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规模爆发,10万大军(2/2)
一般人还真是看不透。
“芯片要做好,难度还是很高的。”
“客观的说,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跟东瀛和美利坚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就算是我们现在奋起直追,没有个十年八年,都看不到追上的希望。”
“想要真的成为国际芯片巨头,至少是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江辉显然是做好了在芯片行业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个领域,是不适合快起钱去投资的。
在投产初期,大部分的芯片都是很难挣钱的。
毕竟你的技术不是最先进的,产品性能也不是最好的,想要卖高价,那是很难的。
芯片行业的日子,可没有2020年之后那么滋润。
“岭南半导体那边已经在跟深城大学和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深度很作,共同推进半导体吸纳骨干技术的研发。”
“国内的其他好几所高校,跟岭南半导体那边也有密切的合作。”
“再加上机械电子工业部那边也支持岭南半导体的发展,今后的前途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方慧慧这话说的都算是客观事实。
别看岭南半导体的起步比较晚,但是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将来成为国内最大的半导体企业,方慧慧觉得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能不能最终成为跟德州仪器和英特尔这样子的芯片巨头,那就要看以后的造化了。
毕竟企业发展到那种程度,有的时候不是单纯的看技术或者某一种东西,而是跟时机和运气也是有几分关系的。
“深城这边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各种各样相关联的企业不断的涌现出先。”
“如今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产业园,也有了相关的电子城之类的存在。”
“将来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江辉跟方慧慧在这方面好好的交流了一会,一直等到周云过来叫他去开另外一个会议。
……
虽然1989年的时候,媒体的传播速度远远没有互联网时代那么的夸张。
但是宝马汽车集团这边的情况比较特别。
任何相关的信息,都是在许多人的关注之中。
“爱德华,宝马汽车集团在华夏的影响力,真的跟你说的那么大吗”
底特律那边,墨菲在办公室里头跟回国述职的爱德华正在深入交流。
沪上通用汽车成立之后,各种动作就不断的推出。
新工厂已经正式的开工,明年年底有望建成。
而通用汽车准备在合资公司陆续投产的三款车型,也正在推进之中。
爱德华这个销售负责人被任命为亚太区总裁,同时兼任沪上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虽然工作地点变得差了一些,但是爱德华这绝对算是升职了。
“千真万确!”
“宝马汽车集团在华夏的影响力比我们公司在美利坚的影响力都要更大。”
“特别是在深城和岭南省,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如今它们的公司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人,跟我们相比也少不了哪里去了。”
爱德华这么一说,墨菲立马忍不住反问道:“他们一年的销量也就是一百多万辆吧”
“跟我们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怎么人员数量那么多呢”
墨菲的这个疑问,应该是许多国际汽车巨头都是会有的。
明明你的产销比我少很多,为何员工规模差别不是很大呢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宝马汽车集团自己有许多的零部件业务。”
“发动机是他们自己生产的,变速箱是自己生产的,大部分的零部件也是它们自己生产的。”
“甚至连一部分的钢材和模具,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更加不用说他们的生产效率要比我们低,自动化设备比我们少。”
“这么一来,宝马汽车集团的用工规模自然就比较大了。”
爱德华这么一解释,墨菲倒是很快就理解了。
单纯的比人员数量,似乎没有什么好跟华夏公司相比的。
那毕竟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呢。
“你觉得今后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吗”
未雨绸缪。
墨菲是见识过宝马汽车集团实力的人。
所以自然是有点担心对方今后会给通用汽车的发展带来挑战。
“在华夏市场的话,肯定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威胁的。”
“它们毕竟是当地最大的车企,以后跟沪上通用的产品,一定是有竞争关系的。”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短时间内对我们的威胁比较有限。”
“我们主要应该关注的对手还是丰田、本田、日产和现代汽车。”
“甚至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的重要程度,都要远远超过宝马汽车集团。”
爱德华给了一个还算是比较中肯,也比较符合墨菲期待的答案出来。
这个认识,在通用汽车内部绝对是很有市场的。
要让大家承认宝马汽车会给通用汽车全球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那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甚至是没有几个人会相信的事情。
既然如此,哪怕是爱德华真的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也不会这样子说的。
领先被人半步是天才,领先的太多,那就是疯子了。
或者是成为大家都不喜欢的人。
就像是在职场上面,一个特别努力的人,往往不一定能够收获周围同事的友谊。
反而会让大家觉得有点厌恶。
特别是在内卷时代,更是如此。
“行,既然你是这么看的,那就先不用管那么多。”
“按照我们自己的发展节奏来开拓华夏市场就是了。”
“不过以后每隔季度要定期的汇报一下相关的情况。”
墨菲对于爱德华的眼光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既然他说不需要担心,那就不担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