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29章 谁才最有资格监国?

第329章 谁才最有资格监国?(2/2)

目录

“你口口声声说为了大唐,实则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罢了。”

李泰被李治的话噎得一时语塞,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他恼羞成怒,指着李治的鼻子道:“你……你竟敢如此说我!我为大唐殚精竭虑,一片忠心可昭日月。你呢,你有何德何能,敢与我争夺储君之位”

李治挺直了腰杆,神色坦然:“四哥,德与能并非嘴上说说。这些年,我虽未如你一般四处张扬,但也在默默为大唐出力。”

“我熟读经史子集,深知治国之道。我心怀仁爱,关心百姓疾苦。我相信,若我能成为储君,定能将大唐治理得更好。”

李泰气得浑身发抖,在原地来回踱步,片刻后,他停下脚步,恶狠狠地说:“稚奴,你莫要执迷不悟。如今朝堂之上,支持我的大臣众多,我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也远非你可比。你若识趣,就赶紧放弃,否则,休怪我不顾兄弟之情!”

李治目光坚定,毫无退缩之意:“四哥,我既已下定决心,便不会轻易放弃。储君之位,我势在必得。”

“你有你的支持者,我也有我的人脉。至于父皇心中的想法,尚未可知,又岂是你能妄下定论的”

李泰见李治态度坚决,心中愈发恼怒:“好,好,好!既然你不听劝,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你可知道,一旦我成为储君,你将永无翻身之日!”

面对李泰的威胁,李治毫无在乎。

都已经到了这份上了,自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任何退缩,都没有了意义可言。

李治微微眯起眼睛,平静地说:“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我虽不想与你为敌,但也不怕与你对抗。你若真有本事,就放马过来。”

李泰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有何依仗长孙司徒你看方才他敢说吗。”

“还是同安大长公主呵!”

“我在朝中经营多年,各方势力都与我交好,你拿什么与我斗”

李治闻言,神色镇定,不紧不慢地说:“四哥,你莫要小看了我。我虽不擅长权谋争斗,但也并非毫无准备。”

“你可知,我如今身为金吾卫大将军,掌管着长安城内两万余兵马。若真到了关键时刻,这些兵马便是我的底气。”

李泰听闻此言,心中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你……你竟拿兵马威胁我你要以权谋私”

“你就不怕父皇知道后,治你的罪吗”

兵权,是绕不开的话题。

李泰有自己的王府侍卫,可长安金吾卫,这就完全不同了。

几百侍卫在长安金吾卫面前,根本不够看的。

要是李治强行动用金吾卫,李泰还真没有办法去奈何。

李治淡然一笑:“我并无威胁之意,只是陈述事实罢了。我身为金吾卫大将军,职责便是保卫长安,守护皇室安危。若有人妄图破坏朝堂稳定,危害大唐社稷,我自当挺身而出。”

这话里话外,满满的全是威胁。

李泰咬着牙,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好,你很好!稚奴,你可别后悔。从今日起,你我兄弟情分已断,日后朝堂之上,你我便是敌人!”

相比之下,李泰显然更沉不住气。

主要是他一直没有把李治当成争斗的对向。

常年来李治的退让,让李泰觉得自己的敌人只有李承乾,李治不足为道。

现在才发现,原来这小子,城府竟如此之深。

李治微微点头,神色平静,拱手作揖:“四哥,我亦不想走到这一步。但储君之位,关乎大唐未来,我不能退缩。日后若有得罪之处,还望你海涵。”

李泰冷哼一声,不再搭理,转身大步离去。

李治望着李泰远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从这一刻起,他与李泰之间的争斗将正式拉开帷幕,而这场争斗,必将无比惨烈。

魏王府。

李泰怒气冲冲,一脚踹开书房的门,将桌上的笔墨纸砚扫落在地。

咆哮道:“稚奴这小子,竟敢公然与我作对,简直反了天了!”

此刻李泰双眼通红,犹如一头发怒的狮子。

柴令武听闻动静,匆匆赶来。见魏王如此盛怒,小心翼翼地问道:“魏王,这是发生了何事”

李泰猛地停下脚步,将与李治在宫道上的争执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柴令武,最后咬牙切齿地说:“他如今竟以金吾卫大将军的身份威胁我,这口气我如何咽得下!”

柴令武听完,微微皱眉。

金吾卫的威胁,确实很大。

沉思片刻后,道:“魏王莫急,晋王是金吾卫大将军不错,然金吾卫可不见得全都听其调遣。”

“金吾卫不少将士,可都跟五姓七望有所关联,或可让他们拒绝听从晋王调遣。”

李泰皱眉道:“若父皇听闻怪罪下来”

柴令武道:“这岂非能说明晋王无能,连金吾卫都管理不好,又如何去治理大唐天下,担任监国之责。”

李泰眼睛一亮:“不错,就这么办。”

另一边。

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李治独自坐在书房中,面色凝重。

桌上的烛火跳动,映照着他沉思的面庞。

“晋王。”

李义府悄然走入,轻声唤道:“听闻魏王从宫中回去后大发雷霆,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李治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我早料到会如此。此次与四哥彻底决裂,他定会想尽办法对付我。如今最棘手的,便是他很可能会对我手中的金吾卫下手。”

李义府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据我所知,金吾卫中确有部分将士与五姓七望关系密切。魏王心思缜密,难保不会通过五姓七望来动摇这些将士。”

李治沉声道:“既是如此,当今情况紧急,只能行非常之策。”

“速去叫金吾将军陆仝前来见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