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李洛致书中东王,天子摆驾九嵕山(2/2)
李洛对此事避而不谈,反而问道,“光弼,我来问你,二圣临朝是怎么回事?”
李光弼一皱眉,支支吾吾道,“哦……您久领兵在外,有所不知,陛下风疾时好时坏,皇后常常帮助陛下处理政事,时间一久,陛下便与皇后共同临朝,并称二圣!”
“看来皇后的势力已不容小觑…”
“是啊,父亲,皇后此人极有城府,颇具才能,朝中文武裴炎李义府丘神绩等多是其爪牙!”李光弼压低声音说道。
“陛下对此事怎么看啊?”
“哦……父亲……没有陛下支持,她一个妇道人家岂能临朝听政?”
“倒也是……咱们这位陛下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当年长孙大人给陛下留下的阴影太深了,陛下这是宁愿把权力下放给皇后,也不会相信其他人!”李洛淡淡说道。
“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父子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父亲!长此以往,恐怕阴盛阳衰,牝鸡司晨,这……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吾儿放心,有父王在,她掀不起什么大浪!”李洛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想,看样子武后弄政在所难免,乃是大势所趋,不如我明天就给她加上一把火,来一个推波助澜!
我要把她高高举起,再狠狠摔下!
李光弼不知此时父亲心中所想,只道,“那是自然!”
李洛又叮嘱道,“吾儿切记,日后无论父王做什么,都是为了李唐神器,你明白吗?”
“孩儿谨记!”李光弼不明所以,心说父王今天怎么神神叨叨的……
又听李洛警告道,“日后为人一定要低调再低调,万万不可生事,落人把柄!”
“儿明白!”
父子二人如何闲谈不必细说,一夜过去。
李洛父子早早起床,今天还有大事要办。
昭陵献俘,长安城所有八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李洛自不必说,李光弼此时是左卫中郎将,自然也要参与。
九嵕山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主峰海拔一千一百八十八米,有泾水环绕其後,渭水萦带其前,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
笔者有幸在二零一六年前往拜谒,诸位如果是太宗粉丝,有空也可以去瞻仰一番。
九嵕山“九峰俱峻”、“山峦起伏,气势雄伟”,如九龙聚首。所谓“一峰突兀,九梁环拱”,古代把山梁称为嵕,故得名九嵕山。
唐太宗文皇帝昭陵便在此处。
公元六百七十四年,上元元年夏天的一个早晨。(要说这李治两口子就是喜欢改年号造字这种事)
天色方破晓,晨霭还未完全散去,整个长安城便已陷入一片忙碌而又肃穆的氛围之中。文武百官们早早地便身着朝服,头戴乌纱,从长安城的各个府邸中匆匆而出。他们有的乘坐着华丽的马车,有的则骑着矫健的骏马,马背上的鞍鞯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马蹄声嗒嗒作响。
百官在玄武门集合,由皇帝皇后亲自带队,朝着昭陵的方向进发,这二人此时并称天皇天后,是为二圣,二圣銮驾居中,文武百官按品阶左右相陪,可谓是众星捧月。
大唐金吾卫更是严阵以待。他们皇宫沿着宽阔的街道一路排开,一直延伸到了昭陵。金吾卫的士兵们个个身姿矫健,面容冷峻。他们身着整齐划一的大唐明光铠,脸上戴着面罩,铠甲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仿佛是一群钢铁铸就的卫士。
九嵕山下,昭陵墓前,献俘仪式就要开始,又会生出哪些事端?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