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容家祠堂(2/2)
顾安离开书房。
接着,他骑马出城前往郊外镇北军大营。
当到达镇北军大营前,他忽然记起自己身无令牌进不去,刚想要转头回城同青年监军取令牌,却不想守门的士兵看见他的身影后,几步上前行礼:“侯爷有命,日后您来了无需令牌也可进营。”
顾安握着缰绳的手一紧,他立马想起军中上下对镇北侯的评价,公正无私军纪严明······
如今却为他打破规矩。
顾霖将马交给士兵,而后抬腿进入军营。
他一进去,原本在巡视军营的平进看见他的身影,而后走过来,面容冷硬目光却难得和缓。
平进语气微冷:“侯爷在帐中等你。”
顾安抬手作揖道谢。
看着对方渐渐远去的背影,平进眼神恍惚一下,片刻,他收回目光重新回去训练士兵。
顾安来到营帐前,亲兵先进去通报,镇北侯听见声响,抬头皱眉:“本侯不是说过无紧急要事不必进来汇报吗?”
镇北侯语气略带不耐与心烦,可见亲孙子抗拒他不想认他,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亲兵面带喜意回道:“侯爷,小少爷来找您了。”
“你说什么?!”
镇北侯意识到亲兵说了什么后,立马道:“还不快请进来。”
亲兵转身就要离开,镇北侯起身叫住他:“不!本侯亲自去。”
说完,镇北侯走下来,越过亲兵大步朝外走去。
亲兵进帐通传后,顾安便站在原地,他没有东张西望,微抬眼眸观察眼前的主帅营帐,除了比寻常将领居住的帐篷大一些外,看不出任何属于三军主帅应有的奢华。
由此可看出居住之人简朴至极。
片刻,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顾安似有所感看过去,却见不是亲兵,而是镇北侯亲自前来。
“珩······安儿”
青年监军的劝言萦绕在耳边,镇北侯看着身前不远处的少年,虽心下喜悦对方来找自己,却不敢太过靠近对方,让对方感到不适。
顾安抬手作揖:“见过侯爷。”
虽然知晓眼前之人是自己的祖父,但顾安与对方并不熟悉,一声祖父仍是叫不出口。
好不容易与孙子重逢,对方却恭恭敬敬地唤他为侯爷。
镇北侯握紧铁掌,胸腔涌起一股酸涩,从前产生这种感觉,还是在十几年前痛失儿子儿媳老妻时。
他抬手想要摸摸身前少年的脑袋,却见对方早已长成八尺男儿,不是孩童任人揉头。
铁掌落在对方略显单薄的肩上,镇北侯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本······我是你祖父。”
镇北侯生涩地拍着少年肩膀,怕力道重了伤了对方。
感受着肩上宽厚手掌,顾安身体一僵,并不是没有人像对方这般拍过他的肩,从小到大,顾叔经常摸他的脑袋,安慰他给予他鼓励,自他长大后,顾叔不好再摸他的脑袋,就转为拍拍他的肩膀,可年轻哥儿的手掌纤细柔软力道轻柔,不似对方恒战沙场多年,即便隔着几层衣物,仍就能感受到掌间的宽厚粗粝,和久经战场的杀伐气息。
这是顾安第一次感受到作为家人的成年男子对他的亲近,不同于顾叔,郑颢一直将他看作成年人,与他从未有过温情时刻,更不要说拍他肩膀。
见顾安许久未开口,镇北侯眼底一黯:“改称呼的事情不急,走,咱们进去聊。”
顾安抬腿跟他进去。
镇北侯让帐内亲兵全部退下。
军中多的是十几岁的少年,镇北侯与少年人打过不少交道,以往从不会冷场,但面对自己的亲孙子,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问对方这些年过的好不好?
他已从郑颢口中得知,除了七岁前外,安儿七岁后都是跟在郑颢叔叔身边生活的,十几岁就靠着自己考取秀才,镇北侯骄傲的不得了。
上首年老将帅许久不说话,顾安开口,话语格外清晰:“侯爷,认亲之事我觉得还需从长计议不必着急。”
顾安打算认镇北侯这个祖父,但他仍接受不了自己身边忽然多出一位亲人。
顾安慢热,镇北侯也不愿逼迫对方,他听到少年松口愿意认亲便高兴的不得了。
镇北侯目光和蔼地看着少年道:“此事不急,你我祖孙得以重聚已是大幸,名义之事可一步一步来。”
顾安点点头
接着,镇北侯看着少年颇似亲子的面容,语音滞涩道:“你爹娘牌位就在家中,你何时有意,我就带你回去祭拜。”
再次听见爹娘二字,顾安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心间却微微触动一下。
话落后,镇北侯没有抱太大期望,本以为要等少年认亲后,一步步接受他这个祖父,才会愿意回家祭拜亲生父母,不想对方开口道:“就今日吧。”
镇北侯迟疑片刻,而后立马应道:“好。”
俩人骑马回城,两列亲兵跟在身后,镇北侯带着顾安进府来到祠堂。
祠堂上方摆放着几十座牌位,其中就有顾安父母的。
顾安很快找到了。
镇北侯一边看着上方的牌位,一边对顾安道:“本来你爹娘的尸身和牌位应该送回京城,但冽儿夫妇与你祖母喜爱幽州府,我经年在外,也不愿与他们分离,就将他们埋葬在幽州府内。”
镇北侯说着,不禁回忆起十几年前儿媳咽气前的场景。
他转头看向身侧少年,眼皮褶皱的双眸水光一逝:“你爹娘最放不下的就是你,如今你回来了,你爹娘也能安心了。”
祠堂内气氛太过沉重,顾安未发一声,却在镇北侯话落后,亲自上前持香朝着三座牌位下跪祭拜。
见此,镇北侯再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看向上方三座牌位,心下道:孩子找回来了,冽儿你们该安息了。
【别骂别骂俺早就说过小郑不是啥好鸟了,有顾叔看着,他很收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