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 > 第85章 和东瀛开战

第85章 和东瀛开战(2/2)

目录

姜炜沉思片刻,缓缓道“父皇,儿臣以为,除了军事打击,还应注重文化渗透,派遣学者前往东瀛,传播大孟文化,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使其心悦诚服。同时,优待降民,彰显大孟仁德,以德服人,方能长治久安。”姜珩点点头,这正是他打下东瀛想要实现的治国之道。文化渗透与军事打击双管齐下,方能彻底根除东瀛隐患。待其民心归顺,再行融合政策。

“顺王,你觉得这场仗该如何打”顺王沉吟道“臣以为,宜先稳固内部,防其内应,再以雷霆之势出击。同时,需联合周边盟友,形成合力,使其孤立无援。”“那如果东瀛降了呢”若东瀛降,则需严加监管,防其诈降再叛。同时,逐步推行大孟制度,以文化同化其民,确保长治久安。”

“你们觉得是应该把他纳入版图还是让其臣服”姜珩问道“纳入版图为宜,便于直接管理,但需循序渐进,避免激起民怨。”一位老臣缓缓道,姜珩又看向姜炜和姜烨“儿臣以为,纳入版图需谨慎,初期可让其臣服,待民心稳定后再逐步整合。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平稳过渡。”姜炜答道,姜烨则补充“无论纳入版图还是臣服,均需强化边防,以防后患。”

姜珩整合了他们的意见,心中已有定计。他深知,东瀛之役非一日之功,需步步为营,既要彰显大孟威仪,又要兼顾民心所向。唯有如此,方能确保东瀛长治久安,彻底融入大孟版图。

新年伊始,姜珩也着手准备出征东瀛,姜珩召集工匠,加紧制造火炮战船,同时选拔精兵强将,进行严格训练。姜珩也没打算拦住在大孟的东瀛人给东瀛传信,他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东瀛,我就是要打你们,东瀛怎么想姜珩不知道,在强大的火力面前,阴谋诡计都将化为乌有,除非东瀛有比大孟更强大的力量,否则只能俯首称臣。东瀛若不降,便以铁血手腕征服;若降,则以怀柔政策安抚。

此战不仅关乎领土扩张,更是文化融合的契机。他命人广搜东瀛典籍,研究其风俗民情,以便战后更好地治理。同时,他亲自督造战船,确保每一细节精益求精。“太子监国摄政,简亲王辅政,顺王,诚王,和王随朕一起出兵”听到姜珩的话,姜炜手攥紧,又把他留在京城,东瀛一战不知何时才会结束,而姜烨一直跟着父皇并肩作战,这也会助长姜烨的嚣张情绪。

其他三人神色意味不明,不动声色的看了太子一眼,几人回头突然对视上,默契的转移话题,谈及战事细节,姜烨嘴上交流着,心中冷笑,太子啊,看来盯着你位置的不止我一个啊,不过,异族血脉也敢肖想太子之位?抬眼看了一眼姜煊对他笑了笑“四弟,又要一起作战了”姜煊回以微笑,心中却暗自警惕,姜烨不会发现什么了吧“是啊”

“太子,朝中就交给你了,朕的政令确保施行下去”姜珩笑着对姜炜说着,话中却暗含警告之意“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托,定当竭尽全力,稳固朝局。”姜炜知道父皇是害怕自己不愿施行其政令,但他再不满这个政令,也不会在父皇活着的时候公开抗命,以后登基有的是时间改变这些,何必如今惹父皇烦呢。

“那就这样,退朝”姜珩转身离去,手摩挲着玉扳指,东瀛的事解决完就该考虑收回大月氏了,收回大月氏,他就可以休息休息了,已经鸿启三十五年了,他总该休息休息。

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姜炜立于城楼,目送远去的尘烟,姜瑜看着姜炜的背影,五弟还这么年轻,他们就这么着急抢这个皇位,就这么盼着他死了“太子”“简亲王”两人互相道别。

一山不容二虎,太子哪里甘心把权力分给姜瑜一半,但这是皇上的安排,这也导致自己和姜炜的关系越发生疏,尤其是当两人对朝政之事有分歧时,气氛更是冷冽。

和东瀛开战又和打高昌不一样,高昌是内陆国家,易守难攻,而东瀛四面环海,需海陆并进,又得防止东瀛诈降,毕竟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东瀛得知大孟要与自己开战,有一瞬慌乱,据在大孟的探子所说,大孟自从换了君王之后,国力日益强盛,周边小国都纷纷依附,东瀛虽慌,却迅速集结兵力,加固海防,企图以地利优势顽抗。

大孟则精心策划,分兵两路,一路由姜珩亲率,直取东瀛要塞;另一路由姜烨领军,绕其后方,意图断其退路。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海陆大战一触即发。

姜珩立于船头,目光如炬,海风猎猎,战旗飘扬。东瀛首领看到黑云压城般的大军,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寒意,要不,先投降?以后再找机会反击?东瀛首领犹豫之际,姜珩已下令全军进攻。东瀛首领权衡再三,最终决定暂且投降,以保全实力。他派出使者,手持白旗,向姜珩递交降书。姜珩接过降书,他们倒是能屈能伸。

“告诉你们首领,东瀛经济实力差,若是归顺大孟,大孟定会给予扶持,当然,朕也可以直接打进去”首领大骇,不是附属,是归顺,这是要强纳他们入大孟版图啊,内心有些不愿,但想到他们的军事力量确实不如大孟,归顺就归顺,他不信大孟每一任君主都是这般,他们总有一天会独立的。

“父皇,东瀛同意了,这是投降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