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庖丁解牛亦懂刀(1/2)
到了清代,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给白酒的生产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这样,便宜的白酒便成为了底层人民的最爱。比如船夫、脚夫、河工都偏向于喝度数很高的白酒,因为这酒不但便宜,而且效果还比较出众,喝点就上头了。有喝一顿黄酒的钱,能喝好几天的白酒。
随着白酒工艺不断提升,到了清代晚期,白酒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有关系,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识之士都会感到很痛苦,于是就借酒精来麻醉自己。这样一来,比较容易喝上头而又比较便宜的白酒就成了不二之选。逐渐,中国人开始普遍喝白酒,而黄酒米酒都成了点缀。
冰河时期到来后,大家更愿意喝酒了。一方面是喝酒可以让人有暖意,多少有些御寒的功效。另一方面喝完酒之后可以麻醉大脑,让人短暂忘记痛苦,对于缓解心理压力确实还是有一点作用的。
可现在大雪漫漫,温度极低,交通不便,酒类的生产运输都成了问题。于是酒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白昌友给白荣福带的这两瓶酒在冰河时期前也算是地方上的好酒,天灾之前也得百十来元一瓶。而现在冰雪肆虐,这酒基本上就是有价无市。
白荣福见了酒,看白昌友眼神都变了,给白昌友看得后脊梁冒凉风,以为老爷子是不是天冷给冻弯了。这么拉丝的眼神,自己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不过,白昌友是自作多情了。白荣福这眼神不是给他白昌友的,而是给那两瓶酒。
白荣福定了定心神,忙不迭把酒收起来,招呼白昌友上炕,特意把炕头位置让给他。
白昌友和白荣福寒暄一番,便直入主题,开始和白荣福谈合作。
白昌友平时喜欢看书,他在冰河时期到来后,便将军事防御理念用到了自己饭店的改造上。他四处搜寻建材,给自己饭店加了一层土筑起来的外墙,墙上装有玻璃碴,四角建有相对简陋的炮台,墙内则有平台,便于打击爬墙上来的敌人。
饭店顶上也装上了太阳能板,地下室有柴油发电机,用电不太成问题。
饭店的人都住在饭店以及周边房子里,老白父母也都住在这里。
果然,不到一个月后,周边便有人前来白昌友的饭店抢劫。
老白这时已经准备得当,手下也有了20多号人,大都是厨子和学徒工。这帮人吃得上喝得上,气力完足,自然战斗力不一般。况且,厨子们也是拿刀混饭吃的,使刀的功夫不敢说炉火纯青,也起码是一流。
第一波来犯之敌,就是附近幸福小区里的几个混混。这几个混混平时在小区里面也不太敢耀武扬威,生怕被抓去吃牢饭。可冰河时期到来之后,这帮小子胆子便大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还是在周边商店抢劫,发现抢也就抢了,根本没人管,自然胆子也就大了起来。连抢了三四个小卖部后,这帮小混混便发展成十几二十个人,更是觉得天下无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