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时间差,上下割裂(2/2)
养猪场还剩下978头猪,存栏数大幅减少,不过没关系,猪场还有300头怀孕母猪,很快就要产崽了。
现在方唯不缺点数,他决定先把【种植区】和【育林采摘区】的等级继续提上去。
如今这两个的区域的等级都是13级,再升一级就是14级。
【归属(临时)土地】【农田】【种植区】
【区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150万亩)】
【区域等级:(14级,0\5000万)】
【区域属性: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加速生长、增产增收】
【在此区域内种植,全属性额外增加140%(70%),育种遗传稳定性+1】
【临时土地】【林地】【育林采摘区】
【区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300万亩)】
【区域等级:(14级,0\5000万)】
【区域属性:辨别、探查、加速、强壮、高抗性、高品质。】
【在此区域内育林采摘,全属性额外增加70%,属性翻倍+1】
【总点数:3112270点。】
在消耗了2000万点点数之后,方唯将【种植区】和【育林采摘区】的等级都提升到了14级。
这一次没有拿到大礼包,可区域面积已经扩大到了很吓人的程度。
公社其他大队的秋收工作结束要晚一些,所以方唯直到今天,才把各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请来开会。
“大家接下来该准备种植油菜了吧我有个想法,咱们通力协作,培育出一种高产的油菜品种。下塘大队已经有了目前的品种,你们16个大队每家抽一个生产队做试验,如何”
既然已经进行指定,那就得发挥应有的效果。
方唯打算在不耽误菜籽油产量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抽出来1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种植一种油菜,然后从中筛选出产量大、出油率高的品种。
这就叫广撒网,逮着哪条大鱼算哪条。
“我们没意见!”
大家商量了一下,结果16个大队无一反对。
这件事原则上获得了通过,剩下的细节工作就交给【协调小组】继续推进。
方唯名义上是协调小组的组长,但他其实并不参与具体的工作,而是由郑虎和另外两人负责。
接下来大家都忙活了起来,有人专门去搞回来了各种油菜种子,按照协调小组的安排,抽出16个生产队进行试种。
方唯还没有和他们说明年的种植计划,但育种这条路他们是走定了。
年底算不上农忙时节,各大队的油菜种好之后,大家就闲了下来。现在社员们聊的最多的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今天让育种明天让种粮,搞得大家都无所适从。
县里的姚主任专门抽了一天的时间来到了瑶岭公社,他不断的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要求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队长必须正确认识县里的决定。
育种工作应该交给专业的部门去做,比如像县育种基地,其他各队应该安心搞好农业生产,生产更多的粮食。
方唯等17个大队的干部全都一言不发,你说你的,明天该干嘛干嘛。
县里也好、公社也好,不能强行安排生产计划,一般都是通过下达任务来调节。比如像通过交公粮和征购粮来调节各队的种植品种,保证主粮的生产。
“反正该说的我都说了,从明年开始收购站就不再收购【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除非你们能搞出来定型稻种。”
姚主任见这些人不死心,干脆就摊牌了。
底下还是没反应,搞得他自己都觉得很无趣,然后便宣布散会。
他觉得有些人是这样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吃了亏自然会认清现实。
方唯等人离开了公社,其他的人也没回去,而是直接来到了下塘大队。现在的情况已经明朗了,人家就是见不得有人过上好日子,这是要断了他们培育稻种的念想。
“既然这样,我就说一下来年的生产计划。”
所有人都等着方唯拿主意,所以他就不再隐藏自己的想法,而是正大光明的说了出来。
“姚主任不是说了吗让我们有本事就搞【南光二号】定型稻种,那我们从春播开始就全面培育这种稻种。
之前我去各队看了看,土壤条件基本上适合,那咱们就各大队一起上,全都生产【南光二号】定型稻种。”
方唯这番话一说,本来还有点声响的会议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才有一个大队的支书问道:“方支书,不是我不相信你,我这些大队真的能培育出来定型稻种”
实际上有疑惑的可不止他一个人,这么多年谁都知道只有下塘大队才能培育定型稻种,据说是因为水土原因。
而瑶岭公社其他的16个大队,都只能生产次一级稻种。
这个事情已经在大家心里变成了常识,所以这个变化才让大家感到疑惑,这到底能不能行
“是的!我想大家还记得之前的那次大旱吧我们下塘大队为了帮助大家,将井水抽出来给周边的大队灌溉。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反正你们的耕地现在看起来已经可以培育定型稻种了。还有就是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技术上也有一些进步。”
方唯仗着自己是育种方面的专家,开始还睁着的眼睛说瞎话。
或许是他在育种方面权威已经深入人心,在坐的各位还真就接受了说法。说实话,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放手一搏。
什么理由不重要,他们只需要方唯的一个承诺。
现在人家说了16个大队的土壤完全适合培育【南光二号】稻种,他们只能选择相信。
接下来,方唯又说了培育高产经济作物种子、高产蔬菜种子等事情,总之就是为了确保各大队的收入不会大幅减少。
“方支书,那我们的口粮怎么办”
“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种呗。稻种又不是不可以吃,最多就是多费点肥料多费点水,你们还在乎这点成本吗”
“那行,我们听你的,明年就这么干。”
大家在一起越聊兴奋,要是能成功培育出来定型稻种,到之后看那些家伙怎么说
别看姚主任和辛主任等人来势汹汹,因为都是从外地调来的,根本没什么根基。
现在他们的做法已经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根本就没有人听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