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情景再现(2/2)
“是及,如此一来,我等应该出何等策略,就清清楚楚了。”泷捷也感慨附和。
汪修齐点了点头,看向党骏,带着考教的语气问:
“刚才你演得最起劲,说说看,我等的策略应该如何安排?”
“儿臣遵旨,”党骏哈哈一笑,眉飞色舞地陈述道:
“首先,裕王之事无需我等操心,只要让洪掌柜几人协助好城池防御即可,趁此,我等可以卖大量的水泥和四轮马车给大明。
再者,老皇帝在尝到宝顺号的甜头后,有意扶持做大,一来获取更多的炼丹材料,二来敛财修建宫殿,我等就将计就计,乘着裕王控制蓟辽军务,加大贸易。
最后,贸易量上来,必然引起鞑靼的注意,找机会把他们引入平安南道,关门打狗。打服之后,再与他们贸易,换取大量的马匹,这样一来,我等的马车行,就可以进一步做大。”
此刻徐渭几人看向党骏的眼神都变了,没想到,几个月前还是个大头兵,此刻已经能逻辑清晰地侃侃而谈,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汪修齐赞赏地点了点头:
“不错,这几个月没白学。不过刚才的演绎只是我等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还要视情况而定。
当然,其中有几点是可以确定。
第一:这嘉靖帝身居其位不谋其政,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只为寻求长生,这说明他是个极度自私的人。
自私的人,什么都会做,就是不会做自毁长城的事情。
而宝顺号无需他有任何付出,就可以获得大量炼丹材料和利益,所以他只会保,而不会弃。
第二:为了不干活,还能巩固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所以嘉靖帝善用权谋,挑起党派纷争,好居中得利。
挑起党派纷争是让群臣内斗,而不是为了斗他自己,可严嵩打错了算盘,看似是针对裕王和裕王背后的徐玠集团,却是一棍子抽到了嘉靖。
所以,我敢断言,嘉靖同意严嵩进言的目的,就是要借机敲打一下这个二十年的老搭档。
第三:几十年来,嘉靖帝刚愎自用,不仅断绝北方贸易,还杀了鞑靼那么多的使者,可俺答依然锲而不舍地上书请求“通贡”,这说明盐铁等物资的短缺,已经威胁到了鞑靼种族的生存。
如此一来,我等就有了机会。
顺带提一句,刚才元敬演得非常好,把握住了俺答的强盗心态。
可在对手比强盗拳头大很多的时候,强盗是一种比书生更喜欢讲道理的群体。
所以,如果要和鞑靼做贸易,必需‘以力服人’再‘以理服人’,而这个地点不能在草原大漠,那样补给线太长,哪怕是移动碉堡这种机动性防线,打起来依然吃力。”
泷捷频频颔首,脸上浮现出得意地笑容:
“殿下所言甚是,刚才泷某想把鞑靼引入平安南道,就是这么考虑的。”
“泷叔被称为智敏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汪修齐顺带捧了一句,在泷捷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后,才继续话题说道:
“不过和鞑靼贸易,并不是此次的重点,只要裕王可以守住蓟辽,把都儿捞不到好处,就会带兵西进,与吉能合兵一处,我等暂时没必要招惹,等他们去宣府大同转一圈回来再说。”
闻言,泷捷禁不住地感慨:
“嘉靖虽然不是个好皇帝,可其谋算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蓟辽两千里防线也不是那么好守的。”徐渭叹了口气,走到墙边的舆图前,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道:
“大明国库空虚,缺粮少饷,蓟辽说是有二十万守军,可在徐某看来,实编有十五万就已是万幸。
而兵甲朽烂、长期食不果腹的十五万士卒能否守得住,不容乐观啊。”