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壮士出川,我穿越到了抗战第一线 > 第682章 一篇檄文动四方

第682章 一篇檄文动四方(1/2)

目录

小鬼子的反应很快,开始从周边地区调集兵力,想要堵住温三大军的去路。

只是仓促之下,它们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位。看起来很凶,很有实力的样子,实际上不管是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它们的后勤补给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温三甚至都不需要专门派侦察兵去摸小鬼子的情况,光是游击队和铁路支队传回来的消息,已经把小鬼子的虚实看得非常清楚了。

“立即通电全国,我温三的大军将会向豫省发起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不想做亡国奴的国人,要勇敢拿自己手中的武器,跟小鬼子拼命!”

“急行锋由我们来做,希望国人都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将小鬼子赶出我们的土地……”

温三在多个媒体上发表战斗檄文,一方面是为了在广大民众面前刷一波好感度。引得更多有血性,有志于抗战的人才来到自己的地盘上,为打击小鬼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口才是最大的战略资源,这一点温三心里跟明镜似的。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资源,他就这么干了。

另一方面,温三这是利用舆论的压力,倒逼某些势力下场。

特别是国府,以及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势力,在舆论的驱遣之下,可能会积极的参与进来。就算他们只是做一做样子,投放少量兵力进行试探,也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每一股势力的投入,都会对小鬼子的兵力形成一定的压力,牵制小鬼子的兵力部署,以及战术的调整。

集沙成塔,集腋成裘温三肯定是懂的。

他公开自己的计划,这是向所有势力,以及各大列强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是展示自己强大的实力,坚定手下各部的信心。

简单说,老子明牌了!

一篇檄文,会引起各种各样的蝴蝶效应。同时也会让小鬼子变得非常的紧张,因此作出错误的判断。

温三的战斗檄文就像一块大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之中,顿时掀起巨大的波澜。

就拿国内来说,反对侵略的浪潮再次被掀了起来,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

不管是学生,还是农民,亦或是务界仁人志士,都纷纷站出来,拥护温三的所作所为。

这可是救国救民的民族大义,是不畏生死的英雄!

就在当天,北方政权立即响应,也喊出响亮的战斗口号,并且让早就集结起来部队开始往前推进,向鬼子占领区全面压迫。

他们的行为立马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这口碑一下子就上来了。

西北的阎长官一看效果这么好,光喊口号就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这种好事,怎么能不站出来的呢?

于是乎,阎长官也开始喊口号,并且开始主动调兵遣将。至少假动作做得非常的到位,让老百姓看到了他的决心。

几方势力一带头,各大地方势力的大佬都跟着站了出来,大喊: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共御外辱,消灭小鬼子……

这个连锁反应一起来,坐镇陪都的【指挥官】终于沉不住气了。从37年以来,国府跟小鬼子打的大仗不少,可一系列的失误以及溃败,让他们在人国心中的形象快速崩塌,公信力已经越来越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