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光宗耀明 > 第454章 蒸汽朋克大明?

第454章 蒸汽朋克大明?(2/2)

目录

王德完先回答:“正是。采矿、冶铸都好说,官产院推广蒸汽机应用首批四大行当之中,臣先说纺织难题。如今执政院有总纲,陛下也极重粮食,大明田土,能种粮自然是优先种粮。纺织机械用上蒸汽机,这不难,难的是那么多织工怎么办,寻常人家小户自织怎么办。还有各省织造大户,尤其是是江南……”

朱常洛凝神思索着。

纺织作为他最先要求列入蒸汽机应用的行业,是因为气候原因。

重点要攻的方向,是纺和毛纺。

但早期去尝试应用的,自然是丝绸,因为之前具备工业化生产基础的是丝绸:需求所决定的,达官贵人需要大量丝绸,出口也是丝绸,利润很高,这才足以驱动官方和民间都组建了规模不等的织造工坊。

但民间同样有大量男耕女织。就算蒸汽机不主动应用于丝绸织造,利润仍旧会驱使着官产院内部、民间商人想方设法去用这东西。

蒸汽机供不应求优先供给官办工厂底下总有路子。

对普通百姓的冲击是一定的。

同样,机械化生产会带来更大的原料需求。经济作物既然比农作物划算,那么经济作物侵占粮食作物土地的趋势也一定会出现——正如毛纺兴盛驱使了圈地和羊吃人一样。

何况蒸汽机应用于丝绸生产,大明同样有这个需求:对外贸易规模在扩大,对欧洲和其他外藩来说,丝绸本就是大明可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大明需要钱。

朱常洛想了想就说道:“仍是主攻纺、毛纺。若是寻常织工和小民小户受到影响,南方也可以多办一些这种厂子。他们有经验,自可另有生计,进厂做工。所产布主要供的是平民百姓,价格低廉利润不高,只怕那些人也不太愿意去办。”

王德完所想也是这样:“那就要尽量把民间纺商先打垮,或者吸纳到官产院。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布低价卖出。只是想要让寻常百姓人家都能多添些衣被,这……”

朱常洛叹了口气:“是啊,需要很多,需要相当大的规模,这才能让成本降到最低。”

吃饱穿暖,头等大事。

可大明田土是有限的,人口却相当多。而……就算能够扩大种植,也需要与粮食作物平衡。

朱常洛同样不能忽视更重要的粮食。

“一是进口,二是……”他斟酌了一下,“培育更适合北方旱地、山地的种,扩大种植!”

“陛下,若是从外买来,价格只怕……”

朱常洛摇了摇头:“放心,海船越来越大,从西洋海商那里买来不会贵到哪里去。况且,他们自有法子,奴役异族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在朱常洛的记忆里,规模庞大的美洲种植园和黑奴摘都成了一个梗。

不那么远的印度,同样是一个巨大的产区,支撑了当时英国强大的国力。

现在欧洲人被他赶到了马六甲和缅甸西面,他们与大明虽然会展开更大规模的贸易,但拿什么大明需要的货物来呢

过去他们只能主要拿着白银过来,如果大明对他们增加一个新的进口货物品类,只怕他们会非常欢迎。

不管是白银还是煤铁矿石都非常沉重,那么大的海船载重量有限,却很轻,搭配一下嘛。

朱常洛乐得他们开始在那些地方搞种植园,为大明稳定供应。

当然,也不能完全依赖进口。

北方粮食产量低,其实喜光,适宜沙壤。要说最适合的地方,朱常洛当然也知道。

但那里如今还没有被大明实际控制。

西域广袤的土地虽然还不能去推广这个,但大明能够影响到的地方却并非没有类似区域:山西、陕西、河套。

“这事朕会安排,再让理藩院和博研院都出力。”朱常洛又看向肖德和,“你那边呢工程机械难在哪里”

肖德和赶紧说道:“陛下,得动起来啊!这工程机械,朝廷要的是主攻道路、水利。可那蒸汽机太重了,水利路桥若要用上这蒸汽机械,都得做一段动一下。”

他无奈地低头弯腰:“臣和机械所的工程师们实在想不出法子,总不能还沿路修铁路吧”

朱常洛闻言也只能苦笑。

这只能说是他很关切交通和水利。前者关系到对更加广阔国土的控制,后者关系到将来应对更大规模灾害的能力。

这与男人对挖掘机什么的喜爱关系不大。

肖德和所说确实是实际问题——蒸汽式挖掘机只能说是朱常洛想得美。

但还是得想啊。

他叹了一口气:“不必想得那么复杂,朕说工程机械,也不必自成一体。哪怕只是先做了个车架子,能托着蒸汽机,再用健马拉着移动位置,用这蒸汽机吊动搬运一些重物也是好的,不必完全依赖人力,用那些旧法子。机器有了,怎么灵活运用,还是得拉到工地上。到时候,工程师和具体做工的人,总会想到法门的。”

肖德和呆了呆,赶紧请罪:“是臣想岔了,臣管着机械司……”

“没有怪你的意思。”朱常洛对他还是包容的,“治河工程、大铁桥工程、试验铁路工程,你尽管与他们对接好,大中小不同马力各型蒸汽机都给他们送一些去,顶多再让机械所量身打造一个机器架子,可以拉动,可以在用时固定住。其他的,交给他们。”

“臣明白了,那臣这就去安排……”

朱常洛看着他离去,忽然想到一个有趣的可能。

内燃机这东西,对于制造工艺的精度要求完全不是现在能够达到的,所以不用去多想。

但以前曾看过一个有趣的设定:说蒸汽机有没有可能还有些科技没点出来反正核动力本身都还是在烧开水,这条科技树的尽头是什么样的

由此诞生了很奇特的蒸汽朋克。

现在,大明已经提前拥有了相对成熟的蒸汽机,目前这个阶段只能想方设法去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完善它的应用。

而朱常洛的寿命有限,有生之年只怕几乎不可能看到内燃机出现。

到时候,就算有人会往内燃机的方向去尝试,但经过了朱常洛有心指引和国家级推动的蒸汽机必定发展到了相对高的水平,不论是效率还是应用、成本。

最早期的内燃机能让人觉得比蒸汽机更有前景吗

朱常洛也不确定,所确定的就是大明已经彻底走上了新道路。

西域是一定要的,他心中自有一个完美疆域的图景。

而科技的领先,一定要想法子保证。

就是不知道将来到底会成为什么样子,是蒸汽朋克的大明,还是仍旧循着历史进入内燃机、电气化的轨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