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开始跑步入场(2/2)
反正这些年上级出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也不少。
这一次的政策,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他也是心中没谱的。
极端情况下,过几个月就变更都是有可能的。
从这一点上面,就能看到宝马汽车集团有江辉这个掌舵人的优势了。
……
“厂长,幸亏你早做决定,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正式出台之前,我们厂就已经开始研发汽车,并且提前搞定了生产资质问题。”
“要不然按照现在的政策,想要从相关部门那边获得生产汽车的资质,估计是非常困难的。”
李大贵心有余悸的来到了李书富的办公室。
作为民营企业,现在虽然已经受到政策支持和鼓励发展。
但是具体到汽车行业的话,情况还是很不一样的。
吉利冰箱厂已经只是一家生产冰箱的企业,虽然在当地也算是大型的民营企业了。
但是冒然转型生产汽车的话,肯定是没有那么容易获得生产资质的。
“之前国内的汽车行业,确实是存在‘散、乱、低、慢’的问题,我们厂都算是其中的问题点之一。”
“不过在政策出台之前我们就顺利的成为了正规军,也算是政策的受益者了。”
“今后其他的企业想要进入到汽车行业,难度就很高了。”
李书富的心情非常的好。
这个政策上面的不少内容,他觉得对吉利汽车都是有好处的。
特别是鼓励汽车消费,这意味着他押宝汽车产业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
努力很重要,但是努力的方向同样很重要。
李书富也生怕自己努力的方向错了。
那样子是很致命的。
现在看来,这个担心可以放下了。
“确实如此,不过这一次的政策抬高了汽车生产的门槛。”
“对我们来说,也有一些地方是需要做改变才行的。”
“比如产品的认证,如何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之前我们内部是没有去考虑的,现在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了。”
“后续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汽车产品的安全、污染控制及节能等有关技术法规、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
“这肯定也会对我们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李大贵是认真学习研究了政策文件的。
这个工作,肯定是要做的。
“反正这些要求都是针对整个行业的,不是单独针对我们。”
“这个行业里头,不同的主机厂的实力有高有低。”
“相关部门在制定具体的落实文件的时候,应该会考虑这些情况。”
“不至于制作出一个许多厂都无法达成的任务指标出来。”
“所以短期内我觉得不需要特别担心,只要随时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确保我们可以对应就行。”
李书富这么一说,李大贵忍不住点了点头。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
“沃尔斯,华夏那边颁布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今后去华夏设立汽车生产工厂,就只能是以合资的形式来展开。”
“并且我们的股份占比不能超过50%。”
瓦尔迪这段时间有参与到bw考察华夏市场和合作伙伴的事情之中,知道公司在考虑要不要进入到华夏市场。
现在出现了重大的政策变化,他自然是要及时的跟总裁沃尔斯沟通。
“我也已经听说了。”
“这个政策虽然会对今后我们进入华夏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应该应该比较有限。”
“本身现在大众汽车进入到华夏市场,就是跟沪上汽车制造厂和一汽合资的。”
“我们要进入到华夏市场,肯定也要找一家合作伙伴去沟通,这样子才不容易出问题。”
“现在无非就是政策正式规定,我们的股份不能超过50%而已。”
“但是只要我们找的合作方不是那么的强势,就算是我们只有50%的股份,公司的话语权也可以掌握在我们手中。”
沃尔斯倒是比较淡定。
一方面,bw这边虽然有想法要进入到华夏市场,但是并不着急。
相对来说,华夏的豪华车市场的规模还不是很大。
bw现在进去的话,也是充满了挑战。
它们还有时间可以观望一两年。
另外一方面,技术是掌握在bw手中。
它们有足够的手段去掌控合资公司,从合资项目里头获得更多的利润。
比如肯定是有一些零件需要从bw这边进口。
到时候一个零件是卖100美元还是200美元,还不是bw说了算
合资公司这边根本就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能力。
这么一来,最终就算是只有50%的股份,bw也可以实际上获得70%,甚至是更高的利润。
“这倒也是,不过政策的出台,对华夏汽车行业的发展应该还是很大的。”
“今后华夏的汽车产业,应该会进入到一个快车道。”
“特别是华夏开始明确鼓励个人消费者去购买汽车,把汽车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瓦尔迪现在是有点看不上华夏汽车市场,但是对未来还是比较期待的。
那毕竟是全球人口对多的一个市场。
一旦个人消费者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bw就可以考虑正式的去华夏投资建厂了。
“是啊,华夏这个汽车市场终于开始崛起了。”
“以后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估计都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我希望华夏能够尽快的成为跟美利坚媲美的汽车市场。”
“那个时候,我们公司的销量肯定可以上升一个台阶。”
bw主打的是豪华车型,客户群体数量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只有不断的开拓更多的市场,销量才有不断提升的空间。
很显然,华夏市场是具备各种值得期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