中有克。

脾土生肺金,就像土里能长出金子一样。但要是土干巴巴的,一滴水都没有,这土自己都没法孕育东西,就像一个贫瘠的土地,啥都长不出来,不但不能生出金,反而像高温一样,把金给熔化了,这就是生变成了克。

肺金生肾水,就好比金里面能流出水来。但要是金里面没水,这金就像个死疙瘩,咋能出水呢?就像炼丹的时候,炉子坏了,水银都跑了,不但没生出水,还把水给克住了,这也是生中有克。所以啊,五行里面水太多了不行,没水也不行,都会影响它们相生的关系。”这一番解释,把生中有克说得像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五行之间这种微妙又复杂的关系。

三、克中之生的独特奥秘

(一)原文翻译

雷公问:“从哪里能看出克中有生呢?”

岐伯说:“肝木克制脾土,然而土得到木的疏通,就会充满生机。脾土克制肾水,水得到土的蓄积,就有了生机的基础。肾水克制心火,火得到水的调节,就会焕发出神明的光辉。心火克制肺金,然而肺金必须经过心火的锻炼才能有用。肺金克制肝木,然而肝木必须经过肺金的砍伐才能成材。这些不都是通过克制来促进生长吗?”

(二)幽默解读

雷公接着又问:“那克里面咋还能有生呢?”

岐伯笑着说:“你看肝木克脾土,这肝木就像个勤劳的‘小锄头’,在脾土这块地里锄来锄去,把土给松了,土就变得更有活力啦,这不就是通过克让土有了生机嘛。

再看脾土克肾水,脾土就像个‘小堤坝’,把肾水拦住,让水有地方积蓄起来,这水有了安身的地方,就像有了生机的基础,这就是克中有生。

肾水克心火,肾水就像一杯‘凉水’,心火太旺的时候,浇上这杯‘凉水’,心火就不会烧得太猛,反而能更稳定地发挥作用,焕发出神明的光辉,这也是克中有生。

心火克肺金,心火就像一个‘小火炉’,肺金得在这个‘小火炉’里锻炼锻炼,才能变成有用的东西,就像把矿石炼成金子,这就是通过克让肺金变得更好。

肺金克肝木,肺金就像一把‘小斧头’,把肝木砍一砍,肝木就能按照人们的需要,长成有用的木材,这也是通过克让肝木成材。所以说,这些不都是在克的过程中,促进了生长嘛。”这一番比喻,把克中有生的道理说得形象又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五行关系的奇妙。

四、生不全生的深入解析

(一)原文翻译

雷公说:“请讲讲生并非完全的生。”

岐伯说:“生并非完全的生,这里专门说的是肾水。各个脏腑没有不依赖肾水滋养的。心得到肾水的滋养,就会神明焕发;脾得到肾水的滋养,就能精微运化传导;肺得到肾水的滋养,就能清肃下行;肝得到肾水的滋养,就能进行谋虑决断。六腑也无不依赖肾水而得以布散运化。然而,取用资粮多的地方,分配给其他地方的必然就少。亲近了这个脏腑,就会疏远那个脏腑;厚待了上面的脏腑,就会薄待

(二)幽默解读

雷公又接着问:“那生不全生是咋回事呢?”

岐伯解释道:“生不全生啊,主要说的就是肾水。肾水就像一个超级大粮仓,各个脏腑都指着它给送粮食呢。心得到肾水送的粮食,就像充了电一样,变得神明焕发,机灵得很;脾得到肾水的粮食,就能把营养物质好好地消化、运输,像个勤劳的小快递员;肺得到肾水的补给,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清肃下行的工作,就像一个尽职的清洁工;肝得到肾水的滋养,就像有了个智囊团,能好好地谋划思考,做出决断。六腑也都靠着肾水,才能把各种工作开展得顺顺利利。

但是呢,这个大粮仓的粮食虽然多,可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要是某个脏腑拿的粮食太多,那分给其他脏腑的就少了。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对这个孩子好一点,对那个孩子可能就照顾得少一些;对上面的长辈照顾得多,对腑,但很难做到完全公平、周全地照顾到每一个,这就是生不全生的道理。”

五、克不全克的详细阐释

(一)原文翻译

雷公说:“请讲讲克并非完全的克。”

岐伯说:“克并非完全的克,这里专门说的是肾火。肾火容易躁动而难以平静,容易逆行而难以顺行,容易向上而难以向下,所以一旦发动,就没有不跟着动的;一旦逆行,就没有不跟着逆的;一旦向上,就没有不跟着上的。肾火上腾到心,人就会烦躁不安;进入脾,脾就会干涸;到了肺,就会引发喘嗽;流到肝,就会造成焚烧;冲击到六腑,就会导致燥渴。然而,肾火是雷火,也是龙火。龙雷之火的性质虽然猛烈,但是聚集起来力量就集中,分散开来势力就消散,看似无所不克,实际上却并非完全能克。”

(二)幽默解读

雷公接着问:“那克不全克又是啥意思呢?”

岐伯说:“克不全克啊,主要说的是肾火。这肾火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精灵,特别容易兴奋,安静不下来,而且喜欢到处乱跑,还老是往上跑,不喜欢往下走。它一兴奋起来,就像引发了一场连锁反应,其他脏腑都跟着受影响。它跑到心那儿,心就像被点着了一样,人就变得烦躁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它跑到脾,脾就像被晒干了一样,变得干巴巴的;它跑到肺,肺就像拉风箱一样,不停地喘嗽;它跑到肝,肝就像被火烧了一样,要着火了;它冲到六腑,六腑就像被烤干了一样,又燥又渴。

不过呢,这肾火有点特别,它就像雷火,又像龙火。这龙雷之火,性子猛得很,但是它有个特点,要是大家团结在一起,力量就特别集中,可要是分散开了,那力量就没那么大了。所以它看似啥都能克,其实也不是完全能把每个脏腑都克得死死的。”这肾火就像一个调皮又有个性的小家伙,在身体里捣乱,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

六、生畏克与克畏生的奇妙博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