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 第137章 高标准和“粤省联盟”

第137章 高标准和“粤省联盟”(1/2)

目录

第137章高标准和“粤省联盟”

1992年11月的深市,铅灰色天幕下,工业区烟囱吞吐着褐黄烟柱。

流水线女工们裹着涤纶厂服涌出厂门,凤凰牌自行车铃铛声与港牌货柜车喇叭此起彼伏。

新鲜上任的特区新市长刘唯。

带着一帮工商局、招商局、电子局、邮电局的局们。

后面跟着一大帮随从和特区电视台的记者团队。

出现在了富田区八达岭街道办的五丰工业园工地上。

五丰工业园今年六月动工,本来预计投资两个亿。

最近对外公布的文件上,追加到了三个亿。

加上中心城区那边的五丰中心,总投资超过十个亿。

原先是副书记,名不正言不顺。

刘唯虽然私底下来过许多次,但像今天这样正式来巡视五丰工业园的则是头一回。

第一印象和他私底下来时没有变,“鹏城科技”一如既往的干净。

和特区此时其他工厂相比,真的很有科技企业的感觉。

第二就是正规,车间整齐不乱,哪怕物料堆场仓库也是安安静静的。

其中电动叉车的使用,让不少人有些惊奇。

其实在国外,这不过是无明火仓库的基本配制,同时也是避免缺氧。

恰好电瓶车工厂虽然还没投产,但搞个一两百辆自己用的电动叉车,技术储备和物料完全没问题。

第三就是分工格外明确,哪怕食堂也是如此。

整个过程中,讲解的魏英鹏在暗爽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讲述了公司管理上的难度,做好执行有多不容易。

会哭会闹的孩子有奶吃。

以前的“五丰帮”军师白纸扇。

正在向职业精英管理人员转变,从未停下过学习脚步的魏英鹏很了解这一点。

“基本上都有调整啊。”

五丰工业园一期的厂房建设,八月底就差不多搞定了。

加班加点,简直是二十四小时都在上工的效率,创造了太多的特区奇迹。

后续整个十月,都在安装和调试机器。十月底才刚刚开始试生产,到现在正式生产不到一个星期。

刘唯用私人的身份来过几次,最近一次来是一个星期前。

他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一台台bp机在做最后的通电校验。

通电校验完成后,再按照一千台一个货架。

员工们会将产品货架,放到规定的区域,由接下来其他的同事们进行后续包装和相关工作。

流水线车间的玻璃窗外,则是刚建成的仓库。

仓库很大,数量众多的大货车停靠之后,司机们正在签字,跟单员则是不停地上下检查,一款物料检查结束就要在表格上打个钩。

从司机和跟单员的统一着装来看,“鹏城科技”的企业形象建设,应该是又往前走了一点。

“阿叔一直跟我们讲。鹏城科技是科技公司。既然是科技公司,那就要高科技一点。不管是产品还是管理还是其他的。”

魏英鹏戴着帽子,双手交迭在身前,站在刘唯和魏子俊身后,一边介绍一边说着鹏城科技的企业精神。

刘唯忍不住看向魏子俊,魏子俊朝他耸耸肩。

看完了生产的流水线,按照顺序,接下来去了来货检验车间。

现在的鹏城科技,说是组装工厂也完全没有问题。

除了最后一步的破解入网,其他零配件全部来自上下游产业链。

不过在魏子俊主导,加上特区官府帮助下。

基本上除了最重要的芯片主板外,已经全搞成本地产的。

其中一半是特区的国营厂,一半是潮汕人配合开的零配件厂。

说出来有人不信,特区那些国营厂产的配件,很多时候质量居然比不上民营工厂的。

就比如说bp机的塑料壳,两家特区国营厂生产的通过率只有95%左右。

虽然对这两家国营工厂来说,已经是很高的通过率。

但另外四家规模小很多的私企,产得检验通过率高达99%。

倒不是说私企工厂技术更高,生产设备更好。

而纯粹上是这个年代的国营厂,还没习惯作为私企的配套厂商为私企服务。

他们以前生产出来的东西,基本都走的国企或者官府采购流程。

良品率就算低一些也无所谓。大家都是自己人,多喝几场酒也就算了。

只不过现在嘛,鹏城科技可不会惯着他们。

就算是已经做了一遍出厂检测,但只要过不了鹏城科技来货检验车间这一关,依然会被退货。

车间这里也有国营厂供应商的技术员和管理层,今天来的还是个副厂长,正一脸紧张地看着今天的报告。

“鹏城科技”可不会卖他们国营厂面子。

订单说砍掉就砍掉的。

上个月,鹏城科技还在老厂区时。

有个在洛湖,给鹏城科技生产塑料按钮的国营厂,就是塑胶残留不过关,直接砍了订单。

那家国营厂囤了大量物料,本来准备大赚一笔盘活厂子。

机会只有一次。

对鹏城科技来说,没有罚酒三杯下不为例这种好事。

洛湖区长能怎么办

本身工厂就不在他们的地盘上。

其次鹏城科技现在是市里重点关注的企业。

老板还是特区官场里,一怒搞走了张学谦的人物。

区长心想他可比不过张学谦,可不会傻乎乎去送死。

再说还不是你们自己生产不过关,怎么其他那些国营厂就毛事没有

此事在特区最后是低调处理。那家厂被关闭,原来的员工被其他几家国营厂接过去。

“鹏城科技”虽然也没有到处说。

但大家都在鹏城,都同吃这一碗饭。

肯定是心中有数,所以也没人想要再寻不开心。

有些原本还妄想“降本增益”的家伙,看上面完全没有反应。

工厂说关就关。

只得一边小范围诽谤什么“到底姓s还是姓z”、“特区到底是谁的”、“还不如辞职下海了事”等等怪话。

一边乖乖配合鹏城科技的高要求。

因为现在真就是采购方为导向,主导权在魏子俊手里。

国营工厂们要是不愿意生产,那有大把的潮汕小老板愿意倾家荡产搞新工厂给魏子俊做配套。

也算是无形中倒逼了老国营厂的技术管理升级。

现在跟“鹏城科技”对接的技术员和管理层,都是老技工出身,之前被压了十来年,一朝翻身。

也不是原先把持权力的管理层不想自己来,实在是和“鹏城科技”这一方初步接触的时候。

他们一问三不知,连检验流程都分不清,直接被魏英鹏堵在办公室狂骂。

魏家这帮最早来特区的人,就没有一个是老实巴结的。

魏英鹏骂起街来那是真难听,比魏子俊在京城胡同时的骂人还要难听。

此时,正在看报告单的一个戴眼镜老头儿,松了口气之后,咧嘴一笑,今天这批次又过关了。

过关就是钱啊。

虽说鹏城科技的要求高的要死。

生产的塑料机壳一点毛边都不能有,瑕疵也不能超过两个以上。

可他们是真的舍得给钱,而且给钱是真不拖拉啊!

举个例子。

老头儿所服务的特区国营塑料二厂,以前主要给特区和省城的收音机工厂做收音机的外壳。

当然,那些收音机工厂一样也是国营的。

属于是兄弟单位,那出货的价钱当然不可能按照市场来。

利润本来就不高,结款时间更是长的要命。

说好的半年一结,或者三个月一结。

但实际上,一年能结一次就要偷笑了。

甚至厂里现在还有一些老订单,货已经交出去三年,回的款到现在还没一半。

去人家厂里要钱,人家开口闭口就是困难。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单位,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鹏城科技呢

按照市场价来。而且因为标准高,一般还要比市场价多20%。

关键是结款准时,一个月一结,从未拖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