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620章 滚滚人头,求饶晚矣!

第620章 滚滚人头,求饶晚矣!(1/2)

目录

第620章滚滚人头,求饶晚矣!

时至六月。

南京城。

虽然北京城各方封锁消息,但京营八万大军南下,消息到底还是传遍江南。

只不过因为严绍庭禁严京师,他要对江南下狠手的消息并没有泄露出来。可数万大军南下,到底还是搅的整个江南人心大乱。

有关于朝廷忽然调动兵马的缘由,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但大体都算不上好事。

出身北直隶的南京吏部尚书王本固,愁容满面的看向眼前诸位同僚。

因接闻京营大军南下,而京中却无行文送来,导致这位坐镇南京的吏部尚书近来不觉间就连睡觉也少了许多,以至于两眼都变得有些浑浊。

王本固抬头看向面前几人:“如今天兵南下,欲要踏江而来,中枢片纸不来,惹人猜忌,地方已经谣言四起,我等食君之禄,坐镇南直,诸位以为当下该当如何”

“难道你们都没听到那则传闻”

忽然一道声音有些不和谐的响起。

众人循声看去。

只见正是南京礼部尚书秦鸣雷。

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皱眉侧目:“子豫所言何意”

秦鸣雷看向对方,而后又看向吏部尚书王本固:“子忠公、子民公,你们难道都未曾听到北边传来的消息,皇帝已经……”

堂下顿时生出一片躁动。

王本固更是眉头一紧:“子豫不可妄言!”

秦鸣雷却双眼一凝,扫向在场众人。

能在此间的,无不是南京城里头头脑脑的人物。

他开口道:“自京师禁严之后,本月随八万京营大军南下,京师已有消息传来,皆言陛下已经宾天!”

曹邦辅目光一震,睁目看向对方:“子豫岂敢妄言圣上!此乃欺君!”

秦鸣雷却只是淡淡一笑。

这时候同在席间,同为浙江出身的南京工部尚书张翰,已经开口道:“诸公,子豫公所说并无错。试问当下八万京营南下,直奔我江南而来,然中枢却无一张纸送来解释。加之京师禁严,近来毫无讯息传出。除了皇上宾天,中枢生变,我等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中枢如此不受规矩的做事了!”

等张翰表明了和自己一个态度后。

秦鸣雷立即冷笑道:“如今不管京中出了什么事情,镇远侯顾寰带来的那八万京营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虽然如今外面已经流言蜚语此起彼伏,人心惶惶,皆不知中枢究竟何意。难道我等之辈,又猜不出中枢的意思”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

都是大明朝顶尖的人精,若不然也不可能坐到南京六部尚书的位子上。

秦鸣雷看着众人不说话,只是冷笑了几下:“若我没猜错的话,中枢这是驱兵来索我等江南官员的脑袋了!”

“胡言乱语!”

王本固当即挥手拍在了桌子上,目光中带着几分恼怒的看向秦鸣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中枢当真要问罪我等,自有旨意送来道明缘由,何来八万京营南下”

秦鸣雷却咧嘴露出一抹恨意,而后起身道:“子民公当真还要装糊涂吗子民公乃是顺德人氏,可我等皆为江浙出身。如今中枢驱兵南下,所谓的除了是要大索江南地界上的钱粮,还能为何”

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板着脸侧过身。

如南京兵部尚书刘体乾、刑部尚书谢登之、总督仓储大臣粟永禄、都察院左都御史傅颐纷纷挪动视线。

事情几乎已经是要被秦鸣雷给当众挑破了。

王本固也是面色涨红,沉声道:“老夫不知什么江南钱粮,中枢亦无行文,老夫今日自会上疏朝廷,询问近来诸事。”

秦鸣雷眯着眼注视着似乎是要置身事外的王本固,脸上带着冷笑。

而工部尚书张翰则是冷声道:“子民公……还有在座诸公,大家都是在南京为官的,有些事情历来都是上不了台面,也上不了秤。非得要让人把话说明白了”

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傅颐当即别着脸说:“子文公,老夫可是今年方才到任宪台。”

紧随其后,便是南京总督仓储大臣粟永禄说道:“本官亦是今年才接了任的。”

他俩分明是想要依次置身事外。

秦鸣雷当即回头看向两人,眼里闪过几道讥讽,语气阴森道:“不论几时到任,江南的份例每月都不曾少过!”

粟永禄和傅颐两人立马抬头看向屋顶。

而张翰这时候则是面露笑容,看向王本固和曹邦辅两人,笑着说:“子民公、子忠公,我等同朝为官,又是同地操事,向来都该是和光同尘,也该是合舟共济才对。如今天兵近在眼前,中枢意图不明,我等亦不知中枢究竟生了何等事宜,圣人如何更为知情。总得要想些法子,度过这一关才是。”

他和秦鸣雷两人算是打着配合,为的就是要将这些同在南京为官的人一起拉下水。

不管朝廷那边现在是怎么想的,准备对江南做什么。

只要是有事,那大伙就一起扛。

到时候中枢见状,总是要好生考量权衡一番得失。

王本固目光闪烁,看向曹邦辅,却见对方已经是低下头不知在想什么,他只能是轻叹一声。

“要不……去请李少师前来南京一趟”

他说的李少师,自然就是这几年刚被高拱从贵州都司那边赶回老家的李春芳。

和之前几位内阁辅臣相比,李春芳的结局无疑是好的。

他只是从官场上被赶走了,却也保留了一身的殊荣。

去职还乡的时候,他的老父母还都健在。

还乡扬州兴化县故里当天,李家更是将欢宴从早摆到晚。

如果是过去,江南地界上自然是要以徐阶为首,作为话事人。

但如今徐阶一家都还在雷州府种田。

算来算去,现在江南地界上也就李春芳够资格和中枢对话谈条件了。

秦鸣雷见终于逼着王本固表了态,脸上一喜。

他要的其实就是王本固入伙下场,至于法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

中枢便是大军南下又能如何

当真敢将江南人杀光

不过王本固作为南京吏部尚书,现在当众表了态。

秦鸣雷亦是笑着拱手道:“子民公英明,既然子民公拿了法子,我等这便去办,总不能再如现在这般袖手旁观,坐等天兵驾到。”

王本固捏过头,心中却有些沉闷,只能闷声道:“有子豫公操事,自然无虞。”

说完后。

王本固心头又有些异样,总觉得这事怕是要弄不好的。

不过江南这边。

很快也随之动作了起来。

在镇远侯顾寰带着八万京营官兵直扑而来,俞大猷、谭纶等人奉命南下。

首先就是在一个大晴夜,坐落在玄武湖中的黄册库烧起了一把大火,熊熊烈火烧了整整一夜。即便是整座黄册库都轰然垮塌,已经化为废墟,余火还在地上烧着,就连玄武湖的水温都好似滚烫了几分。

而后就是各地府、县的库房接连失火。

最后就连两淮盐场也开始莫名的出现火情。

好似今年大明朝的江南招惹了祝融一般,火情接连不断。

随后就是民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流言蜚语传出。

皇帝似乎已经驾崩的消息也终于是流传了出来,加之京畿禁严,流言已经开始往皇权更迭动荡、京师大乱的方向发展。

地方上愈发的乱了起来。

首当其冲就是民间出现了中枢横生奸佞祸国的声音,直指中枢内阁和六部五寺九卿大员们。

然后就是江南士林开始流传着,这是皇家不休仁德所致。

总之,整个江南几乎是在眨眼间的功夫里,就已经变得乱作一团,隐隐有揭竿而起的迹象。

就差有人当众喊出北伐清君侧的口号了。

……

苏州府。

常熟县。

因是昔年虞姬故里,此地又称虞城,有山坐落在虞城西侧,名曰虞山。

近日大概是因为江南的火情太多了些,上苍察觉许是祝融侵犯人间,便降下了连日的小雨。

火情倒是立时结束。

这一日。

一张油纸伞遮掩着天降的小雨,自常熟县城没入虞山之中。

伞下,是一袭斗牛袍服,披着殷红的披风。

皂面白底的官靴踩在山涧小道上,惹得浅浅的积水坑里泛起一圈圈涟漪。

雨水淅沥沥的落下,垂在山涧树梢枝头上,而后又滴滴答答的砸在伞面上。

油纸伞跨过一座石桥,停在了一座山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