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承认错误(1/2)
陈志权是蓉城人,是08震后援建派遣到金岩县的,11年成为实职副科级,得一位县领导赏识,紧接着调任金河口镇任副镇长。
原本陈志权是想不负领导所望,好好干出一番事业,等到了金河口镇他才知道比起原本在省厅的冷板凳,村镇才是真的暗无天日。
金河口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上上下下三百号干部,再加上一些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外聘的人员,零零总总七八百号人。
但你别看这人多,但整个金河口镇能说得上话的人就只有两个,镇党委书记刘震宇和镇长林少华。
就这样,多数时候还是刘震宇的一言堂,林少华说话的时候都很少。
这就是乡镇目前的现状。
这也是很多人即使在县机关坐冷板凳都不愿意下乡镇的原因,事多钱少会还多。
原本陈志权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他没过多久就有了思路,开发金河口旅游业。
为此他还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却没得到积极响应。
刘震宇等人在会议室上以镇财政不充裕,没有经验等借口否决他这个诚意满满的提议。
陈志权不想这么简单的放弃,继而找到县里那位看重他的已经半退休的领导。
领导也很难啊,金岩这两年主要任务还是放在了工业发展上和金岩高速支线上。
对于旅游业这样的第三产业,说实话,县里不感兴趣。
至少在金岩高速支线修建起来之前,县里是完全不感兴趣的。
你能指望游客坐着车在大量拉着矿业的重卡里穿梭,而后就为了来旅游吗?
搞旅游需要的是真金白银投入。
陈志权此时还不知道刘震宇这个一把手为何突然把他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给留下。
“来来来,老陈咱们坐下说!”到了书记办公室,刘震宇热络地端茶倒水。
这让陈志权有些坐立不安,他何曾见过这个小辈如此亲和来着。
陈志权奔四十了,而刘震宇才三十出头点,在金岩来说,刘震宇的前途一片光明,压根就用不着巴结自己。
不明所以的陈志权只能是按捺住想法,以不变应万变。
“老陈啊,我记得你之前提出过一个关于开发金河口旅游区的方案……”寒暄几句,刘震宇主动解开了谜底。
陈志权这才恍然大悟,想了想才道:“当初我……”
陈志权在乡镇磨了这几年,精气神早没了,对人对事都不太敏锐了,整天忙着镇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像个打杂似的,任谁也不会有太高的斗志了。
反观此时的刘震宇,精神状态饱满,听得也认真,甚至还时不时触类旁通地插几句嘴。
……
经过一天的视察,夏远直到晚上九点,在一个镇里吃了饭才回到县里。
在机关大院下车时,夏远不由看了眼前排的司机小刘,有些事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今天在突袭金河口镇各种巧合都让他明白一点,身边有人把自己的行踪透露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