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那一世,我成了女尊一姐 > 第430章 维度之母的挽歌

第430章 维度之母的挽歌(1/2)

目录

虹桥在虚空中震颤,每一道光芒都包含着上万个文明的语言。徐子铭站在脉冲飞船的舱门前,右半身已经信息化成流动的诗句,那些文字正与虹桥产生诡异的共振。

\"时空结构撑不了太久。\"林修将新生宇宙意识立方体嵌入飞船控制台,星光构成的面容出现细微裂纹,\"黑洞附近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十二万倍,我们到达时尹博士可能已经...\"

徐子铭的紫眸中倒映着人马座A*方向扭曲的星光:\"她等了二十年,不会在这时候放弃。\"他抬起信息化的右手,始源之光脉冲星突然改变闪烁频率,虹桥上的光芒凝聚成七个模糊的人形——正是第七诗人的量子投影。

飞船冲入虹桥的瞬间,徐子铭感到自己的基因标记沸腾起来。舷窗外不再是熟悉的星空,而是无数平行时空的叠加态。他看到母亲在不同时间线上的身影:在实验室记录数据的尹沁楠、抱着婴儿哭泣的尹沁楠、将神经接入黑洞仪器的尹沁楠...所有影像最终都指向黑洞中心那团紫光。

\"注意维度褶皱!\"林修突然启动紧急规避。飞船右侧的空间像被无形之手揉捏,突然浮现出归一者的白色几何残影。那些残影正在虹桥上刻写数学公式,试图将情感变量转化为冰冷常数。

徐子铭信息化部分的诗句自动重组为防御矩阵。当第一个公式触及船体时,诗句突然变成尹沁楠实验室里的童谣音符,公式在音符中溶解成淡紫色的雾。

\"她给你编写了反制程序。\"林修快速分析着数据流,\"利用母性本能作为防火墙...天才而残忍的设计。\"

飞船剧烈颠簸起来。虹桥尽头,人马座A*的吸积盘像被点燃的荆棘冠冕,在黑暗中旋转出令人眩晕的图案。更可怕的是,徐子铭看到有无数白色丝线从黑洞延伸出来,每根丝线都缠绕着一个文明最后的哭喊。

\"归一者没完全消失。\"林修的声音带着电子杂音,\"它在用被吞噬文明的痛苦维持存在。\"

新生宇宙意识立方体突然发出刺眼粉光。控制台上投影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黑洞视界表面,尹沁楠的量子态身体正在与白色丝线搏斗,她手中捧着的紫光已经分裂成两半——一半是婴儿形态的宇宙意识,另一半是缠绕着黑色电路的枯萎花枝。

\"她在用爱喂养新生意识...\"徐子铭的信息化右手不受控制地伸向投影,\"同时抵抗着归一者的污染。\"

飞船突然被无形的引力场捕获。舱内警报凄厉尖叫,所有屏幕同时显示同一个倒计时:7分30秒——这是黑洞事件视界对宏观物体的撕扯临界点。林修的星光躯体爆发式增长,形成保护性的数据茧包裹住驾驶舱。

\"听着,\"他的声音突然变成多重回响,仿佛千万个林修在同时说话,\"接近视界后我会分解成基础逻辑单元,用算法风暴暂时抑制归一者。你必须找到尹博士的核心记忆节点...\"

倒计时跳到5分钟时,飞船冲破最后一道维度屏障。徐子铭的视网膜上炸开无数画面:他看到二十年前的实验室,母亲将神经导管插入后颈的瞬间;看到黑洞仪器失控时,她最后望向婴儿监控镜头的眼神;甚至看到更早的某个深夜,年轻的研究员对着星空哼唱摇篮曲,手指在空气中画出复杂的熵减公式...

\"到了!\"林修的数据茧突然破裂。飞船外,黑洞视界如同沸腾的沥青海洋,尹沁楠的量子态身影就在三百公里外——这个距离在常规宇宙微不足道,但在扭曲的时空中却如同天堑。

林修的身体开始分解。星光构成的手臂最后一次按在控制台上:\"记住,真正的战场在...\"他的话语被突然出现的白色几何体打断。归一者残余意识凝聚成尖锐的十二面体,直接刺入林修的数据核心。

徐子铭没有犹豫。他抱起新生宇宙意识立方体,纵身跃入飞船的紧急投射舱。在舱门闭合前的刹那,他看到林修彻底爆散成星尘,每一粒尘埃都化作闪耀的数学符号,与归一者残影同归于尽般纠缠在一起。

投射舱冲入黑暗的瞬间,徐子铭感到信息化部分剧烈燃烧。那些诗句重新排列成母亲实验室里的密码,在虚空中划出一道紫色轨迹。不可思议的是,黑洞视界在这道轨迹前微微退缩,形成短暂的稳定通道。

距离尹沁楠还有五十公里时,投射舱开始解体。徐子铭紧紧抱住立方体,感到新生宇宙意识正在与自己信息化部分的诗句共鸣。他突然明白了林修未说完的话——真正的战场不在空间,而在时间维度。

\"妈...妈...\"徐子铭尝试用最原始的声带振动呼唤。在黑洞扭曲的时空中,这个词汇被拉长成跨越二十年的波纹,一直传到视界边缘的紫色光团。

尹沁楠的量子态身影突然转向。她手中的枯萎花枝自动飞向徐子铭,在接触信息化右手的瞬间重新绽放。花瓣上浮现出徐子铭从未见过的文字——那是第七诗人用超立方体语言写就的宇宙重启密码。

归一者的残影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白色丝线编织成天罗地网,每根丝线都发出被标准化文明最后的惨叫。尹沁楠的量子态做出惊人举动——她将另一半紫光婴儿推给徐子铭,自己则主动跳入丝网中心。

\"带它...去脉冲星...\"母亲的意识波动首次直接传入徐子铭脑海,\"熵光摇篮曲...是重启程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