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反直觉的观点(1/2)
第146章反直觉的观点
将魂骨的获取和新式魂环法绑定起来,想要获取魂骨就必须要用新式魂环法吸收魂环,这看似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一方面可以让新式魂环法迅速被人们接受,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魂师对魂兽的杀戮。
但想得再深一些的话,就会发现这会导致非常不好的结果。
一件事带来的影响是需要辩证看待的。
一个显然而见的事实是,不同人群对魂环和魂骨的需求力度并不相同。
比如说低等级的魂师群体,他们对于魂环的需求力度肯定是更大的,因为他们的魂力提升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会更容易到达每十级的等级瓶颈。
这样一来,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利用新式魂环法来获得魂骨。
然而高等级魂师以及潜力耗尽的中等级魂师情况却完全相反,一方面他们的魂环空位已经不多,也就是通过新式魂环法获得魂骨的机会不多。
而另一方面,他们的魂力提升速度也比较缓慢,多少年都未必能够抵达境界瓶颈,得到获取魂环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魂力提升速度快的低等级魂师群体却能猛猛地吸收魂骨,那么这些高等级魂师和潜力耗尽的中等级魂师会怎么想呢
会不会心里不平衡,会不会产生一些阴暗的想法呢
这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那么矛盾也就由此产生了。
掌握的暴力和所得利益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冲突,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教训。
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夏历史上的世家,他们把控了上升的渠道,掌握了知识的获取和解释权。
虽然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武力,但是和广大的寒门甚至是平民比起来,却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最后就“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了。
而在斗罗世界,武力主要掌握在魂师群体之手,越高级的魂师实力越强。
即使是考虑人数的因素,潜力耗尽的中等级魂师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要知道,在魂师群体之中,大部分人的天赋都是比较一般的,他们一辈子都未必能够突破为高阶魂师,只能够在中阶打转。
而他们所掌握的力量又还算可以,至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和高阶魂师所组成的这个群体,实力要远远超过低等级魂师群体。
一旦魂骨的获取和新式魂环法绑定起来,那么前者所能造成的破坏将是巨大的。
到那时候,杀人夺骨这种行为恐怕将会泛滥。
甚至连目标都不用仔细挑选,只要找一个年龄小并且魂环是复数的杀了,就大概率能够拿到至少一块魂骨。
就跟开盲盒一样,盲盒里面大概率会有魂骨,区别只是有几块而已。
如果出现了这种局面,斗罗世界必将陷入大规模的混乱,以至于进入战乱时代。
而且这种战乱时代是很难收拾的,哪怕是天降猛人都未必能处理的好。
要是再把魂兽势力给惊动,让它们也参与进来的话,恐怕会更加的热闹。
到那时候,什么武魂殿上三宗下四宗肯定都得洗牌。
比比东努力一辈子直到成神还没完全做成的事情,尘锋现在就可以做到。
当然了,如果做了这种事情,尘锋这个天才学者的名声多半就彻底臭了,指不定要跟洗头佬一样,被栽一个恶魔的名头在身上。
不过,因为某个种族的作死能力,洗头佬在地球上的名声已经从差评如潮提升到了褒贬参半。
至于未来会不会继续提升到特别好评甚至是好评如潮,那就不是尘锋所能得知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将魂骨的获取和新式魂环法绑定起来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尘锋想要报复世界,那他倒是可以用这一招来个“乱武”,但可惜他的心理很健康,也不像比比东那样经历过痛苦的事情,所以他自然不会这样做。
既然不能这样做,那么就得找到一个制作出实体魂骨的办法,而这个办法的前提就是要能刻画出魂兽体内的回路。
对于这个问题,唐三首先提出了一个笨办法。
那就是人为的死记硬背,将魂兽体内的回路通过魂力交融的方式,一点点的记忆并且绘制下来。
听了他这个办法,尘锋点了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个可行的思路,就是需要的时间长了些,工程量也大了些。”
个几十年的时间,发动足够多的人手,这件事确实是有希望完成的。
至少可以把常见的有用的魂兽体内的回路给统计出来,编一本魂兽回路大典之类的玩意儿。
不过尘锋还是有些不甘心,他总觉得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解法。
而小舞在这时候开口问道:
“如果魂骨的形成要素有魂兽的魂力、血肉和魂力回路,那么这三者加起来和一只完整的魂兽有什么区别呢”
尘锋愣了愣,看向她说道:
“你的意思是……直接把一只完整的魂兽作为实验要素之一,然后添加其他的实验要素,来完成这个魂骨实验”
“呃,我,我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行。”小舞有些迟疑地说道。
“用完整的魂兽来获得魂骨,不就是猎杀魂兽吗”独孤博在一旁说道。
“但是猎杀魂兽获取魂骨的概率很低,在活着的魂兽身上获得魂骨的概率……呃……”小舞说着说着就顿住了。
因为直到如今,从活着的魂兽身上获取魂骨也只有一例而已。
算成功率的话自然是百分百,但这个成功率实在是没有什么说服力。
“实际上,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尘锋缓缓的说道。
“什么问题”独孤博问。
“有一种说法是魂兽在临死的时候,如果有强烈的情绪波动,比如说不甘或者是憎恨,那么产生魂骨的可能性会更大。”
听到尘锋这句话,小舞的脸色变沉了一些。
而尘锋则继续说道:
“而我在思考的是,这个条件的关键到底是强烈,还是不甘或憎恨这种情绪呢”
他顿了顿,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