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败家子基金(2/2)
还是由家族包括集团经济研究院最高组,共同制定的。
主要还是吧,老陈家产业太多了,他们家要是真的因为二代三代塌了,他旗下所有产业都要大受影响。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集团每年都要提高现金储备。
家族更要制定一系列继承权包括财产分配权,来提前避免二代或者三代接班人风险。
为了家族百年,他很多东西都是防患于未然。
苏小熙的赚钱能力,并不会转嫁到陈路身上。
像他们这样的家族,二十四岁之前就能完全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具备赚钱能力。
一旦不具备那就只能进败家子基金,给陈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要是真的进败家子基金了,二屁丫估计能笑晕在卫生间。
见过蠢弟弟,没见过这么蠢的亲弟弟。
但凡进了这个败家子基金,那意味着陈路未来十年时间都无法拿到任何集团的分红权。
等于失去了十年财产继承权。
当然,就他那性格,每个月给他一千万也能过得很好了。
毕竟他又没有任何买车买房的需求,他自己同样在哪都有大别墅。
每个月一千万纯当零钱,绝对也能过得非常不错了。
陈平生其实也跟常福提议过搞这样一个家族基金,但那家伙因为只有常大林这么一个儿子,自觉搞了也毫无意义。
他跟杨倩的财产,最后都只能落在常大林身上。
这家伙,风险意识那叫一个低啊。
他不也只有陈路一个亲儿子,他要是没那个创造财富的能力,照样只能进家族基金。
二代们不需要为了工作而努力,那就等于拥有无限空余时间。
哪怕日常当中为了打发时间,很多人也能各种各样的沾上不良习惯。
这个时候败家子基金的意义就来了。
不管你习惯如何,反正一个月就这么多钱,家族一切商业资产都会只有使用权,而不具备任何转卖或者抵押贷款权。
这就等于从源头上切断了一切败家根源。
按老陈家现有的资产储备,哪怕后代都出一些败家子。
只要有败家子基金在,家族也能正常廷续五百年以上。
这要是没有,说不定一代两代就给你败得精光。
二屁丫钱厉害,赚钱更厉害。
她每年不一个人掉几十上百亿,心里是极不痛快的。
陈平生也很难理解她为什么一年要掉这么多钱。
买飞机就跟买玩具一样,去了国外现在都是开飞行汽车。
国内这个技术也有了,只是人口密集,空中的限制还太多。
路面上撞个车还好,空中要撞一块了,掉下来的东西都不知道要砸死多少人。
那些顶级汽车,早就不局限于单纯的陆地超跑了。
上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国内禁空,她也只能在国外玩罢了。
等到苏小熙过来找她的时候,两个都是孕妇,能聊的话题也不少。
二屁丫也是尽心尽责的教,她虽然在心里嘲笑陈路天赋,但这唯一弟弟真进了败家子基金,脸上最不好看的不是别人,而是她父母啊。
老陈家唯一儿子,居然只能每个月靠领家族一千万当生活费。
这说出去都是笑话,谁脸上都无光。
但规矩定了就是定了,一旦轻易能被打破的规矩,这还能叫规矩吗
好比集团早些年定下的一个规矩,禁止旗下一切高管亲属再次进入集团。
啥意思呢
也就是说,但凡在集团担任管理层位置的,他亲属都将失去进入集团的机会。
当时这个集团制度颁发的时候,整个集团所有管理层全部失声。
啥意思呢
大家都反对呗,理由一大堆,借口也是各种各样。
不好的东西能跟你说出一万条,哪怕这样还是执行下去了。
原因就一个,随着集团发展越来越大,很多人私心都开始泛滥了。
每过两年,集团就要定期清理各种各样的关系户。
而这些关系户又是最快能抱团的。
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整个集团,公平公正的选人提人制度。
后面经济研究院包括顾问团都无法执行这一条例,只能重新请出陈平生了。
如此困难重重,遭管理层包括高管团一致反对的建议,也只能由陈平生执行了。
也只有他才具备那个绝对威望,能将这一致反对,且长期来看肯定是对集团发展大好的建议执行到位。
唯一能避开这一条例的也只有陈家人。
避开前提也是有很多条件的,好比陈路,他进了集团也要受顾问团,包括管理层以及经济研究院的共同影响。
没那个能力,哪怕他是陈平生唯一儿子,同样坐不了高位,拿不到任何集团的执行控股权。
这就是多方共同约束。
他不让管理层亲戚再进集团,管理层同样也可以约束陈姓人在集团的所作所为。
到了这一步,才能真实的体验什么叫创意易,守业难啊。
已经五十多岁的陈平生,虽然已经完全处于退休状态。
但京城那边每年都有的顶层代表企业家民营大会,他都是要去参加的。
另外还会带着安安包括二屁丫,不定期的去拜访一些退休大人物。
跟他关系大好的一些人,甚至是早期腾影集团的支持者,不少都到年龄退下来了。
只是人退,影响并没退多少啊。
一个大家族,甚至是顶级家族,哪是一个位置退休就能决定的。
他跟国内一些顶级家族真正意义上的掌权人,长期都是保持良好联系的。
甚至大家还会经常坐一块探讨全球经济,包括家族延续发展的问题。
他能提供极高的商业影响,别人也会有一定的正治资源与他交换。
这种正治资源,陈平生已经不需要用在自己身上了,他的能量,岂是一星半点。
所有跟正治挂钩的资源,都被他用来辅助家族体制内的进步了。
也就是辅佐肖雅包括肖乐,以及后面进入体制内的陈家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