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包公的仕途之路4(1/1)
孙财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但仍咬牙狡辩:“大人,仅凭小人行踪诡异,怎能就断定小人与这案子有关?这实在是冤枉啊!”
包拯目光如炬,盯着孙财说道:“你莫要心存侥幸。本府断案,向来重证据。如今种种迹象表明,你嫌疑极大。若你能主动招认,本府尚可从轻发落,否则,一旦证据确凿,你定是罪责难逃!”
孙财心中暗自盘算,仍妄图抵赖,哭丧着脸道:“大人,小人真的是被冤枉的呀,求大人明察。”
包拯冷哼一声,看向公孙策:“公孙先生,把我们所掌握的关于孙财近期的行动线索说来听听。”
公孙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人,据调查,孙财近期与一些江湖闲散人员来往密切,而这些人,正是参与偷盗绸缎的贼人平日所结交之人。并且,孙财的绸缎庄近期生意惨淡,与钱富的绸缎庄形成鲜明对比,孙财一直对钱富心怀嫉妒,有足够的作案动机。”
包拯听完,再次看向孙财:“孙财,你还有何话说?”
孙财此时内心慌乱无比,但仍心存一丝侥幸,狡辩道:“大人,小人与那些人结交,不过是生意场上的应酬。至于嫉妒钱富,做生意有起有落,这也是常有的事,怎能因此就认定小人指使他人偷盗呢?”
包拯见孙财如此顽固,不禁大怒,喝道:“来人呐,大刑伺候!本府看你还能嘴硬到几时!”
衙役们立刻上前,准备动刑。孙财见状,吓得脸色惨白,连忙喊道:“大人饶命,小人招,小人招!”
包拯示意衙役停下,冷冷地说道:“说吧,从实招来,否则,本府绝不轻饶!”
孙财颤抖着声音说道:“大人,小人一时鬼迷心窍,因嫉妒钱富生意比我好,又得知他有一批要上供给朝廷的西域进贡绸缎,便想雇人偷走,让他生意受损。小人在城中结识了一些江湖混混,便花重金指使他们去偷。小人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是被大人查了出来。”
包拯怒目而视:“你为了一己私利,竟敢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偷盗朝廷贡品,此罪不轻!那你说说,你为何要让他们把绸缎藏在城西破庙?又为何一直蒙着面与贼人联系?”
孙财低着头,不敢直视包拯,说道:“大人,小人让他们藏在城西破庙,是觉得那里偏僻,不易被发现。至于蒙着面与他们联系,是怕事情败露,被人认出。小人真是悔不当初啊!”
包拯沉思片刻,又问道:“你可知那批绸缎如今在何处?”
孙财赶忙说道:“大人,小人得知大人在追查此案后,害怕事情暴露,便让他们将绸缎转移到了城外的一处废弃仓库里。”
包拯立刻下令展昭:“展护卫,你速带王朝马汉等人,前往城外废弃仓库,务必将绸缎找回。”
展昭领命而去。不多时,展昭等人便带着找回的绸缎回到府衙。包拯看着失而复得的绸缎,心中稍感欣慰。
包拯再次看向孙财,严肃地宣判:“孙财,你因嫉妒他人,雇凶偷盗朝廷贡品,其心可诛,其罪当罚。来人呐,将孙财打入大牢,听候发落。那几个参与偷盗的贼人,同样罪责难逃,与孙财一同收监。”
孙财和几个贼人被衙役们押了下去,嘴里不停地喊着“大人饶命”。
包拯捋了捋胡须,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此案虽已告破,但往后此类案件恐还会发生,我们还需加强对城中治安的管理,不可懈怠。”
公孙策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全力协助大人,维护好瀛州的安宁。”
展昭在一旁说道:“大人,此次能顺利破案,多亏了大人明察秋毫,以及公孙先生的妙计。”
包拯笑着摆摆手:“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展护卫与王朝马汉他们在抓捕贼人时,身手不凡,英勇无比,也是大功一件。”
众人相视一笑,府衙内的气氛稍显轻松。而经过此案件,瀛州百姓对包拯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包拯公正严明、断案如神的名声也在瀛州城传得更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