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光宗耀明 > 第463章 太子的信

第463章 太子的信(1/2)

目录

第463章太子的信

泰昌朝以来措辞最严厉的一道圣旨已经颁出,同样还出现了泰昌朝以来最大的一件案子,惊天大案已经开始由检察院、治安院、枢密院三院同办,三相离京奔赴山东。

这天夜里随后送到的,还有太子的书信。

坤宁宫里,烛火在玻璃罩之间摇晃,郭兰芝已经醒了过来。

朱常洛握着她手:“不经风雨,他便不能成长。你看,如今这封信里就说得很好。若愚,你念给皇后听。”

“是……”

刘若愚站在一旁,心情沉重。

“儿臣叩问父皇、母后圣安,儿臣放肆,一意孤行微服入大集办事,以致逆党窥得良机。虽护卫忠勇,然大案已成,上添双亲忧虑,下贻朝野惶惧,儿臣之过。”

朱常洛只见郭兰芝看着刘若愚的眼神里并没有那么多的信任,他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

因为刘若愚是王微的义兄,而王微十分得宠。尽管太子名位从未动摇,可将来的事,谁知道

何况刘若愚在内臣之中的权柄何等之大

刘若愚则继续念道:“儿臣自离京以来,所见所闻所思所虑与此前进学大有不同。父皇总教诲儿臣,要体察小民实情。儿臣仪仗所至,自然往往只见其表不见其里。恭谨谄媚者有之,野心勃勃者亦有之。形形色色人等,儿臣大开眼界,也大开耳界。”

“幸得父皇言传身教,儿臣能多听出些弦外之音。父皇御极十又九年,文治武功远迈历朝历代,此朝野中外所共知。父皇教导儿臣凡事先由势及财,再从人至责。此番儿臣遇刺,试着剖析一二。”

信很长,太子在遇刺之后,平复心绪立即写这封信自然不只是报平安、表现,而是要解决一些问题。

他知道这件事的敏感,知道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因此他现在所说的“势”,格局更高了。

“……此非一代圣君中兴大明之势,实乃体制一新再奠华夏中外万世之基之势、君臣同心百业并进以致大同之势。这等大势,儿臣斗胆妄言,非一代圣君贤臣所能成。新政之势如此,朝野之势、尤其民间之势则不然。儿臣所见所闻,不乏盼儿臣将来秉政之后另有格局之祈盼。”

“恰逢漕河封冻,儿臣先留在山东,儿臣自然想深入民间、体悟民心民情。民心民心,自然不能只听官绅在儿臣仪仗前说什么。故仪仗留于济南,名曰过冬,儿臣则仅率数人,扮做大户士子,一路微服至腾县。恰逢腾县大集挤兑者众,民怨沸腾,大集人手不足……”

而后,是朱由检在书信里所描述的一路微服见闻。

刘若愚的声音也渐渐念得有些哽咽。

“父皇明鉴,母后明鉴:儿臣虽自幼受教严厉,用度自觉节俭,然微服所至方知生民之艰。天寒地冻之际,秋粮征缴之时,升斗小民衣不蔽体者仍众!儿臣一直以为,大明得圣君贤臣在朝,人人都说如今是盛世,以新政之爱民、父皇之苦心孤诣,民生断不至如此。”

“尤其今年仰天之德,夏粮业已蠲免,本该万民称颂!然儿臣访至田间地头,方知多年以来地方又如何巧立名目,敲骨吸髓以肥存留……”

朱由检并不嫌繁琐地述说着他已经知道的地方做法。

在朱常洛听来,这些当然并不新鲜。

新政最开始只是厉行优免、厉行商税,而后渐渐多了一些,但是“定额”、“实物税”这两样却始终没动。

没有办法,因为白银、铜钱、宝钞的存在,因为地方上有太多办法在实行货币税的过程中利用银价、制钱价、私钱价甚至宝钞价之间的“汇率差”狠割小民韭菜,因此这两样暂时都没有动。

而早些年间扩大官吏编制、提高地方存留比例、提高官吏待遇,地方存留在宗藩改革、枢密院体系下地方卫所改革后又并不需要再有那么重的藩王、卫所给付负担,这些钱财当然成为每个地方的利益纽带。

与此同时,朝廷重视民生和基础建设。水利、路桥、备灾救灾、医养抚恤……说白了,地方上既然要做的事情更多,名目就会更多。

虽然如今都开始实行徭役采买,但地方上总需要有牵头组织的“承包方”。

这些承包方还能是谁当然只能是有闲暇、有资源进行组织的地方大户。

只要几年上十年下来,他们尽管在“厉行优免”、“厉行商税”的过程里“损失”了一些,但度过泰昌朝初年敏感时期之后的聪明士绅大户又从这新的利益机会里积攒了更多的资本。

就算有宗明号、昌明号等一些中枢垂直力量的参与,地方上大部分比例的官田、官产等仍然主要由地方大族参与。

有钱,有人脉,有的是法子在不闹出大矛盾的情况下让资产不断增值。比如说,土地兼并的趋势只是放缓但没有改变,比如说有些士绅大户拥有了更多的纯粹雇工。

再比如说,依托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差”,升斗小民在这么多年的日常生活里仍旧被一道道盘剥着。

生活状态当然有所改善,毕竟朱常洛已经勤勉用心了这么多年。

但遇到今年这种特殊情况,在某种必然出现的“人祸”面前,贫民百姓则自然更加脆弱。

加上他们本身见识不多,容易被威逼利诱,于是朱由检真正微服出行深入民间之后才大受震撼。

正如他所说,尽管朱常洛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他也一直认为自己过的是节俭生活,更加知道普通百姓生活水平当然远不如他,可这个度在哪里,只有他自己真正看到了才知道。

尤其是在北京城里,在紫禁城内外,他一直认为如今已经是盛世。

衣不蔽体是直接的视觉冲击,面对未来的焦虑冲动是心灵冲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