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玄学美人通阴阳,疯批权臣撑腰宠 > 第175章 博闻强识的傅大人

第175章 博闻强识的傅大人(1/2)

目录

程氏握着明舒的手:“事已至此,你也别无选择。还好三少爷也一起去,他这人虽说脾气古怪,可能力是有的,总能护你一护。”

“你长姐的婚事,我来帮忙,窈窈和小澈,我也替你看着。总而言之,帝京的事你不必操心,一切有我。”

“下午我让年嬷嬷收拾了些东西,你等会看看哪些能带上。”

又取出一沓银票,“我猜你肯定把钱都给你长姐做嫁妆了,这些你带着,出门身上不能没钱,你不许拒绝。”

程氏的话跟连珠炮似的,明舒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但,也不必插嘴了。

明舒的眼眶有些湿润,她忍不住上前抱了抱程氏:“二伯母,谢谢!你把我要说的话都说了,我没想到的,你也替我想了。”

程氏拍拍她的背,声音也有些哽咽:“谢什么?平平安安回来就好!”

*

是夜,明舒犹豫再三,还是为这次的远行卜了一卦。

蹇卦,下下卦。

象曰: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

明舒盯着卦象看了半晌,重重叹了口气。

意料之中。

窗外起了风,吹得桌上的书卷翻了起来,毛笔在案桌上滚动。

明舒便起身去关了窗。

回来收拾被吹乱的书卷和毛笔,不期然却愣住了。

桌上用来占卜的一枚铜钱竟然掉在了地上。

这风,吹得动铜钱?

不过,比这事更让明舒纳闷的是桌上变动的卦象。

桌上的铜钱少了一枚,便不属于易经六十四卦,那么——

之前的卦象还作数吗?

明舒捡起地上的铜钱,捏在手里,忽然松了口气。

就当不作数吧!

*

翌日,天还没亮透,明舒和傅直浔便出发了。

傅言善和程氏带着三个孩子,也早早起了,送两人出门。

大山并不知两人去做什么,嘟囔着:“要是我也能一起去就好了!这帝京真是没什么好玩的……”

程氏一巴掌拍在大儿子脑袋上:“闭嘴!”

小树眼巴巴地看着明舒:“三嫂,你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带当地的特产哦!”

程氏又给了小儿子的脑门一巴掌:“就知道吃!”

明舒笑着点了点头:“好啊,一定带特产。”

傅湘把两张符纸交给明舒和傅直浔:“这是我跟清虚道长学的,感应符。你们在上面各滴一滴血,如果对方有危险,符纸就会指路。出门在外,要彼此照顾。”

顿了顿,她又加了一句,“我的感应符比清虚道长的更灵。”

明舒倒很是意外。

她知傅湘自打去过阴界,魂魄齐全后,天赋也随之苏醒。

她本想好好教的,但实在分身乏术,便让清虚道长有空带带傅湘。

没想到,傅湘的玄学天赋竟如此之高。

“谢谢。”她郑重收下。

傅直浔也朝傅湘点了点头。

辞完别,两人便分别乘坐马车,前往城门口与治水队伍会合。

等入了治水队伍,明舒就是戴着面具的灵微真人。

朝廷给各部都配了一辆马车。

不过大部分官员乘坐的都是自家马车,路途遥远,自然是自家的坐着舒服。

明舒坐的便是程氏替她准备的马车,外面瞧着朴素,里面却宽敞又舒适,座位是可折叠的,拉开来便能躺着睡觉。

明舒、木樨和陈恩、清虚四人共乘。

而朝廷配给钦天监的马车,孙一修和他的随从坐了。

明舒有些奇怪,孙一修怎么不带自己的主簿?

毕竟前路凶险,多个主簿,多一份力量。

不过看着孙一修一脸的丧气样,两人又不熟,她便也没问。

一日十二个时辰,几乎有十个时辰,一行人都在赶路。

经过驿站必定换马,再吃顿饭,睡觉就不一定了。白日是一定要赶路的,晚上能赶就赶,不能赶创造条件赶,总而言之,拼了命去朔州。

前面三四天还好,大家虽有怨言,但也没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