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明现在有多少钱?答曰:四亿两白(2/2)
可紧接着,脑海中瞬间如闪电划过,闪过一丝明悟,脸上随即也是闪过一抹尴尬之色。
因为他已经知道崇祯现在在干什么了
不过想想也是,崇祯现在也就三十五岁不到的年纪,也算是正当壮年了,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算是情理之中。
但是话说回来,他就不能等晚上吗
不行不行
这种事情实在不能再想下去了,因为真的太他妈尴尬了!
“咳咳.”
当下,朱慈烺轻咳一声,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又看向王承恩道:
“记住了,本宫今天没来过这里!”
王承恩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当下便点头道:
“奴婢今天没见过太子爷!”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头也不回的转身便离开了,脚步带着几分匆匆,好似在逃离什么极度危险的地方。
就像他刚才所说的,这种事情实在是太他妈尴尬!
还是赶紧跑吧!
不过很快,朱慈烺便将这件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那就是负责收缴欠税的最后一批军队已经抵达了天津,并且早上就已经从天津出发了,估计晚上就可以到达京城。
至此,除了深陷战火的河南、陕西地区,大明绝大多数的欠税已尽数收缴。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用了不到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朝廷这次动了真格,直接出动了军队前去收缴欠税。
但凡有敢抗税漏税者,一律格杀勿论!
杀完还要抄家灭族,毫无商量的余地。
在这般雷霆手段之下,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士绅官员个个吓得噤若寒蝉,根本不敢有丝毫反抗。
可尽管如此,全国上下少说也有近两万的士绅豪强被杀。
然而,朱慈烺的目光很快就被这次收缴上来的巨额财富吸引,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些被杀的士绅豪强。
毕竟这次收缴的欠税数额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这次京营带回了南京附近省份的所有欠税,光是白银就足足有一万万三千万两,也就是一亿三千万两之多。
黄金六百万两!
这还不算那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和粮食等实物!
这个天文数字乍一听着实夸张了些,可朱慈烺却觉得这很正常。
因为南方本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商业繁茂,田亩广袤,南方的税收本来就比北方要高出许多。
加之多年来的欠税累积,如今能有这般进账,倒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把此次全国收缴的所有欠税全部加起来的话,最终数额更是惊人,达到了两亿五千万两白银、一千三百万两黄金,还有粮食以及各种奇珍异宝数千箱。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未算上在河南周边省份囤积,用以攻打李自成的粮食和银子。
朱慈烺回想起之前种种,不禁摇头轻笑。
正如他先前所料,大明并非是没有钱,只是崇祯不敢对那些富得流油的士绅豪强下手罢了。
而他自己可没这般顾虑,这不一通杀伐下来,数不尽的银子黄金就到手了!
不过,朱慈烺也没打算把这些银子一股脑儿全交给户部。
毕竟这么多的银子,户部一时半会儿也消化不了。
所以在这些欠税运抵京城后,虽名义上归入户部,实则都存放在一个单独的仓库里。
并且朱慈烺特意派遣了大量精锐军队和锦衣卫严密驻守,这就导致户部尚书倪元璐根本无法插手管理这笔钱财。
倪元璐心里大概也知道朱慈烺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对此却是敢怒不敢言。
一方面,他深知这位太子手段强硬,不好招惹。
另一方面,他担心自己要是提出反对意见,朱慈烺一怒之下,会直接把这些银子全部搬进内帑。
真要如此的话,那户部可就彻底失去对这笔巨额财富的掌控了。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身为户部尚书的倪元璐只能默默隐忍。
除此之外,关于这次收缴欠税的具体数额朱慈烺也在暗中做了手脚。
每次有欠税运到京城,他便会让人悄悄扣下三成,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东宫。
各种奇珍异宝,一大半也都被他收入囊中,送到了东宫。
毕竟这些宝贝或许在其他人眼里只是古董,但是在朱慈烺眼里这些东西却有更大的用处,那就是能用来兑换系统积分。
事实上要不是担心明面上不好看的话,朱慈烺真打算把所有的奇珍异宝全部都私自扣下。
当然,朱慈烺还对账目做了点手脚,确保不被人察觉。
但即便如此,朱慈烺的系统积分一路飙升,已经直逼两千多万了。
折合成银子的话,差不多就是三亿两白银!
不过,朱慈烺并不打算把这些积分全部用来兑换白银,他心里有更长远的打算。
总的来说,虽然这次收缴欠税的实际总额是两亿五千万两白银、一千三百万的黄金,但明面上众人看到的,却只有一亿七千万两白银、八百万两黄金。
那额外的八千万两白银和五百万两黄金,都被朱慈烺暗自私吞了。
不过用“私吞”这个词似乎不太恰当,毕竟这天下本就是老朱家的,他只是找了个‘更安全’的地方,把这些财富妥善保存起来罢了。
即便如此,这明面上的一亿七千万两,也足以让所有人惊掉下巴了。
要知道,自大明建国以来,朝廷国库从未有过这般雄厚的积蓄。
哪怕是在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国库里的银子也不过千万两而已。
可如今,加上之前户部原有的银子,户部如今的银子总数已达两亿两白银。
再算上朱慈烺私藏的和内帑的银子,朝廷如今差不多坐拥四亿两白银、两千三百万两黄金。
得知这个数字时,朱慈烺自己都感觉脑袋嗡嗡的,仿佛置身梦境一般。
这般巨额财富,实在是多得都有些不真实了。
但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觉得并非难以理解。
因为根据锦衣卫的大概统计,明末这个时期,士绅阶级的人数足足有五十万之多!
这其中包括科举功名者,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还有现任或致仕的文武官员。
这些人的数量在明末这个时期的人口总数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若是加上他们的家人,那么明末这个时候的士绅阶级足足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
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
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哪怕是级别最低的秀才,一般名下也有五百亩左右的土地。
当然这些土地一般都是挂名的,为了就是偷税漏税。
级别最高的,比如之前的周延儒、现在的英国公,名下的土地更是高达几十万亩!
毫不夸张的说,五十万人的士绅阶级最少占有了大明一半以上的土地!
并且这些土地之前从来都是不交税的!
想象一下,百分之二的人口却占据了整个国家一半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都不交税,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事情
明末之所以会灭亡,这五十万人最少也有一半的责任!
而朱慈烺对这些人都是一视同仁,直接收缴从万历年间至今差不多一百年的欠税,所以这才有了这么多的银子!
总的来说,他也算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
毕竟从古至今,可从来没有哪一个皇帝或者太子能够一下子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当然,银子这玩意儿多了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儿,因为有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
不过好在这些银子都在朝廷手里,所以暂时也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而且银子多了,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比如修缮那些年久失修的官道,让商旅行人往来更加便捷。
比如扩充军队,购置精良兵器、粮草,以及继续研发新的火器,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再比如继续大量从海外购买粮食等物资。
亦或者直接修路!
总而言之,将来朱慈烺要做的事情可多了,而这些事情都离不开大量的钱财支持!
想到这儿,朱慈烺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如今的大明,总算是越来越好了。
果然,当天半夜的时候,押送税收的京营便抵达了京城。
按照朱慈烺之前的交代,三成以上的金银和五成以上的奇珍异宝都被秘密送到了东宫,剩下的才被送到了户部。
第二天,恰好是上朝的日子。
太和殿外,晨光熹微,金色的光辉洒在汉白玉台阶上,显得熠熠生辉。
崇祯在经历了十天左右的求仙问道后,今日也必须出席朝会。
毕竟他这一去悄无声息的,如今归来,怎么着也得在朝堂上露露脸安抚一下群臣。
不过朱慈烺有点担心崇祯会因为昨天‘操劳过度’缺席早朝,所以昨天晚上就特意派人前去提醒了一下。
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朱慈烺这才放下心来。
这不,第二天一大早,崇祯便身着龙袍,神色庄重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当看到崇祯那熟悉的身影稳稳地站在朝堂之上,且未身着道士装扮时,群臣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要是崇祯穿着一身道袍坐在龙椅之上的话,那么最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官员会直接心态炸裂!
(ps:查了很多资料,都查不出明末时期具体的白银储量,但根据一些资料,光是京城的勋贵和山西八大皇商就有1.5亿两白银了,再加上这个数字是全国的,所以四亿两其实并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