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683章 石油危机的准备

第683章 石油危机的准备(1/2)

目录

第683章石油危机的准备

待郭贺年离开后,杨文东则是站在四季酒店的阳台之上,看着遥远的北方;

虽然看不到内地,可心中却思考着,未来几年,内地改开之前,他说不定也能做点什么,这样既可以有利于自己的一些业务,也能适度的给内地一些帮助,且最重要的是,打好关系后,未来改开的投资机会就更多了。

不过想了好一会也没什么头绪,其实内地对于很多东西都有需求,但这种事只能内地的人找上门,而不是自己主动,那样可能会有反效果;

既然没办法,那也就不多想了,等待就行了,能有机会就合作,没有也就算了,反正70年代,最重要的还是国外市场,国内主要的时间机遇还是在80年代,现在不过就是为了早点打个基础罢了。

时间很快到了3月底,杨文东也从电话之中,得知郭贺年的计划也正在顺利进行,开始份批量的购买白,于是,他也派遣了自己的船队去配合,自己的人,信任度总是要高一点;

27日,杨文东来到了长兴实业位于观塘的产业园内,此刻,一间新的大型工厂,正在建设;

当初筹建产业园的时候,长兴实业便多囤了一些地皮,以方便未来的扩张,也还好,那个时候的观塘地产业没啥发展,外加当时失业人口太多,长兴集团拿出的条件够好,才让港府松口,多给了足够地皮;

如今回头来看,随着观塘经济的发展,就凭这一大块地皮,就是一笔巨额的财富;不过短期内,这块地也会一直是工业用途,直到香港地产也大爆发,旁边内地改开有了一点成果,那就可以离开了,而那段时间,再将这块地皮“工转商”,必然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

“美国fda已经认可了我们的塑料瓶材料吗”杨文东问道。

身边的魏泽涛回道:“还没有,不过按照百事的说法也快了,只要fda通过了,那再通过亚洲国家地区的审核,就轻松多了。”

亚洲很多国家,其实都是没有自己的检验机构的,很多就是跟着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的认可来认定进口标准,或者再稍微做一点测试,甚至,有些地方,连基本的审查都没有,只要合法交税、或者塞点好处费,那什么都好说;

杨文东点点头道:“嗯,好,不管一些国家的审核严不严,我们自己得严格才行,涉及食物,一个地方出问题,其他地方也会受到影响。”

固然亚洲市场很乱,自己的产品可以轻松进去,但自己的目标可是全球品牌的建立,那是绝对不容许任何地方出现错误的,假如亚洲区域出现食物中毒,那欧美市场的同品牌,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大规模的食物生产,自然需要谨慎,走流程也是必须的,很多时候政府管控的严,对于大品牌来说也是好事,且即使真的出问题,但流程也必须要走对,这样责任也会小一点,也能让整个团队的员工重视质量,而不是为了利益剑走偏锋。

魏泽涛笑道:“是的,我明白,按照时间来看,等fda审核通过,我这边的pet生产工厂也就完成了,到时候不仅仅可以供应屈臣氏,还可以出口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百事那边已经答应会采购我们的原材料,价格方面还在协商。”

“好,价格方面也不用狮子大开口,我更希望的是长期合作。”杨文东道。

这个行业显然不可能垄断,那自己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长期抓住大客户,这些产业,主打走规模走量,而不是赚取暴利;

想赚取暴利,那就得有根基才行,比如未来的电子产品、娱乐品牌等等,这些有专利版权保护,才可能稳定做到这一点。

魏泽涛答应道:“好的,我明白。”

新工厂还没有建成,自然也没什么好看的,随即二人再一次在整个工厂内转了一圈,杨文东突然问道:“老魏,我们这个工厂,开了多久了”

魏泽涛回忆了下,道:“我们这个产业园的规划是在1961年初,我记得整个项目规模较大,分成几期,当初是边建设边生产,从那一年开始算的话,到如今已经12年了。”

“12年了啊,感觉就像眨眼间,这时间越过越快了。”杨文东有些感慨说道。

他前世其实也有这种感觉,小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希望早点长大;但长大后才发现,那时间过的是真快了,眨眼间几年就没了,再眨眼间,人就到中年了;

也还好穿越了,又回到了年轻状态,只不过,时间方面却也是一样,岁月有些不留情了。

魏泽涛笑道:“杨生,您现在才三十出头,正是最年轻的时候,事业已经这样成功,算的上是人类商业史上的奇迹了。”

“哈哈,这也要多谢你们了。”杨文东笑了笑,随即道:“除了塑料瓶的事情,还有一件事需要跟你商量一下。”

“杨生请说。”魏泽涛也立刻严肃起来。

杨文东道:“不用急,我们回办公室再说。”

二人回到办公室后,杨文东道:“目前我们的塑料原材料储备量是多少”

“塑料粒子吗”魏泽涛想了想道:“我们的储备一般是半个月左右,不仅仅是我们这边需要的,还有香港其他公司的;

储备的数量不算很多,因为湾湾那边就有着足够的产能,现在的台塑集团,在塑料生产这一块规模很大,在亚洲已经能够排的上号了。”

早年因为香港英资贸易洋行垄断市场塑料进口市场,当长兴实业规模大了之后,这些贸易公司不想着扩大进口,反而寻思着进行一次大涨价,然后从长兴实业以及其他香港塑料生产工厂口中吸血;

长兴实业当时已经小有规模,自然不会惯着他们,立刻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负责进口塑料粒子,这也是长兴贸易成立的初始;

只不过当时亚洲附近没有什么大的产能,只能从欧美进口,而即使考虑有长兴航运在手,但也做不到完全依赖,从美国的进口成本还是太高了,于是老板选择性的扶持周围的塑料生产商,最终选择了湾湾的台塑集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