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2)
第218章
二楼露台,挂在墙壁上用薄木板包裹保护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单田芳的《七杰小五义》,第十二回:
“彻地鼠回乡收螟蛉,霹雳鬼离家找义父。”
李三江很是悠哉地躺在藤椅上,左手夹着一根烟,右手端着泡着干橘皮的大茶缸。
还未入夏,天不热,倒不用担心腾不出手来拿蒲扇。
“太爷,喝药了。”
“哎,好。”
李三江接过一碗药,吹了吹,小口小口地饮着,没办法,这药实在太苦,可到底是自己曾孙子的心意,再苦也得喝下去。
这边,李三江才喝了三分之一,坐在对面的李追远就已经将一碗药喝完,端起第二碗继续喝了起来。
第一碗是和太爷一样的,由他自己抓药煎的,第二碗是刘姨给自己准备的,药效都是静心安神,但安的不是一个神。
“小远侯,你不觉得苦么”
李追远把第二碗也喝完,放下,摇摇头:
“不苦,就是有点撑。”
李三江见状,也不愿意被自己曾孙就这般比下去,干脆一仰头把余下的全喝了,然后身子往后一倒,张着嘴,只觉得四肢百骸都被这苦味给冲刷了一遍。
缓了好一会儿,李三江才重新抬起头,连嘬了两口烟,重重舒了口气。
药是难喝,但效果也是真的好,这几天晚上躺床上,眼睛一闭一睁,嘿,天就亮了。
醒来后精神饱满,恨不得即刻扛着锄头下地。
“小远侯,接下来还得继续喝这药么”
“不用了,这是最后一碗。”
“苦是真的苦,比友侯带回来的咖啡还要苦多了。”
“那太爷你还说好喝、喜欢。”
“好歹是人家带来的心意,哪能说喝不惯不好喝哩。”
“下次太爷还是实话实说吧。”
“咋了”
“阿友见你这么喜欢咖啡,已经在琢磨以后在村里开咖啡店了,大概是觉得村里人能吃苦,也就喜欢喝咖啡吧。”
李三江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扭头看向
林书友正和润生坐在板凳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纸扎。
“友侯!”
林书友抬起头:“什么事,李大爷”
“听说你要在村里开咖啡店”
“啊……”林书友有些尴尬地挠挠头,“不开了,不开了,我就是脑子一热,没想清楚,呵呵。”
此时,电视机里正播放着一部黑道港片,主角正和杀手在健身房里打架。
润生说道:“在村里开咖啡店不如开健身房,这样大家每天种完地后,还能去你健身房里锻炼身体。”
林书友羞红了一张脸,伸手掐住润生的脖子用力摇晃起来:
“啊!你再说,你再说。”
李三江看着疏的,现在和家里的本地骡子也玩成一片了。
这时,李追远的传呼机响了,低头一看,是谭文彬呼的自己。
“太爷,壮壮找我,我去回个电话。”
“嗯,去吧。”
李追远走去张婶小卖部,按照传呼机上的显示,拨出电话。
“喂,小远哥”
“嗯,是我,彬彬哥你那里怎么样了”
“无心岛被我找到了,但这岛每年只有两个月时间能浮出海面,上半年一个月,下半年一个月,现在距离这座岛的浮出,还有十天。”
十天……李追远在心里琢磨着这个时间。
“小远哥,我去预约渔船时,发现有几个人已经预约了,我还和其中两个人接上了头。那俩人彼此不认识,但似乎知道彼此要去做什么,连带着把我也代入了与他们一样的身份目的。
我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和他们俩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接触,争取多摸出一些关于无心岛以及裘庄的讯息。”
“注意安全。”
“没什么危险,这俩人……挺正直的。”
李追远想到了辛继月,虽然带着明显的功利性且行事风格有些极端,但无法否认的是,她心底确实有着惩恶扬善的朴素信条,这也是李追远当初会放她走的原因。
谭文彬现在认识的那俩人,应该和辛继月很像,不过那俩应该是提前收集好了业力,准备去无心岛的裘庄“交货”了。
“需要派人去支援你么”
“不用,小远哥,人多反而不方便,而且距离出海登岛还有至少十天时间,你们来了也只能陪我一起钓鱼。”
“那时间就匀出来了,我要去京里一趟。”
“去京里,是”
“私事。正好亮亮哥在京里组织了个活动,我太爷又中了一张奖券,单人京里豪华游。”
“哦……那就不是浪了,李大爷那么好运的人,浪不会把他卷进去才对。”
“嗯,所以目前我依旧认为,你所在的地方,才是我们下一浪的发起点。”
“放心吧,这个前站,我会打好的。”
“辛苦了。”
“嘿,这不就是龙王船头吆喝应该做的事么,提前踩好场子。”
“有事及时联络。”
“明白。”
挂断电话后,李追远再次拨号,给薛亮亮打去,告知薛亮亮自己同意去京里参加交流会,让他按照自己的时间提前安排一下。
再次挂断电话,李追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拨出那个号码,还是等自己到京里后再打吧,说不定人还在老地方待着。
其实,李三江原本是想着像上次中奖那样,把旅游机会让出来的,但在李追远告知他自己这边会被薛亮亮安排去京里参加交流会且可以顺道一起去后,李三江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回家路上,李追远遇到了骑着三轮车的香侯阿姨,刘金霞坐在后头。
香侯阿姨:“小远侯,你太爷东西收拾好了没有,啥时候动身啊”
李追远:“你们都知道了”
坐在后头的刘金霞没好气道:“三江侯神气得很哦,恨不得逢人就说,就算你跟他讲树上的鸟巢他也能给你拐去京里的麻雀。”
李追远:“刘奶奶可以一起去的,旅行社可以安排。”
刘金霞:“不去,我这眼睛就算去了,也瞧不见什么东西,白瞎这钱了。”
李追远:“等翠翠以后考上京里大学,你就可以送她去京里了。”
刘金霞听到这话,褶皱的老脸当即笑成了一朵菊。
香侯阿姨说道:“翠翠说你和那位阿璃姐姐,帮她补习的,辛苦你们了,小远侯。”
李追远:“翠翠没问题的。”
命硬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早熟,能比同年龄段孩子提早两三年懂事,就已经是一种巨大优势了。
和刘金霞母女分别后,李追远回到家。
刘姨端出桌子,打开由一根杆子延展出来的灯泡,柳玉梅拿起毛笔,开始设计阿璃的新衣服。
见少年回来了,柳玉梅招了招手。
“柳奶奶。”
“你是要去京里了”
“嗯。”
“私事”
“嗯。”
柳玉梅点点头,她猜出来这次去京里不是走江了,这孩子是不可能带着李三江去冒险的。
“住家里吧,正好咱在京里有落脚的地方。”
“谢谢奶奶,不过还不晓得交流会具体在哪里开。”
“没事,咱家院子又不是只有一座。”
“还是不用了,待不了多久,临时收拾挺麻烦的。”
柳玉梅也就没再强求,指着已经画好的款式问道:“怎么样”
“阿璃穿上,肯定好看的。”
“呵呵,你去忙吧。”
李追远上楼去了。
柳玉梅目光微瞥旁边站着的刘姨。
刘姨:“都恢复了。”
柳玉梅:“看来你的药汤效果不错。”
刘姨:“我觉得应该是他自己有意识地在做自我调养。”
柳玉梅:“这就是这孩子最让人放心的地方了,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也知道该怎么做。不像咱们的阿……”
话说到这里,柳玉梅抬头,恰好看见赤着脚拿着锄头刚走上坝子的秦力。
秦力只是略作停顿,就又很自然地走过来,提起井水开始冲脚,他已经被“自家的孩子”对比习惯了。
柳玉梅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好了,皮厚了,当初要是有这份厚脸皮,又何至于落成那般田地。”
秦力:“……”
李追远回到露台时,那张老式藤椅上,已不见自家太爷。
走到太爷房间门口,推开门,发现太爷正对着衣柜试着衣服,床上还摆着好几套,
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老人家,都有藏东西的习惯,新衣服得压箱子底,平时不舍得穿。
李三江是没这个习惯的,他这辈子一直过得很是潇洒,但他也确实没穿新衣服的习惯,毕竟经常要去捞尸,与尸体接触再扛回来,那尸臭味儿,太脏衣服,往往再怎么洗都洗不掉。
见自己试衣服的场景被自己曾孙看见了,李三江还有些不好意思。
甭管嘴上再怎么说“懒得折腾”“旅什么游啊”“在家挺好”,但那颗心,早就已经飞向京里了。
“太爷,我来帮你选吧。”
李追远走进来,很是自然地帮太爷搭配衣服。
太爷的这些新衣服,基本都是李追远给他买的,搭配起来更得心应手。
最终,选了一套偏严肃的衣服,既有中山装的感觉又偏厂里工装的样式,再将一支钢笔夹在胸前口袋上。
李追远点点头:“像是一位进京的干部。”
李三江:“哈哈哈!”
皮鞋太爷穿不习惯,最后干脆选了两双厚底的新布鞋,这也是考虑到京里的景点普遍比较费脚。
回到自己房间后,李追远陪阿璃欣赏了一下刚刚完成的新画作。
画上祥云仙境搭配灭世之景,极具矛盾感与冲击感,让李追远一瞬间就找回了当时在现场亲眼目睹的感觉。
优秀的画作里,本就该有优秀的故事。
阿璃将这幅画收进自己的画本框中,李追远提醒了一句“藏好”。
主要是怕那位好奇心重的老太太偷看后再呕血。
然后,李追远将无字书打开,到了履行约定的时候了。
李追远没客气,直接榨取了三倍份额的推演量,推演完后,少年掌心血雾中,红色的丝线已经凝实,只是比较短。
画中的白骨已经化作了一滩骨灰,像是刚送进火葬场的锅炉中烧过一样。
不过,既然这幅画并未从无字书上消失,证明《邪书》还存在着,并未消亡,只是被敲骨吸髓般地榨干了。
想了想,李追远还是把无字书放进自己背包里,这样去京里时也不会耽搁推演进度,再者,拿它当板砖也很放心。
临出发去京里时,发生了一场意外,阴萌在调试新毒素时,把自己给熏麻了过去。
由于李追远给她所住的西屋布置了隔绝阵法,所以直到第二天早上见她迟迟没出来吃早饭才被发现。
进屋检查时,发现阴萌躺在地上,人是清醒的,但四肢发麻,发不上力。
调试毒素的桌上,摆了很多林书友送她的化妆品,都开了盖。
显然,她是异想天开地把化妆品尝试掺入毒中,结果玩脱了。
润生一边把她抱回床上一边说道:“身体得好好保重,下次还是毒脑子吧。”
阴萌很是委屈地说道:“我是没想到化妆品里毒素含量居然这么高。”
刘姨来检查过了,说问题不大,休养几天身体就恢复了。
就这样,阴萌只能留在家,无法跟着一起去京里。
出发那天,秦叔和熊善一人一辆三轮车,载着李追远、润生、林书友和李三江去了兴东机场坐飞机。
第一次坐飞机的李三江显得很沉稳,但在飞机冲刺起飞时,李追远注意到太爷的身子在哆嗦,但太爷还是抓着他的手对他安慰道:
“没事的,小远侯,不怕。”
等飞机平稳飞行后,李三江透过舷窗,看着底下的白云,跟个老小孩一样笑道:
“哈,这
但没多久,李追远就注意到,太爷有些难受了,因为飞机上不准吸烟。
飞机落地后,一出机场,李三江就迫不及待地掏出火柴,给自己点了一根。
润生拿出“雪茄”,陪一根。
太爷中奖的旅行社,在李追远事先打招呼下,只保留了来回机票部分,最终四人坐上了薛亮亮那边安排的车,入住了一家酒店。
晚上薛亮亮也过来了,领着大家去吃了烤鸭。
吃完后,薛亮亮询问是否需要他来安排一个导游,然后一看李追远,就拍了一下脑门,笑道:“忘了,有你在,还需要什么导游。”
当晚回到宾馆后,李追远又带着润生与林书友出去了一趟,结果原本记忆中的那个单位被摘牌了,里头也闻不到那股香油味。
李追远只得折返回宾馆。
接下来的三天,李追远带着太爷在京里景点游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