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银枪白马战大唐 > 第495章 李洛示好武后,天子屡拒封禅

第495章 李洛示好武后,天子屡拒封禅(2/2)

目录

纵观历史,封禅的皇帝不过几位,秦皇汉武汉光武,唐朝高宗李治,武曌,唐玄宗李隆基,在往后就只有一位宋真宗,至于后来的皇帝为何不再去泰山封禅,诸位自己品,谁是最后一个谁尴尬。

但是封禅这种事皇帝自己肯定不好意思提…

这日朝会之上,天子端坐,百官俯首。

宰相裴炎率先提议,“陛下!陛下在位十余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平铁勒、灭吐蕃、定瀛洲,桩桩件件都是天大的功劳,当于泰山行封禅之礼,以记陛下功德!”

皇帝李治哪怕心里再想着去封禅,明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至少得谦让一番。

“这……昔日父皇文治武功,光耀千古,尚不封禅,朕怎么敢去泰山呢?”

裴炎缓缓说道:“太宗皇帝在位之初,也曾有过封禅泰山的想法。可当时刚刚经历了隋末的大动乱,天下百姓生活困苦,国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后来,太宗皇帝连年对外用兵,始终未能成行!而如今天下已经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正是举行封禅大典的好时机!”

李治点了点头,“朕还是觉得不妥啊,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呢?”

文武百官心里跟明镜似的,都明白天子就是要封禅,但当年太宗皇帝没有封禅,而一向以仁孝着称的李治却要封禅,这样就相当于打自己的老脸,李治害怕别人会想你老子那么大功劳都没有封禅,你小子平时把孝顺挂在嘴边,却去做太宗皇帝都没有做的事,这合适吗?

如今就看谁能给天子一个合适的台阶,让他就坡下驴,封禅这事就算成了。

这朝堂之上再也没有魏征那样的敢谏之臣,众人都不想违逆天子用意,于是纷纷劝说可以封禅!

已经是宰相的刘仁轨开口道,“陛下,裴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富足,此乃陛下圣德所致。封禅泰山,上可昭告天地,下可抚慰万民,实乃顺应天时之举。”

李义府也劝道,“陛下功高德厚,如今亚洲定,四海一,如此盛世就应该去泰山昭告天下!”

可无论众人怎么劝,李治就是摇头不答应,不行,绝对不行!朕怎么能去封禅呢?我爹都没去,我凭什么去呢?

这事一下尬住了……

就连临朝的武后都看不下去了,对天子说道,“陛下,太宗皇帝未行封禅,是因当时天下初定,时机未到。而如今国家昌盛、百姓安康,此乃陛下贤明之功。封禅泰山,也并非是与太宗皇帝相较,而是顺应天下大势,彰显我朝之盛。况且,封禅之事也是为了祈求天地庇佑我大唐江山永固、百姓福祉绵延。您若因顾虑太宗皇帝而错失这彰显盛世的良机,岂不可惜?”武后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治。

可就算是这样,李治还是不松口,说不行就不行。

“朕向来以仁治国,以孝立身,父皇功盖天地,尚不封禅,朕如何能行僭越之举?”

反正他来来回回就是这一套说辞,意思很明显,我爹没封禅,我去封禅,这玩意看着不好,你们说了那么多,这事如果不给朕解决,朕绝对不能去封禅!

皇帝多次拒绝,都让群臣产生一种错觉,不是咱们这位皇帝是不是真不想去封禅啊?要不这事就算了吧……

有这种想法的人堪称政治白痴!

可此时有一人心说,这文武百官唾沫星子满天飞,说来说去也没说到点子上,还得本王开口!

此人正是李洛,他又会如何劝说?请看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