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384章 绛紫色之城

第384章 绛紫色之城(2/2)

目录

以撒直接让教会肯定了这些说法,出资重修以弗所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还决定将自己从收藏家手中买来的《以弗所书》的西奈抄本存放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中,允许朝圣者参观,并在各大报纸上大力宣传。

至于圣母玛利亚到底是不是在这里去世的,西奈抄本到底是不是原件,这根本就不重要。

但是,仅有这两点是完全不够的,以弗所城在海洋贸易上已经不是士麦那的对手了,哪怕依靠宗教朝圣也很难恢复过往荣光,必须为其寻找一个特色产业。

于是,以撒命人翻遍古籍,再结合现实需求,总算为以弗所城找到了出路。

想到这里,以撒将咖啡一饮而尽,走下市政厅,冲侍卫吩咐几声,翻身上马,向海边的以弗所新城区走去。

不到一公里的距离转眼即过,眼前的港口小镇虽然并不繁荣,但却十分安宁。

绕过主要街道,以撒来到一片远离镇中心的房屋,房屋不远处的海面上有着为数不少的浅海暗礁,一些渔民在暗礁旁建造渔排,养殖生蚝,鲍鱼以及各种可食用贝类。

海产品的养殖业很早便已经出现,相关技术不算成熟,但已经完全够用,在十五世纪末,最著名的海产品养殖基地是位于法兰西的康卡勒小镇,这里的渔民每年会为巴黎城提供大量的新鲜生蚝,甚至能够得到国王的青睐。

天气十分晴朗,从高处向海面望去,以撒隐隐还能看到一些陆地的轮廓,那是东爱琴海诸岛,距离以弗所城很近。

走近房屋,以撒立马闻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就像是腐烂的动物尸体。

见以撒到来,负责人立马跑来迎接,以撒挥手阻止了他的发言,来到位于正中央的大工坊门边,静静观看。

工坊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之间存在高度差,中间用一条斜面滑道作为连接。

第一部的工人会用铁签取出海螺肉,扔掉海螺壳,将大量的螺肉装进竹篮里,顺着滑道传递给第二部的工人。

第二部的工人则负责将螺肉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但令人疑惑的是,他们仅仅用薄刀片取下了海螺的腺体,将其他的部位通通扔进木桶,弃之不用。

接下来,第三部的工人也会通过滑道接收上一部工人的劳动成果,他们则会将这些腺体上秤称重,进行标准化等分,然后放入装有盐水的铅罐中,慢火熬煮。

第四部则是位于空地上的大晒场,这里负责将熬煮完毕的海螺腺体进行最后的晾晒,神奇的是,这些原先还平平无奇的软体,竟然展露出了瑰丽的绛紫色。

这是骨螺腺体,这座工坊,则是以撒专门设置的骨螺紫提炼坊。

罗马帝国嗜好紫色,这种不易掉色而鲜艳绚烂的骨螺紫更是被不少皇帝视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禁止他人私自使用,狄奥多拉皇后的那句“紫袍是最美丽的裹尸布”至今还镌刻在不少人的心中。

当然,罗马皇帝的禁令并没有为百姓带来多大困扰,因为骨螺紫实在是太贵了,就算没有禁令,平民百姓也根本负担不起。

地中海沿海的浅海暗礁多产染料骨螺,但一只染料骨螺能够提取出的紫色染料极其稀少,加之工艺繁琐,损耗率高,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古典时代的罗马人已经发明出了骨螺养殖法,但人工养殖的骨螺成长周期很长,很容易不明不白地死去,养殖成本同样高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撒下了不少功夫。

“陛下,您觉得如何”

负责人恭敬地看向以撒。

“我们这座染料提取坊已经基本走上了正轨,您提供的这些方法都很管用,通过滑道和定量称重来提高效率,通过大规模统一提取来平摊人工成本。”

“现在,每个工人只需要完成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压根不需要在乎其他工序,这让我们的提取速度大大加快。”

“嗯,很好,一点小改进罢了。”

以撒点点头。

“提取方面我不怎么担心,骨螺来源呢”

“陛下,骨螺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负责人说道。

“第一个还是您提供的办法,第二则是通过收购。”

“以弗所附近多岛屿暗礁,骨螺数量不少,有些渔民会专门捕捞,有些孩子也会通过捡拾骨螺来挣些零用钱,我们有自己的船只,每隔一段时间会在附近的岛屿上收购渔民们捞上来的骨螺,运到这里集中加工。”

以撒思索着,没有说话。

他所提供的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直接放弃了难度过高的人工养殖,而是命人寻找骨螺最爱吃的其他贝类,在近海渔排上进行放养,为骨螺提供充足的粮食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自动爬到渔排上来。

但是,这种方法终究还是不保险,时间一长,一片海域的骨螺就会被捕捞殆尽。

这并不是空口凭说,原时空中的21世纪,染料骨螺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不少海域已经看不见它们的身影。

不久前,以撒取消了关于骨螺紫的限制,一切东罗马公民都有资格穿戴骨螺紫染色的衣服,只要不是故意模仿皇室穿着就行,在他心里,皇帝的权威不需要一件亮丽的衣服进行维持。

在此背景下,骨螺紫很快便会成为达官贵人们趋之若鹜的名贵商品,这种美丽的生物很快便会卷入资本的饕餮盛宴,发展的确是得发展,但关于骨螺捕捞的限制法案必须早日颁布,这是为了后世子孙。

“以弗所的市民有没有对你们这种工坊模式产生兴趣,有没有人愿意开设自己的骨螺紫提取工坊”

以撒看向负责人。

“呃……陛下,以弗所人大多都是农民和渔民,对这些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有限,暂时没有。”

负责人尴尬地说。

“但是,一些资本家倒是过来看过,一些人对您提出的滑道传送模式啧啧称奇,另一些人则对骨螺紫提取有些兴趣,他们或许会把工坊开到这里。”

“好吧,暂时就先这样,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

“以后,骨螺紫提取业或许能够成为以弗所新城区的支柱产业。”

以撒说完,将目光转向忙碌的工人们。

这是以撒个人开设的皇室产业,这些工人都是刚来东罗马帝国的外国人,暂时享受永久居留权,以撒通过开设大量工坊的方法为他们提供还算不错的工作,将他们纳入东罗马帝国的社会体系之中。

等三年时间一到,这些人基本上也学会了最简单的希腊语,也许还攒着这几年的工资,无论是继续打工还是自己创业,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这些工人神情不错,面色红润,虽然忍受着提取坊的恶臭,但眼中还是充斥着对未来的向往。

以撒微微颔首,翻身上马,冲负责人吩咐几句,决定就此离开这座或许能依靠骨螺紫提取业重现往日光辉的千年古城。

“陛下,现在去什么地方”

侍卫长靠了过来。

“我得去找马车夫,制定接下来的巡游计划。”

“不必,该看的都看完了,该管的也管够了,我还比较满意。”

以撒笑了笑。

“回去吧,奥林匹斯大教堂快要完工了,前期的几场足球赛成功活跃了气氛,第一届奥林匹斯运动会即将正式举行,我必须得去主持典礼。”

“到时候,除了各个行省外,总督区,殖民地,自由市和附属国都会派来自己的代表团,这可是一场真正的盛会,我们必须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

1477年9月20日,在完成骨螺紫提取业的一些安排后,东罗马皇帝以撒结束了安纳托利亚的巡游,乘坐舰船回归君士坦丁堡,准备用一场国际性盛会宣告东罗马黄金盛世的正式来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