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军西进(2/2)
当然了,途中的趣事,算不得什么,反正对于叶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即使刘伯温不提醒,他心中也知晓,这是某些人想要麻痹他,让他安心西进,不要找理由和借口拖延而已,若不然真当他们这般好心不成。
出于某种莫名的恶趣味心思,叶白暗中下令,放开了军容、军纪的管控,在面对地方官府送来的酒肉之时,也故意表现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
反正这样的表现,才更加符合一支充斥着大量新兵的新建部队的样子,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无非就是作秀而已,说不定还能够让某些人产生误会,迷惑一下对方。
到底有没有用,叶白不知道,他也压根就不在乎,不过是长途行军过程的一剂调剂而已,让行军的路上没有那般枯燥罢了。
对于这等小孩子赌气一般的行径,刘伯温心中感觉有些好笑,可却也没有劝阻什么,反倒是积极地出谋划策,弥补叶白计划中的漏洞,吩咐加有迷惑性。
只能说刘伯温能够辅佐朱元璋打下明朝近3百年的国祚,并且还能够得到善终,除了本身智谋超群之外,对于人心的了解和把控也是极强的,在看穿了叶白的恶趣味心理之后,竟然还懂得投其所好,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
一路畅通无阻,甚至可以说是游山玩水一般地进入石门郡境内,气氛陡然就一变,尽管还没有抵达前线,但沿途路过的村镇乃至县城,都能够感觉到百姓们神情凝重,显得有些萧条。
不用说,这肯定是草原骑兵入侵,右武卫连战连败,损失惨重的消息没有能够隐瞒住,被石门郡的百姓们给知晓了,才会如此忧心忡忡、民心不稳。
甚至叶白都忍不住有些怀疑,这个消息极有可能是某些人故意散布出去的,或许是入侵的草原游牧民族,与各国纠缠这么长时间,他们也学会了某些小手段,干出这种事情来,是半点都不稀奇的。
除了草原游牧民族,大秦王国内部的某些势力,也同样有足够的理由做出这等事情来,至于到底是哪方所为,叶白反倒没有什么去深究的意思,只是让锦衣卫留意一下,反正双方日后基本上不可能成为朋友。
草原骑兵的入侵,右武卫吃了大亏,多个府县遭受到了劫掠,但也并未全境沦陷,毕竟草原骑兵只有10万,而且本身就不擅长攻城,只是将西面几个府给打烂了而已。
郡城以东的府县,虽然局势不妙,连驻守的府军也大部分都被抽调到西面支援,可毕竟没有被战火所波及,气氛有些凝重,却也算得上是正常。
到了郡城,郡衙的官员们全体可谓是望眼欲穿,以姚广孝为首的各级官员们带着大量的酒肉前来劳军,可谓是低声下气的,给足了叶白面子。
有人劳军,叶白自然是来者不拒,亲自将姚广孝等人引进了大营,借花献佛,好生款待了一番。
作为军中的武将,不光是饭量大,这酒量也是不差的,而且喝酒相当豪爽,可不习惯用小巧的酒杯,而是用碗喝。
那些随同姚广孝前来的官员们,什么时候见过这等阵仗,他们自诩为文人,对于武将向来都是有些看不上眼的,认为他们太过粗鄙,是粗俗的武夫,很多行为都有辱斯文。
可是现在有求于人,他们可不好搞什么文人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哪怕心中非常不爽,却也不得不舔着脸陪右军的将领们喝个痛快,以免被人认为他们不给面子。
喝过酒的人都知道,习惯了喝慢酒的人,陡然喝急酒、快酒,除了某些天赋异禀的家伙之外,很少有人能够快速适应下来,不管酒量多好,都会大打折扣,比起平时更加容易醉。
在右军将领们地刻意之下,这些文臣们连吃菜缓解酒劲的机会都没有,被一个个将领冲上来敬酒,又不能不喝,一碗接一碗,这场酒宴还没有吃到一半,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一直高坐主位的叶白、刘伯温、姚广孝还有满宠等人,并没有说话,只是冷眼旁观,全然不在乎这些文官们出丑。
等到亲卫们,将一个个喝得烂醉如泥的文官们送出大帐,尚且还没有喝过瘾的武将们,也在岳飞的严令下,相继离开了大帐,将空间留给了几位。
这一切都是姚广孝和刘伯温临时定下的计策而已,算不得高明,两位聪明人,甚至都不需要专门的沟通,当着其他文官们的面,几个眼神就彼此明白了对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