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爹是嘉靖 > 第598章 胡部堂开会

第598章 胡部堂开会(2/2)

目录

本来人家是可以在家里安享晚年寿终正寝的,结果跟着堡宗蹓跶了一趟,不仅死在了土木部,而且还是尸骨无还,可以说悲催到了极致。

所以从张辅那一代的英国公之后,历代的英国公好像都格外受皇帝的信重,很多时候他们这一系还经常被皇帝委托为托孤大臣,当然这也只是名义上的,并不是真要赋予英国公一系实权。

而且平时在没事的时候,比如皇帝想要偷懒,不去太庙或天地坛祭祀的时候,也会下旨委托英国公去代祭祀。

可见英国公一系在明朝也算是第一世系的勋贵之家了。

因此即便是徐延德这样老前辈后人,在看到张溶的时候,也没有摆出丝毫的架子来。

张溶看着徐延德,他哪里知道胡宗宪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而且勋贵现在在京师在军中是什么地位,心里没点逼数吗

张溶道:“既然是兵部尚书的名刺,咱们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些面子的。现在陛下和王爷都离京了,胡宗宪又是留守大臣之一,不给他面子的话,万一被他穿了小鞋,虽然不至于让我有多大的损失,但失了圣心总归还是不好的。”

“所以,要我看我们就兵部走一趟,看看胡宗宪他想要做什么”

徐延德看着张溶是这个态度,他也忍不住的叹息一声。

说实话,他是不想去的。

原因其实也没别的,就是因为他身体不算太好,不管是医科院的院士,还是太医院的太医,都主张让他在家静养,尽量不要劳累。

所以徐延德在这些年也就变得非常之懒,哪里都不想动。

一点都没有其祖徐达大将军和那位背刺了建文小可爱的徐增寿的风骨。

可以说徐达家这两支国公世系,在大明朝混的越来越差了。

看着是一门双国公,但不管是在京师还是在南京,似乎都不是那么的显眼。

尤其是现在的南京魏国公一系,更是骚操作不断,前些年的时候,居然还想搞“废长立幼”,简直就是不把朝廷的规矩和脸面放在心上。

现在高拱去了南京,听过又在严查当年魏国公府废长立幼的事件,而且查着查着,还查出了魏国公府不少烂事,比如强抢民女,强占他人田产店铺等等诸如此类的破事。

现在的现任魏国公为了自救,都写信到定国公府了。

但是徐延德看着魏国公府的求救,他也是爱莫能助。

首先他根本就见不到嘉靖皇帝面,而且裕王也不曾理会过他。

给他面子他是大明定国公,中军都督府都督。不给面子,他啥也不是。

所以,魏国公府求救定国公府的事情,在徐延德看来不过就是一场闹剧罢了。

大不了被高拱罚上一笔,被皇帝斥责一番,再把当初吃下去的好处吐出来也就完事了。

反正只要魏国公的头衔还在,南京留守的名头还在,还怕将来翻不了身吗

更何况比起高拱这个流官,魏国公府才是南京的地头蛇,有什么怕的呢

躲一阵风头就是了。难不成高拱还能一直待在南京

所以,徐延德对于魏国公府的求救,除了一声叹息之外,就是爱莫能助了。

而且他们这两支说起来是同出一脉,但从根源上讲,也算是有仇的。

要不是当年的魏国公徐耀祖绑了他们家的先祖徐增寿去给建文帝告密谢罪,他们家的先祖徐增寿也不会被建文帝一剑攮死在了靖难胜利的前夕。

因此再这么算起来,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也算是有世仇的。

两家顶多就是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徐达大将军,至于其他的情分,早就在靖难之时耗光了。

现在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魏国公府继续在南京当鸡头,定国公府继续在京师当勋贵。

徐延德无奈只能跟着张溶,以及其他都督府的管事们一起去了兵部。

等他们都到齐的时候,时间都已经快中午了。

胡宗宪看着户部只来了一个侍郎,户部尚书高熠居然没来,脸上虽然没什么变化,但依然还是有些不爽。

胡宗宪对着那位户部侍郎说道:“今日要议论之事,事关重大还请李侍郎去将高尚书请过来一同商议。”

这位被叫做李侍郎的户部侍郎在听到胡宗宪的话,他也不由抬头看着胡宗宪,虽然他的官阶不如胡宗宪。

可是两人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而且做官之人,讲究的就是一个风骨,尤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岂能被胡宗宪这般使唤了

李侍郎不卑不亢的对着胡宗宪一拜:“回禀胡部堂,我家部堂在部中另有要事,所以就派了下官过来。还望胡部堂海涵。”

胡宗宪呵呵的看这位李侍郎一眼,这个时候他不能就这么算了,要不然接下来谈正事的,五军都督府的老油条们也是这般态度,这事就没法谈了。

胡宗宪脸色一板,“是吗高部堂当真如此忙碌若是李侍郎不肯去请的话,本部可就要亲自上门了。”

李侍郎一听胡宗宪这话,心里也是一惊。

这亲自上门的话,听着是客气,但其实可是不得了的威胁呀!

这要是被胡宗宪记恨上了,以胡宗宪和裕王之间的关系,他的将来岂不是要一片灰暗

李侍郎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之后,又对着胡宗宪一拜,“部堂息怒,下官这就去请。”

这个时候李侍郎对胡宗宪称呼也变了,在叫胡宗宪的部堂的时候,也没有加上“胡”字了,可见他是真的服软了。

其他一众五军都督府的管事国公或其他老总兵们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心里一惊,这到底是要议论什么事啊怎么这么大场面

居然连户部的人都叫来了。

——————

求月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